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国(15)|镇国之宝石鼓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镇国之宝石鼓文
文丨管苏清 图丨网络
曾经的陆军上校,现为上海市12345办公室副主任
秋分时节,九入京城,四处张望,皇城上下,气象万千。再拜故宫,目标明确,直奔宁寿宫。
宁寿宫,现为石鼓馆。藏有先秦刻石文字,因其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大篆四言诗一首 ,计718字,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石鼓文字多残,宋欧阳修录时存465字,明天一阁藏本仅462字。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秦石鼓文"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 。
石鼓文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盈秦朝强悍霸主气势,堂皇大度,古茂雄秀,美轮美奂,冠绝古今。唐初,石鼓在天兴三畴原(今陕西宝鸡)被放羊老汉发现,日炙雨淋,野火焚烧,导致石鼓上的部分文字斑驳脱落。当时的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闻讯,纷纷前去临摹作拓。“安史之乱”期间,石鼓又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地方官吏终于查访到石鼓埋藏之处。国子学博士韩愈闻讯上书,请求把石鼓搬到凤翔文庙。极遗憾的是,“乍原”石鼓已无踪迹,只剩下九个石鼓。五代十国战乱,位于关中的凤翔沦为战场,石鼓再次下落不明。直到宋,仁宗下旨寻找石鼓,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找到9只,唯独唐朝遗失的“乍原”石鼓依旧没有影子。到了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金石收藏家向传师重金求来一份太氏石鼓文拓片,对照自己手中的其他石鼓文拓本,意外发现新拓本居然有“乍原石鼓”的文字。证明太氏曾收藏过该石鼓。
向急赶至关中太氏老家,其一家已死于瘟疫。向不死心,继续查访,居然在他居住的客栈后的屠户家发现了石鼓。此时,乍原石鼓已经“遍体鳞伤”:上半部被切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鼓身仅余下半部的4行文字。宋徽宗集齐石鼓,欣喜异常,下令用黄金填注石鼓文,以减缓风化。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占领汴京的金军撤退,挟持石鼓遁去。金兵不知石鼓价值,因其笨重,心存怨意,不知爱惜,石鼓字又被磕碰掉一些。运到燕京,凿抠黄金,弃之荒野。 元大德四年(1300年),国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中发现石鼓,便组织将石鼓迁往文庙大成门内保管。抗战时期,石鼓随第四批故宫文物南迁,历尽沧桑。后蒋介石仓皇逃亡,将石鼓运抵机场,临近起飞,飞机严重超载,有趣的是不惜扔下了石鼓。
历代文人学者对其无不倾心。石鼓诗歌通过从秦之建立、立国、发展、帝业这一发展顺序,对秦人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贡献的先祖烈公及始皇帝的重大历史事迹进行了歌颂,鼓次顺序也就自然排列出来了。 诗人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陈仓石鼓久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这大概是石鼓发现后,文人对石鼓发现地最早的看法。杜甫、韦应物、韩愈的石鼓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轼早年曾在凤翔府任签判,时常至凤翔孔庙观赏石鼓。在读了韩愈和梅尧臣之诗后,也写了一首《石鼓歌》,在诗中先述阅读鼓文之体会,次颂扬宣王中兴之壮举,惋惜周宣之衰弱,感叹世间之兴亡百变,人生之苦短。
历经两千多年风吹雨打,石鼓文奇迹般地保存下来。无论是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史、文字发展史,还是在书法艺术史上,石鼓文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此一类文物专门设立独立展馆展示,这在故宫博物院展览史上独一无二,足见其价值的重要。正如那些已经无法辨识的文字一样,石鼓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和它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
历经风霜雨雪的石鼓,以及笼罩它们在身上的未解谜团,总让我不解,北京城那么多的古物,为什么对之情有独钟呢?
无数的生命在大地上繁衍生长,无数的精神创造永不止息,岁月如驹,山川无言,日月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管苏清
图片来源:管苏清
期刊总数:595期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