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及有效因素
商业模式是由四个构成要素所组成的。其一是产品、服务这颗“球”;其二是代表目标市场的“标”;其三是把“球”打出去命中标为止的过程,即从投入市场到废弃/停产为止的生命周期间的“业务过程”。其四就是前三个要素构成的“场地(社会基础)”,包括实体场地(文化、风俗、语言、习惯等事项)与虚拟场地(网络等IT基础)。
要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首先需将“球”差异化,让它成为出类拔萃,吸引力十足的产品与服务;“标”必须掌握顾客特性、做好分级化后,再选定作战场所,缩小策略范围,尤其必须以全球竞争的观点看待各地域、各国的相异特性以及全球共有的特性;“业务流程”必须在彻底追求附加价值活动下形成价值链,除此之外,流程应尽可能简洁,这也是过去一直受到提倡的。此外还必须从两个角度强化业务流程,一是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从环保的观点把再利用、资源回收、废弃等逆向流程包括在内。
第四个构成要素“场地”由于无法自行决定,因此与其他三个构成要素不同,没有自行设计的自由度在。确保场地的特性与其他三个构成要素能够整合是相当重要的,要想在全球竞争中胜出,能否根据各国劳动市场的流动性等实体场地的特性,来设计其他三个构成要素,尤其重要。
要组合这些构成要素,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就必须满足四项素:
第一项要素是收益性,也就是必须表现出企业“为何能题有如何能盈利”才行。
在软性制造时代,创造价值与获得利润的方法不能只靠“物”的销售,不过,只要身处制造业,想盈利基本上就必须具备成本竞争力,企业所需要的,不单单是“成本竞争力”而已,而是“压倒性的成本竞争力”,要获得“压倒性的成本竞争力”,不只是要降低产品成本,更要从新技术的开发做起,一直到生产、销售、废弃与停产为止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实现成本降低。
“战略成本管理”这一说法,就是在产品成本的降低上,既有方法考虑的更彻底,也有从产品构想阶段就展开成本削减。SCM掌握整个生命周期的成品成本,一方面降低目标放在零件、材料的采购与产品销售等产品开发与生产之外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就是供应链管理,会消耗经营资源,对于收益性以及成本的削减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项要素是要能建立动态系统、具备响应变化的能力业务流程中必须要有响应变化的能力,可以依据经营环境的变化灵活更装“标的”,或是与其他公司合作。
企业过去所追求的是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业务流程简洁化。随着宽带网络越来越完备而成为社会基础架构,业务流程虚拟化使得复杂化、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响应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实现动态系统让企业的流程可以针对变化所发生调整,一面共享信息一面合作,扮演的又是创造何种价值的角色。
第三项要素是战略性,必须要能掌握经营环境中的大趋势,制定愿景并以最优方式分配经营资源。接着是促进业务的选择与集中,决定企业未来的方向。
第四项要素是通过保有智力资产,建立明确的核心能力。
产品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与服务的管理有本质上的差异,所以生产现场的行动模式无法直接应用到服务的质量管理上。不过,生产现场常见的“积极找出问题、追究根本原因、构思对策”的行动背后的想法,依然可以应用到提升服务质量上。也就是彻底分析与分解生产现场的核心能力,从中抽取可以通用的想法,再应用到服务的质量管理或成本管理上。
采取这种方式扩大核心能力时,关键在于推动知识、技术的资产化。若能从位于组织各处的个人头脑中,找出累积其中的知识与技能、彻底分析、使之外显出来,就能化为可以重复使用的资产。以这种资产为基础,个人智慧与技能的内隐部分,就可以在组织内共享,也可以作为组织的新核心能力而深植下来。
有效的商业模式,一定要能够把核心能力做最大的运用才行。在发展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也必须扩大与变化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