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本想造福子孙,自信满满地设计了一套分封制度,反坑了后代
有人很羡慕明朝的王爷,但其实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留给子孙后代的坑。
一、朱元璋设计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一直致力于三件大事——恢复生产、灭北元、杀功臣。但是当时北元实力依然强劲,十三次北伐还是消灭不了。军事人才缺口很大,但与杀功臣这件大事天然冲突,所以他便自信满满地设计了明朝第一个版本的分封制度。
朱元璋设计的分封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爵位继承制度:宗室皇子封爵为8个等级,分别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其中皇帝的所有儿子一律封亲王,每一级的爵位都可由其长子继承,其余的儿子则降级封爵,但最低到奉国中尉不再降级;皇女也分8个等级,分别是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分别对应皇姑、皇姊妹、皇女、亲王女、郡王女、镇国将军(宗室)之女、辅国将军(宗室)之女、奉国将军(宗室)之女,是不世袭的。
2.分封藩王:将几个能力较强的儿子跟孙子分封到帝国外围,授予不同级别的兵权,防御边疆。他们具有封地,掌握封地财政,用兵稍微自由一点。
3.藩王特权:如果朝中出现奸臣,可实行兵谏,清君侧。
4.藩王守则:藩王之间不可互相来往,没有征召不可私自来京城,并且“出藩”(到封地就藩)必须按顺序一个一个出。
二、朱元璋分封制的利弊问题
用宗室拱卫皇权的做法,在明朝初期确实起到一定作用。宗室藩王的力量补足了杀功臣导致缺乏将才的局面,成为朱元璋十三次北伐北元的中流砥柱。但问题也很明显,其一是给藩王的兵权比重过大,容易影响到皇权;其二是清君侧这条特权很有问题,直接给了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实行篡位的借口;其三是爵位继承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朱元璋设计的爵位继承制度,皇子8个等级的爵位都保有至少一名继承者,代代递减但有保底。假设所有子嗣生育率一样,平均生子数量为A,不考虑无嗣的情况,理论上N代皇帝就会有N(A-1)个亲王,0.5N(N-1)(A-1)(A-1)个郡王,前期明朝亲王10000石俸禄,郡王2000石俸禄,这里财政开支就要花费10000*N(A-1)+2000*0.5N(N-1)(A-1)(A-1)石俸禄。
保守一点假设A=5,亲王、郡王财政开支是16000NN+24000N,传到十三代需要30160000石。如果再加上后面六个等级的子孙爵禄,以及一众皇女的爵禄,数目简直不敢想象。有专家推算古代一石粮食平均大约一两白银,假如属实的话仅亲王与郡王传到13代就需要3016万两白银了——然而明朝的平均财政收入每年大约1000到2000万两白银,哪里够补这个窟窿?
当然了,以上只是理想的模型,是完全排除没有子嗣、绝嗣的情况得出的理论数据。实际明朝一众皇帝中,除了明太祖朱元璋26子16女、明仁宗朱高炽有10子7女,其他多数是在5子上下徘徊,但中间也很多无子嗣、绝嗣以及少子的皇帝;至于其他皇子皇孙,很多也是少子,影响也非常大,会导致这项开支比以上数据有所减低。
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不加限制的话,最终会有爵禄超过财政收入的那一天——即便是占到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就问题很大了!
所以必须改革!
三、后代的改革措施
很讽刺的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藩王身份篡位登基之后,反而首先意识到了藩王兵权过重的问题,所以不久便开始走建文帝朱允炆的老路子——削藩,只是较为温和一点,主要是剥夺兵权。后来又演变成藩王不得入朝为官,然后又出台了不能从事工商业的规定——政商都不能干,最终那些藩王只能呆在封地哪里都不能去,终身无所事事。再之后婚姻自由也被限制了,整得活脱脱像被软禁了一般。
当然了,如果你是属于比较宅的那种,这个影响不大,一辈子吃穿不愁,还是比普通百姓要好很多;只是少一点点自由而已,但封地范围内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之后还是藩王出身的嘉靖皇帝出台了《宗藩条例》降低宗室爵禄开支,待遇大幅度降低;并明文限制藩王妻妾数量,宗室人口增速得以控制。如果不限制的话,明末宗室人口可以到达百万(真实历史可能是20万左右),几十年大明的财政都负担不起,都不用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大明就自己破产了。(可见当时崇祯皇帝有多难。)
但不管怎么样,到了明末,宗室开支还是十分巨大,客观上已经是尾大不掉的问题了。可惜的是,几个统治者都没有魄力进行彻底改革。
四、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设计的分封制在初期发挥了一点作用,但其实危害很大。好在朱棣与嘉靖皇帝先后进行了限制,才有所缓解。不过因为没有进行彻底改革,最终明末在天灾人祸的加持下,这个问题还是变得很致命。朱元璋本想造福子孙,自信满满地设计了一套分封制度,反坑了后代。
至于在明朝当王爷这件事,确实可以混吃等死,自由只是被限制了一部分,远比普通百姓过得好;但也仅此而已,因为不能施展任何抱负,对于有追求的人还是一件很悲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