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称“藏书二酉”当在辰溪大酉山中

典称“藏书二酉”当在辰溪大酉山中

满延长

前不久,在家中用旧报纸裱饰陋室,忽一张题有“书通二酉行天下”的报纸标题跃入眼帘。此文提到湖南督学张亨嘉题“古藏书处”四方红砂岩石碑一事,不禁让我如鲠在喉,一吐为快。张亨嘉于光绪六年题所谓“古藏书处”时,却不知道光《辰溪县志》早有明确记载,而张氏所题的“古藏书处”,整整晚了近70 年。如果以乾隆《辰州府志·卷四·山川考九》云:“明史载(辰 溪)大酉山入沅陵者误”,即从明嘉靖丙戌间曾力主此“误说”的沅陵进士王世隆至张亨嘉的光绪六年,又晚了 364 年。若追溯自北宋真宗帝时,李昉作《太平广记》早南宋祝穆作《方舆胜览》227 年。清光绪张亨嘉为何却附南宋祝穆说而避北宋李昉 《广记》说?清水绪张享嘉之“古藏书处”比北宋李昉之《太平广记》晚 892 年。

长期争执的“二酉藏书”论,在逾越千年历史背景下的张亨嘉,对“书藏二酉”之典史,如此草率结论,实在令笔者不敢苟同,更不敢重读“沅陵有一座自古就名扬天下,为众人仰慕-102-和朝拜的山,它的名字叫二酉山”的《书通二酉行天下》之序 文。然后,沅陵便从这白河乌宿蟠龙山下扬帆,一路“史”顺当“今”而“书通二酉”遍“行天下”了。

历史,就是过去的史实,“二酉藏书”是中国古史的一段悲壮典藏史诗文化。要知道,古人为何“藏书二酉”,首始于何时何处谁之手。效仿于何时何处谁之手,继续于何时何处又谁之手,我想澄清这个千古疑问,有朝一日,便可向世人宣布“书通二酉遍行天下”了。而当今沅陵只有一个孤独、糊涂的所谓小酉洞穴,何来“二酉藏书”说?

正如乾隆《辰州府志·卷四十二·艺文记》录沅陵教谕张佳晟《游小酉洞记》云:“余考典故,小酉藏书皆秦人遗踪,大都类桃源幻境……于是者说,近诞今辰(府·沅陵县)之人,止(只)言二酉,妙华不言,有小酉夫大小酉并称,大酉在辰溪,小酉在沅陵。图史载其悉,何未之辩也”。千古之疑,古人都说,何之未辩焉得清明乎?

“二酉藏书”,如此中国典藏文化,沅陵却糊糊涂涂地抢冠自戴,这是典藏文化的失落与悲哀!正如李康波在 2007 年 12月 22 日《湖南金鹰报》撰文说:“典藏文化必须认真!没有历史的文化是可悲的文化;没有真正的历史却偏说有,那不但可悲而且可耻”!于此,应当一辩,更当研究以正史典。

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小酉山在府西北三十里,昔秦人隐此而学。”然早于南宋祝穆《方舆胜览》227 年的北宋真宗帝时,封禅辰溪大酉山三十六洞天之二十六,却诏曰在辰溪。见清康熙《辰溪县志》:“(辰溪)大酉山与龟山相连,离县治十里,道君封禅此山以名胜,得与封道书所载二十六大酉华妙洞天。古传所谓周穆天子藏书于大酉小酉是也。”又见《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卷七十九》载:“明一统志传,(辰溪)是穆天子藏书处。”

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五·山川志》录北宋李昉《太平广记》:“大酉洞穴生云母,崖滴丹砂,第二十六洞天即此。”又见《事林广记·卷六·仙境》。同时又有《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湖广通志·卷十二之三十九》载:“大酉山在辰溪,山下有洞名大酉洞,《杜光庭》三十六洞天记,大酉山大酉华妙洞天。”又《云笈七籤》载:“大酉山洞名曰大酉华妙洞天,尹真人治之”。古传“昔秦人于此而学”,世称“秦人书室”。但县志为何又说“小酉在沅陵”呢?(见清雍正《辰溪县志》)笔者认为,很可能是修志者据南宋《方舆胜览》“小酉山在府西北三十里”之说而云。而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三十九·杂识》认为:“今考小酉山在沅陵北河内乌速(宿),此酉水所由名也,至大酉山在辰溪县南里许。两山相距百余里,中隔武溪而谓小酉为大酉后洞门乎?”道 光《辰溪县志·杂识》不相信世上有相距百余里而仍相称为“前后洞门”之序藏书二酉的怪事。《墨樵遗集·善化(今长沙)进士-104-孙良贵》云:“辰水(环)大小酉山相夹而托,古称小酉为大酉石室后洞门。”孙进士一锤定音:大小二酉在辰溪,小酉洞就是古称的“后洞门”。南宋祝穆全不知辰溪有大酉山二酉洞之藏书典纪,错把“辰溪”作“辰州”,从而一错争论近千年。(见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三十九·杂识》)

