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地尔达菲欣、落健、斯必申、Heybro和蔓迪哪个效果好?
米诺地尔达菲欣、落健、斯必申、Heybro和蔓迪哪个效果好?
蔓迪米诺地尔和达菲欣、落健、斯必申、Heybro,您是否听过,相信很多的发友应该都比较熟悉。
米诺地尔是一种药物成分,最早由美国普强公司推出,米诺地尔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作为一种口服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的降钙性高血压。【1】
在临床研究中,医生观察到秃顶患者的毛发再生和全身多毛症,于是导致外用米诺地尔制剂的发展。【2】
第一代外用生发液-2%外用米诺地尔溶液于1986年首次投放市场;
第二代生发液5%外用米诺地尔溶液于1993年正式上市;FDA批准外用米诺地尔用于治疗男性和女性雄激素性脱发。【3】
目前国内市场有很多外用米诺地尔产品,其中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于2001年批准第一个外用米诺地尔-蔓迪上市;蔓迪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OTC认证的产品。蔓迪目前占据国内外用米诺地尔70%的市场份额,余下的份额由其他近十家厂家,包括很多医院自制产品所瓜分。
除了蔓迪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外用米诺地尔产品,比如达菲欣、落健、斯必申和Heybro等,在产品使用感受、使用疗效、生产工艺等下面也会和大家一一分享。
01蔓迪
作为上市时间最久的外用米诺地尔产品,蔓迪从2001年上市到现在已有20年历史;每年上百万的患者在使用,其安全性和疗效已经过时间和大量患者群的考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雄激素性脱发需长期治疗,产品安全性和疗效方面的经验尤为重要。
蔓迪的生产目前使用了当今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全自动罐装技术,拥有高精准,高速度,无破损等诸多优势。该技术在国内同类生产厂家中尚属首家应用。全国绝大多数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和毛发专家推荐蔓迪作为首选治疗脱发外用药物。同时,蔓迪也是主流植发机构推荐的首选外用药物。
蔓迪的产品男女皆可以通用,从疗效上来说,5%比2%米诺地尔效果会更好4-6,起效时间更快,使用也更方便(女性一天一次)。而安全性方面,也并没有无统计学差别。【7-9】
02 达霏欣
达霏欣自己把自己概念上分成了男女款分别是5%米诺地尔和2%米诺地尔,但实际说明书中适应症跟蔓迪没有区别(男性型脱发)。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国际指南中推荐5%外用米诺地尔用于治疗女性雄激素性脱发。【10-12】
另外,2%外用米诺地尔是第一代生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虽还有销售,但并无明显优势,如落健公司的主推产品已经没有2%剂型了。且达霏欣的生产工艺受公司销量体量影响并不突出,产品价格起伏大,且外包给多家公司代工生产米诺地尔。
03落健
落健主推的是泡沫剂型,不含丙二醇,并且是进口产品。但其产品含有甘油成分,可能会导致有些人对甘油过敏。同时在国外他们的酊剂和泡沫是同时销售的并无明显的优劣可言。
同时进口产品在购买上很不方便,选择进口产品是有很大风险的,且物流时间长平均15-20天才能到货。因为进口药品目前属于没有监管的空白地带,很多假货、过期货和走私货横行,增加了购买使用的风险(笔者就了解过一家2-3年前在做假落健的厂家后来自己找友商做贴牌的米诺地尔代工)
最关键的是泡沫剂使用剂量不好把控,无法精准判断每次1ml剂量,这样很多使用泡沫剂同学是为了减少过敏等,因为剂量不合适很有可能没有效果,或者因为剂量过大产生不良反应的。
04斯必申
斯必申只有2%的剂型。生产工艺一般,品控较为不稳定,市场占有率小。这里就不过多做介绍。
05 Heybro
成立时间较短,2019年成立,专注男士健康保健。无论从公司的专业度,硬实力和底蕴都比较弱,heybro的米诺地尔不是自己生产,生厂厂家均为达霏欣的生产厂家振东制药。更多是互联网公司的政策低价加宣传,最后不靠卖药靠融资来获得收益。米诺地尔酊作为大家需要天天使用的,大家要慎重决定选哪一家。
简单总结:
蔓迪:上市药企,专业生发20年,有多家权威医院及植发机疗效可靠,拥有全球先进生产工艺,5%米诺地尔起效时间更快,使用更便利,产品可男女通用。
达霏欣:产品并无真正区分男女款,2%米诺地尔已是国际淘汰的老款;整体销量低,价格起伏大,产品由多家代工厂生产。
落健:进口产品物流时间长,假货私货泛滥,缺乏市场监管;泡沫剂型无法精确控制用量,容易影响使用效果。
斯必申、Heybro:成立时间短,市场占有率小,生产工艺不纯熟,品控较为不稳定。
为什么要选择5%的米诺地尔?
在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刊载的论文《5%米诺地尔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观察中》
通过对69例患者,进行长达6个月的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大量文献查阅对比发现以下:
有效性:
随着疗程延长,5%米诺地尔酊治疗有效率逐步提高,6个月的有效率高达70.2%。有文献表明,米诺地尔的最佳疗效通常是在使用1年后出现
针对男女:
日本有一项为期24周的米诺地尔治疗女性脱发的临床研究表明,5%米诺地尔酊治疗针对女性有效率为75.2%,与本次实验中男性效果一致。
安全性:
仅有10.1%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程度都较轻,主要表现为头皮瘙痒和头皮皮疹,大多可以自行缓解,不影响疗程。
论文结论:
5%米诺地尔酊治疗AGA疗效较为肯定,安全性好。而且起效较快,2个月即可观察到一定的疗效,6个月时可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Campese VM. Minoxidil: a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use. Drugs. 1981;22(4):257–278.
2. Poonkiat Suchonwanit; Minoxidil and its use in hair disorders: a review;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2020
3. Rossi A, Cantisani C, Melis L, Iorio A, Scali E, Calvieri S. Minoxidil use in dermatology, side effects and recent patents. Recent Pat Inflamm Allergy Drug Discov. 2012;6(2):130–136
4. Elise A. Olsen,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5% topical minoxidil versus 2% topical minoxidil and placebo in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men; J Am Acad Dermatol 2002;47:377-85
5. Anne W. Lucky, et 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5% and 2% topical minoxidil solu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J Am Acad Dermatol 2004;50:541-53.
6. Vera H. Price, et al; Changes in hair weight and hair count in men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after application of 5% and 2% topical minoxidil, placebo, or no treatment; J Am Acad Dermatol 1999;41:717-21.
7. Aditya K. Gupta, 5% Minoxidil: Treatment for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STL Volume 19 Number 6 - December 1, 2014
8. 杨勤萍,盛友渔等;外用2%及5%米诺地尔溶液治疗女性型脱发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I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年第10卷
9. Ulrike Blume-Peytavi, et, al;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trial of 5% minoxidil foam once daily versus 2% minoxidil solution twice daily in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women; J Am Acad Dermatol 2011;65:1126-34
10. Enrico Carmina, et al;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and Androgen Excess: A Report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Androgen Excess and PCOS Committe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04: 2875–2891, 2019
11. V. Kanti, et al; Evidence-based (S3)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women and in men – short version; JEADV 2017
12. European Dermatology Forum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Women and in Men; Developed by the Guideline Subcommittee “Androgenetic Alopecia” of the European Dermatology Forum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