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社工成长记原来是这样的……
“缅甸”社工?从缅甸来的吗?
非也非也!
“缅甸”取了“腼腆”的谐音。
本文讲述的是一名性格腼腆内向
社工的成长故事。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社工吗?
故事从十三年前开始。
一个懵懂的小妮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看到“社会工作”专业。这是神马专业?在社会上工作吗?带着好奇心百度了一下,查了一堆资料还是没看懂,但被一句话打动了——“这是一份阳光的职业,是帮助别人的工作”。然后就傻傻地与这个专业结缘了。
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可能入错了行,助人的工作,助人者要很阳光才行呀,要不如何给到别人正能量呢?我的性格太内向,也许并不适合干这行。于是决定考这个专业邻近的社会学研究生。
阴错阳差考研失利,踏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社工。我记得第一次接触服务对象时的胆怯与紧张。有一次和香港督导Kitty老师聊,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也许我并不适合做社工呢”
Kitty老师:“为何会这么认为呀?”
我:“我的性格太内向了,外向的人会更适合这份工作”
Kitty老师:“哦?是吗?那我们看一看内向的人可以做点啥吧”
……
一年后,有一次向Kitty老师介绍完工作情况后,她对我说:“我记得你以前和我说你不适合做社工,但我看到了你的认真与努力,你是一名很优秀的社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做社工两年后,我做了一个决定——辞职,离开深圳去北京。
当时身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因为当时我已升任督导助理,是机构培养初级督导的“种子选手”,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大家难以想象一个那么腼腆的人会放弃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环境,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而且还是在没找好下一份工作的情况下。
可能我的外表比较有蒙蔽性吧,其实我的内心有小小的不安分。那段时间我在想一个问题:社工有政府购买服务,收入稳定,但收入和工作绩效之间好像没有特别大的关联,我想去看看那些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社会组织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听说北京是社会组织的“天堂”,带着一个傻傻的憧憬,四年“北漂”开始了。
冬天里的温暖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到北京后,才发现北京社工的工资收入不及深圳社工的一半。我进到了一家社会组织。这家组织做的事是招募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两年,听着就有些不可思议。当时机构处于初创期,影响力弱,每天都要为筹资和发工资而忧虑。我的工作量是之前的两倍,而薪水降了一半,每天都在面对“新挑战”,机构人少事多,行政、人事、出纳、宣传、培训、筹资、项目管理这些活我都干过,还在暑期最热的一个月里去农村做培训,被跳蚤蚊子咬得疤痕累累。
那段时间,我和Kitty老师保持邮件交流,Kitty老师的回信会给我一些坚持下去的力量。到北京后的第一个冬天,Kitty老师来北京旅游,我陪她逛了一天,分别时她对我说,身边的朋友问她为何在这么冷的冬天来北京,她说她要去看她的一个最优秀的学生。
我傻傻地不知如何回应,但一直记得那个冬天里的感动与温暖。
在爱里没有惧怕
我的第三份工作是在一家国际公益机构做项目官员,这家机构在国内最知名的大学里开学分课程,举办国际大学生交流营,对工作的要求很高,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几乎每晚都在加班。拼命工作的背后是害怕不被接纳以及渴望被认可,但遗憾的是上司一次也不曾肯定我,是我工作做得还不好还是她认为做得好是理所应当呢?
第一次做课程统筹,要去给重点大学的学生上课,我心里充满了忐忑,快出办公室时,上司Suvan叫住了我,我以为自己遗漏了什么,她从座位上起来,张开手,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拍拍我笑着说加油哦。我当时愣住了。我突然明白她没有因为我的工作做得好而表扬我,是因为她不希望我将工作的动力建立在外界的认可上。但是她看到了我内心的紧张和害怕,所以她用一个拥抱来安慰和支持我。
对于我这种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比较不容易获得外界的关注,所以会希望靠着工作表现来获得别人的接纳与认可。那一次的开悟让我明白“在爱里没有惧怕”,我不需要去靠工作表现去获得别人的认可,因为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后来我会越来越坦然将真实地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既踏实地工作,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多走一里路
在大学里做课程统筹期间,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约学生喝杯咖啡,在轻松的交流中倾听他们的困惑,分享自己的经验。一学期结束后,在学生的作业里收获了满满的好评。请学生喝咖啡不在我工作的范围里,但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为机构改善课程设计提出建议。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般内向,我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渴望和别人有联结。
这个经验沿用到了我后来的工作中。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做中心主任的时候,在社区工作“一箩筐”的情况下,我仍会花时间带领同事梳理服务流程,将服务“模块化”。花时间和同事分享自己的项目管理经验,注重团队成员的内部培养。
在家庭服务协会工作的时候,每吸纳一家社会组织成为会员单位之前,我都会一对一面谈了解对方的情况与需求,这帮助我了解社会组织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设计培训课程。每次组织培训,都会和培训师沟通培训主题、培训对象的需求及课程设计,让培训更有成效。
编辑《龙华社工》杂志的“风采”版块时,我会在约稿前先和作者“约会”,倾听他们的社工故事。
……
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我将其放入“多走一里路”,这是一种积极主动且心甘情愿的工作方式,从服务成效出发,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注重人与人的联结,而不仅仅是做事。
说好的社工呢?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了,你的题目是“社工”成长记,但这篇文章里好像大部分内容都不是社工的工作呀。
是的,我在公益领域工作了快九年,真正做社工的时间也就四年不到的时间。但是回过头看“社会工作”这个职业对我的影响,我很庆幸自己选择和这个专业,庆幸自己踏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是社工,有幸遇到过很好的督导,自己也渴望能像那些给我鼓励与支持的督导那样,成为别人的“同行者”。“尊重、接纳、同理心”这些曾经从书本中学来的社工价值观已不知不觉内化为我自己的价值观,即使在离开了社工行业后,我仍然喜欢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喜欢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我从一个腼腆、内向、不擅言谈的人,到能主动去与别人交流,更能不断走出“舒适区”,笑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有时候工作伙伴会对我说你果然是学社工的,是的,不管是不是在做社工,我仍然对这个职业有一份归属感。
题外话
人家说,社工讲究“去标签化”,你仍给自己贴上“缅甸”,哦不,“腼腆”的标签吗?说实话,我以前一直在努力撕去这个标签,试图将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
但慢慢地,我开始不和自己较劲了,我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欣赏这种性格里的可贵品质,我没法成为大众主流印象中的阳光、高能量的社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就是我,这是一个“缅甸”社工的成长故事。
作者简介:
喻欢,南昌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毕业,中级社工师,深圳“明星讲师团”成员。有9年的公益领域从业经历,做过一线社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也在社会组织里做过行政管理与项目管理。喜欢的一句话是“想大事做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