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晕针的患者么?遇到这类患者该如何做?
检验工作者经常会在窗口采血,经常会遇到一些彪形大汉,但是面对一只小小的采血针,竟会害怕的晕过去。
晕针可归为血管抑制性晕厥类, 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迷走神经反射, 进而导致附近血管床大范围扩张, 随机外周血管的阻力将明显减少, 导致远心端血氧供应不足, 且心脏输出血液降低导致血压明显下降, 引发脑部微循环血氧供应不充分, 进而出现晕厥。
对于受检者, 在体检的过程中普遍需要以采集静脉血的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 但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 存在晕针现象, 不利于采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且对受检者的身心均有一定程度的伤害, 为此有必要做好预防与护理工作。而就静脉抽血导致的晕厥来看, 其发生的机理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现列举如下:
原因1 恐惧心理
通常来说受检者在首次抽血时, 在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情况下, 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普遍表现为对抽血的恐惧, 进而可能产生晕针。该类学生普遍疼痛阀值不高, 尤其部分空腹的受检者, 更容易产生晕针。
另外如果受检者浅表静脉的条件不佳, 难以一次穿刺完成, 也可能引发学生产生恐惧感, 进而受精神因素影响出现晕针。
原因2 紧张心理
如受检者本身存在隐匿性疾病, 害怕在抽血时被发现或传染给他人, 很容易出现紧张心理, 如患有乙型肝炎、艾滋等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在抽血时更容易出现紧张心理。而该类人群在采血时, 多不会主动说出自身的过往病史, 故精神将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进而可引发晕针。
还有部分本身无任何疾病却担心查出患病的受检者, 也可能由于高度紧张而出现晕针。
原因3 个人体质
受生活、工作、学习、经济等压力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数量极为庞大, 不少受检者存在偏食、营养摄入不足、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 导致其体质虚弱, 继而在采血的过程中, 受到穿刺影响, 可能伴有血压下降问题。
而在空腹或饥饿的状态下, 由于处于应激状态, 也可能在穿刺刺激的情况下产生血管扩张的问题, 进而也可引发晕针。如受检者本身存在低血压病史, 更佳增加了晕针的风险。
原因4 环境因素
当体检环境不佳, 空气流动性不好, 闷热, 干燥, 噪音过大等, 均可能导致晕针。
原因5 护理操作
护理人员操作不当, 未注意缓解受检者的不良情绪, 语言过激等均可能加重受检者的不良情绪。另外在坐位采血的过程中, 考虑到血液多聚集在下肢, 回心量少, 故收缩压降低, 进而可能造成脑部血压供应不足, 该类原因均可引发受检者晕厥。
措施1 加强疏导
在护理操作之前, 需要重点加强对受检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告知其抽血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并询问受检者是否存在晕针史或其他病史, 并于抽血前做好解释。
如受检者本身存在恐惧, 则需要注意转移其注意力, 消除其应激反应。对存在传染病史的患者, 需要重点关注, 消除其紧张心理。
措施2 准备早餐
体检者在抽血前需要保持空腹状态, 未避免其由于空腹而导致血压降低或引起其他应激反应, 可为体检者预先准备早餐, 待到其体检完毕后统一发放。同时可提前告知体检注意事项, 叮嘱其调整好日常生活习惯。
采血前需要做好对患者的观察, 如其不适合穿刺, 可待其休息几分钟后, 在进行抽血, 确保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
措施3 辅助放松
为确保患者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需要为其创设良好的体检环境, 确保体检场所通风良好, 且温度、湿度等事宜, 光线充足, 避免由于环境不佳而引导其出现应激反应。另外在抽血时也可合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减轻其紧张感, 并尽量做到一对一操作, 缓解其紧张心理。
措施4 优化操作
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 需要预先准备好急救的药物、仪器以及氧气瓶, 抽血前需要主动询问过往病史,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采血过程中的变化, 在穿刺后应避免来回推针, 尽量一针见血。
如患者出现晕针综合征征兆, 可要求其平卧, 并服温热饮料、糖水等, 并通知医生, 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对存在晕针风险的受检者, 也可采用抱头扶持法进行采血, 以防止其出现晕针。
如受检者发生晕厥, 则需立即使其处于平卧状态, 并适当垫高下肢, 加快血液回流, 满足脑部的血氧供应, 确保其呼吸顺畅。也可按压手患者人中、合谷, 并以驱风油对晕厥者的太阳穴进行按摩, 同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待到其体征平稳后方可再次进行采血。
采血时, 需要做好安慰工作, 消除其恐惧心理, 避免其出现再次晕厥, 保障采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在清楚了吧,即便是刚工作的小白,遇到了晕针的患者,你也不需要惊慌失措哦!
采血工作中,还遇到过什么常见的“小事”?欢迎文末评论处分享!
本文为原创文章,属医家小二首发,作者:小楼一夜听春雨,感谢作者来稿!为尊重作者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发。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