明知“二酉藏书”有异议,而湖南督学张亨嘉先生在清光绪六年题沅陵小酉山为“古藏书处”,真的是臆断之行,不顾史实依据。正如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三十九·杂识》中,论有关“藏书二酉”之云:“臆断适启后人聚讼之门”。看来辰溪县志《杂识》早督学张亨嘉 70 年前,就预言有人会如此臆断而为后人惹下扯不清的文字瓜葛。那么辰溪大酉洞(前洞门)究在大酉山何处呢?道光《辰溪县志·山川志》之刘家传《大酉藏书辨附》云:“大酉山下以山得名之大酉洞也,此所谓昔产丹砂自洞水流出,洗砂溪上之大酉洞也。”洗砂溪今在辰溪电厂背后大酉山下,有丹砂自大酉洞水中流出,见《宋史杜杲传》:“辰溪丹砂”。即此,此洞溪又名“东流溪”。清雍正《辰溪县志》载:洞中,明尚书“湛若水有铭”。又有清雍正进士彭曙《游大酉洞记》。道 光《辰溪县志·卷之三十四·艺文上》云:“(城南)渡江上岸,不半里处验之,果见其地有大酉观古刹一所,路旁丰碑一通,额书大酉洞碑记数字,中虽磨灭无文,临末一行有弘治年号可考,则是此地诚有旧洞”。

明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兵备道、戏曲家叶宪祖曾《游辰溪大酉洞》考记云:“大酉名字天下奇,中有藏书愿见之……入洞竟闻流水声,垂崖乱叠春云片。足下怪石争崎嵚,两竖扶持不知倦。幽阴一转一徘徊,缘梯忽见青天开。出自平冈暂延伫,不见藏书在何许。藏书隔水水太深,有门如瓮穴如鼠……”。这里是当年叶宪祖考证的大酉藏书前洞门,也就是《辰溪县志》载的“大酉洞城南里许”的所在地。

据此,“辰溪大酉山二酉洞藏书”说较“沅陵小酉山二酉洞藏书”说,理由论据似乎要充分得多,其历史典藏文化底蕴岂能以酉水而得名的沅陵小酉山所能比拟。因为沅陵小酉缘名于酉水而非据酉山之实名,所以辰溪于清道光元年修志时,就有善化进士孙良贵的“大小二酉在辰溪”的观点,被修志者于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三十九·杂识》中付梓存疑。同时,也可从清雍正彭曙和唐效尧二进士《游辰溪大酉洞记》时考证的结果看,也证实了二酉洞(前洞与后洞)在辰溪大酉山。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五·山川志》云:“大酉山城南对河里许与龟山相连,主山高耸九峰层叠,故又名九峰岭。《名胜志》:'脉自铜仁万山来,至县南酉向结为大山故名’。宋道君封禅此山,以名胜得与,山麓有洞,有古观,有旧书院,皆以大酉名。县志叙述得何等详细,志说大酉山“在城南对河里许”,大酉山有洞,叫大酉洞,洞下有道观,名大酉观。观前临辰水与沅水两江汇合处,有 -106-“大酉书院”。这就是大酉洞之“前洞门”。

那么,“城南十里”的“后洞门”,是不是史称的“小酉洞” 呢?道光《辰溪县志·卷之三十四·艺文上》:录清雍正进士唐效尧《游辰溪大酉洞记》云:“所谓'后洞’者……及入洞,一小碑嵌石壁中,刻'小小酉’三字,明贤令曹公行健题也。崖下列碑甚多,甘泉谌先生、阳明王先生,及吾郡麻阳太仆满公,俱有题咏”。

请又看乾隆《辰州府志·卷四·山川考上》载:“及入洞,一小碑嵌石壁中,万历间曹邑侯行健所题也。其下碑甚多,甘泉谌先生、阳明王先生及吾郡麻阳太仆满先生,俱有题咏”。小碑上题有什么?乾隆《辰州府志》没有记载,而道光《辰溪县志》录雍正进士唐效尧《游辰溪大酉洞记》中载,小碑嵌石壁中“刻 '小小酉’三字”句,已明显被《府志》编辑删去了。删去的原因有二:一是古辰州(沅陵),在明代时,企图把辰溪大酉山入户沅陵县,已被《府志》载,早在明史中拒之为“误”。见乾隆《辰州府志·山川考》。二是对于辰溪邑侯曹行健嵌“刻小小酉三字”石碑,雍正《辰溪县志·卷之一·地理》载:“县南十里……(洞 内)题云小小酉”。但到了乾隆朝时,《辰州府志》修撰者生怕沅陵小酉被入户辰溪大酉之中去,所以在《府志》乾隆版中,后人再没有见过辰溪邑侯曹公“刻小小酉三字”的碑文史记了。

