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金匮:甘麦大枣汤之药效问题
甘麦大枣汤之药效问题
甘麦大枣汤,是张仲景的千古名方,专治妇人脏躁的悲伤欲哭,也可延伸治抑郁之症。
《金匮》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处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名方是名方,但却读到很多人写的体验,说使用此方治妇人悲哭吵闹时,竟然是收效甚微,或完全无效。
无疑,医圣是不会错的。要错,只能是使用此方的后人。
同样,写文章谈体验说使用无效者,也绝不会虚言,无端抹黑名方。
问题出在哪儿呢?
本人经过一番研究、思考,可能找到了答案。
答案是什么呢?
是现在的人使用此方时,小麦的用量太少太少!
从药理上仔细分析可知,甘麦大枣汤的君药,并不是甘草,而是小麦。甘草与大枣,均只是反佐之药。
现在的中药学,将小麦的味标为“甘”,应是错了。
按《内经》所说,小麦的味,是“苦”。所以,甘麦大枣汤是以“苦”为君,“甘”则是用来制约“苦”的。
所以,方中小麦的量是一升(约为现在的300克左右),甘草的量是三两(约为现在的45克左右)、大枣约40—60克。
因此,甘麦大枣汤原方的正确用量应是:
甘草45克,小麦300克,大枣60克。
然而,现在往往说到此方用量时,却大有误解,其一般用量,特别是小麦的用量,太少太少!
为此,奉上本人拙见,供大家以后在需要使用此方治相关病症时,予以特别参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