方剂选萃:理中汤(20)
理中汤(温中散寒法)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并治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
【方论选萃】
元王海藏:上吐下泻不止,当渴而反不渴,脉微细而弱者,理中汤主之。三阳传阴经而下利者,为协热利;阴寒直中阴经而下利者,为寒利。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冷,此大较也(《阴证略例》)。
明许宏:霍乱者,乃一时之间,挥霍闷乱,上吐下泄者是也。若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邪生于阳也,属五苓散,与《外台》和中汤以散之。若脉微小,寒多不用水者,邪发于阴也,属理中丸汤,甚者加附子主之。
经曰:甘补脾,故用人参为君,补中正气;以甘草为臣,辅之也;以白术为佐,正气固中;以干姜为使,温脾散寒。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是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程应旄: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理中。实以爕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若胃阳虚,则中气失宰,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症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以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伤寒论后条辨》)。
清王晋三: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相偶之处。仲景立论,中焦热,则主五苓以治太阳。中焦寒,则主理中以治太阴。治阳用散,治阴用丸,皆不及于汤,恐汤性易输易化,无留恋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参、甘草甘以和阴也,白术、干姜辛以和阳也。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何秀山:脾为阴脏,宜温宜健。如夏月饮冷过多,寒湿内留,上吐下泻,肢冷脉微,脾阳惫甚,中气不支者,则以理中汤为正治。故君以参、术、草守补中气,即臣以干姜温健中阳,此佐木香、砂仁者,取其芳香悦脾,俾脾阳勃发也。合而为提补脾运,煖培中阳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张山雷:理中一方,可治中寒之吐泻轻证。而近年多直中三阴之真寒霍乱,非大剂四逆汤,不能挽回什一(《本草正义》)。
近代程门雪:三阳者,浅深之状也。太阳浅,少阳中,阳明深。所言浅深之状也。三阴者,缓急之态也。太阴缓,少阴急,厥阴更急,所云缓急之态也。约此六者,统以阴阳,阴阳者,内外之分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阴中之太阴,正如三阳中之太阳,最外最浅,故自阳病误治转阴病者,太阴最先最易受之也……太阴阳明,一藏腑,脾胃同官,互相联连系……太阴病提纲之中,既有吐证及食不下证,不单病脾,兼亦病胃,当为之分别曰:热则从阳,属阳明胃腑,寒则从阴,属太阴脾脏,脾寒胃亦寒,故太阴有吐利而食不下,胃热则脾亦热,故阳明有脾约证,惟有宾主之差别耳。太阴自利腹满时痛,吐食不下笃证,当以理中为唯一合方。太阴藏寒用理中,是正病正治,若病深再进一步,则可用四逆等汤,益火生土之法矣。此合其病情之缓急,治方之层次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罗来成治呃逆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程某某,女,32岁,工人,1972年3日14日初诊:二个多月来常有呃逆,曾服旋复代赭等方效不显,近日呃逆频作,胃脘胸前亦觉不舒,纳可,脉缓,舌苔薄白腻。曾作消化道钡餐检查未有异常发现。证属寒邪犯胃,胃气上逆,治以温胃降逆。
处方:党参15克 炒白术12克 干姜 炙甘草各9克 丁香 白豆蔻各6克
3月 20日二诊:服上药五剂,呃减大半,再用前方五剂而愈。
【按语】
昔人治伤寒之学,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论。盖阳明篇中,白虎、承气,为热证实证,而太阴篇中,理中丸、汤,附子理中汤,系虚证寒证。其虚实之辨,据近代程门雪氏实践,须从下利、腹满、腹痛,标本主客间详辨细析,其谓:“太阴藏寒,下利清稀,完谷不化,小溲清长,与热利秽臭,色黄赤垢腻如酱,后重,小溲热赤而短者,大相异也。太阴腹满按之软,阳明腹满按之硬,阳明腹胀满,无有减轻之时,太阴腹胀满,则时甚时减,此二者同中大异之要点,即一虚一实之辨也。太阴腹痛,时时自痛而按之稍和,且喜温热之物熨之,所谓喜温喜按是也,不若阳明腹痛之拒按。脾胃同官,脾寒者,胃亦寒,故上吐而下利也,按吐为胃之主症,利为脾之主症,而阳明有下利热证,太阴有呕吐寒证,正系相连通引之理。惟主客须分,标本当辨,太阴以下利为本,呕吐为客为标也。”诚为练得之语,学者最须留意焉。
温中祛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