其实,道光《辰溪县志》记洞中刻有“小小酉”三字碑嵌于石壁中,曹公本意为辰溪大酉山“后洞”继“沅陵小酉洞”之后而曰“小小酉”洞,结果有违曹公本意。有关“小酉洞”究在何处,抑或曹公不明,抑或曹公不敢犯上以明辩。其实此“后洞门”,就是自北宋道君真宗帝封禅辰溪大酉山后世人争执已逾千年的“小酉洞”实际所在。辰溪俗称已久的“前洞”与“后洞”,其二酉洞相距不出十里,遥相呼应。而前洞门下的“大酉书院”就是典藏古称“书通二酉”的重要遗址。自穆天子第七代西周宣王时(公元前 827 年)太史占卜龟卦,显示藏书有火焚之灾,宣王命藏书减半分藏于小酉洞内,仿当年穆天子(公元前 1001 年)藏书大酉山的故事。但自周宣王后 600 余年的始皇帝一统六国时,真的应验了周宣王太史占卜藏书有火焚之灾的“焚书坑儒”。于是,辰溪大小酉洞便又重效继西周穆王、周宣王之后的“秦人藏书二酉”的 3 个不同朝代的典藏之故。综上所述,辰溪大酉山自古俗称的“前洞”与“后洞”,就是缘名辰溪大酉山之“二酉洞”,典称“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即此也。(原载《怀化社会科学》2008 年第 3 期,本刊有删减)

(0)

相关推荐

  • 二酉山传奇:中华文脉幸传承,藏书洞前谒伏胜

    沅陵二酉山 来沅陵,文化人莫不虔诚拜谒二酉山.此山名气甚大,享誉华夏之千古藏书洞即在山中,成语"学富五车"之典故,即源于此境藏书五车哩.<庄子>载:在荆楚的酉水河岸,有 ...

  • 一洞藏书:读书人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这种"血脉"和"家园"的内核是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

    湖南省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 五保田村,地处雪峰山.武陵山的崇山峻岭中,东接溆浦,南连怀化.    该村落始建于清代,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晚清时期,萧氏子孙牢记"耕度兴家"的 ...

  • 寻大酉文脉——再过大酉洞

    "乾坤输大酉,山第剧同寅".正如这一大酉洞里发现的联语一样,清楚表明了大酉山下有个大酉洞,大酉洞里乾坤多.每次经过,我总想一探大酉洞内的乾坤,想一探历史记载中的种种神奇,想亲身目睹 ...

  • 读粟登翔先生“藏书二酉”在辰溪辩

    近日拜读了满延长.粟登翔.刘本杰等几位老前辈的"二酉藏书"辩,对三位老前辈的引经据典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三位前辈的学识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但三位前辈各取所需式的辩论却让我难以信服,特别 ...

  • 大酉藏书传千古———与粟登翔先生商榷(二)

    大酉藏书传千古---与粟登翔先生商榷(二) 辰溪大酉曾藏书 即然辰溪有座大酉山,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道光<辰溪县志·古迹志>载:"藏书室:城南里许大酉洞 ...

  • 【灵宝故事】函谷关为何称百二秦关

    百二秦关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有一副励志的座右铭常被后世传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里的秦关,就是灵宝函谷关 ...

  • 三僚文化藏书二十四山九星消峰纳水秘本68页

    三僚文化藏书二十四山九星消峰纳水秘本68页

  • 刘秘连:非典那年(二)

    2003,抗击非典(二) 作者:刘秘连 骑车半小时到家,回城也得要半小时,跟娘待了十多分钟,在娘絮絮叨叨的叮嘱声中往回走.走到村口,回头远远地望见,娘还靠着大门朝着这边伸着脖子,娘有白内障,她肯定看不 ...

  • 中国古今人称系列谈之十六•古今女性的315种称谓之二

    6.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出自<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小家碧玉"的主角是晋代汝南王 ...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十二卷目录 盘山部汇考 图 考 盘山部艺文一 盘山上方道宗大师遗行碑 唐释知宗 游盘山赋 明唐顺之 游盘山记 王衡 盘山部艺文二〈诗〉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军西宿盘山 ...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第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 第十二卷目录 庶徵总部艺文一 贤良策 汉董仲舒 论灾异 前人 洪范五行传序 刘歆 陈事疏 后汉张衡 灾异 黄宪 广连珠 蔡邕 灾异论 荀悦 灾异免策三公诏 魏文帝 嘉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