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大比拼,杨姓四知堂排名榜首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古代同姓族人都群居在一起,往往数代同堂,堂号就成了这支的重要标志的徵号。
为了纪念祖先,族人在宗祠、家庙匾额上提写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的世袭、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标志,是寻根意识和崇仰祖先的体现。
名门望族大多都有自己的堂号,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德和教导子孙后代要向先祖学习,往往注意宗族、有文化的族人都会在家里厅堂之上悬挂着本姓的堂号。让家人与外姓人都知道自己家族的辉煌历史与功德。
1、杨姓四知堂
东汉时期,有个官员名叫杨震,学通古今,年五十出仕,曾官拜太尉。在其担任东莱太守期间,途经昌邑县,时任县令正好是由其举荐为官的王密。为感谢举荐之恩,王密夜晚拜见,并怀揣黄金十斤相赠。见杨震推辞,王密说:“暮夜无知,仰公受之,”意思是现在夜色已黑,没人会知道此事,以打消他的顾虑。杨震一听,正色斥责:“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去。
此事皇帝知道后写入正史。杨姓后人就以“四知”为堂号。
纵观天下各大姓氏,能有四世三公至高荣誉的只有杨姓和袁姓,又因杨家将忠勇爱国,一门忠烈,千古传颂,被世人尊敬。杨家“四知堂”号排名榜首。
2、周姓爱莲堂
中国北宋时期理学家、哲学家周敦颐之“出淤泥而不染”,一生清正廉洁。他一生最爱莲花,他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虽然从污泥里钻出来,但一尘不染,虽然整天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但一点儿也不妖艳。它的香又清又远,它的直不会发枝或拖秧,我爱它这君子的品质。周敦颐爱莲,周敦颐后裔堂号便取“爱莲堂”,以此来纪念先人。
3、赵姓半部堂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
4、陈姓颖川堂
宋朝陈氏父子几人在江洲地界发展到3000多人都不分家,大家族不分你我,男人的衣服放在外面没洗,妇女会主动洗掉,吃饭一开几百桌,少一个人不开饭,田里干活不分你我,男人一起干。连狗吃饭都要等其它狗一起才吃,后来包公受命替陈家分家,陈家人都相互谦让,那种团结精神前所未有,这样就有了“义门独著、百犬同牢”的佳句。
5、 刘姓彭城堂
在刘氏的众多堂号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彭城堂。这是因为,彭城是刘姓的共同郡望,也是汉家刘氏的发源地。因此,许多刘氏宗族都将自己的祠堂称为'彭城堂',以表明自己为彭城刘氏,是正宗的汉家后裔。现今以'彭城堂'为堂号的刘姓,在中国南北各地和海外华人中都有发现。
6、张姓百忍堂
百忍堂, 张姓堂号,唐代时,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郓州有人曰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下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便赐号‘百忍堂’,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