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精神构建中华民族精神、风骨和脊梁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超凡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宇宙观,阴阳太极五行生克的哲学观,儒释道思想与中医、养生、美学等融会贯通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文化体系。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滋养精气神,弘扬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尚武修文的文化传统,上武得道,可安天下;中武修德,可正身心;下武强身,可壮体魄。
武德精神是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实践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武术保持强大生命力、保持文化自信的坚定基础。
中华武术界流传着一句古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对每个习武之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一种修养和荣誉。
忠义报国、行侠仗义、见义勇为、一诺千金、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历来都是习武之人崇尚的武德精神和价值标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武德精神的道德楷模、形象标杆是关公。关公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中华武圣人”,与“文圣孔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早已形成“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传统文化格局。关公集忠义信勇于一身,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信义卓著、智勇双全,受到中华儿女的千秋奉祭。
关公戎马一生中,以武德修养立身处世,以武德精神教化世人,基于关帝崇拜形成的,诸如忠、孝、仁、义、礼、智、信、节、勇、和等传统武德精神,为中华武术文化特征的形成、民族精神和品格的培育养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公作为后世军人、武人争相效仿、顶礼膜拜的道德和精神偶像,留下了: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土山约三事,夜读春秋,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为丰富和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德精神树立了道德标杆和行为参照。
其中,关公与黄忠战于长沙的一场经典战斗,交战双方均表现了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君子风范、军人素质和武德精神,堪称教科书级的武德精神典范。
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建安十三年(208年),“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关公南征长沙,与黄忠“双刀对决”。战斗分为三场,第一场,关公与黄忠大战一百合,不分胜负。第二场,关公欲用拖刀计斩杀黄忠,因见黄忠马失前蹄,跌落马下。关公不肯趁人之危,让黄忠换马再战。第三场,黄忠报关公不杀之恩,只射中关公盔缨。
“关公战长沙”的故事既展现了关公的光明磊落,正气凛然;也展现了黄忠的知恩图报,有恩必偿,诠释了中华武德精神的精髓:仁德宽厚,义重如山,止戈为武,点到即止。
武德精神是习武者必备的修养,是中华文化、道德、思想、理念、价值观和尚武精神的有机结合。关公的“忠义”精神,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慈悲为怀”,墨家的“兼爱非攻”,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髓,都对中华武德精神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中华武术不仅是流派、招式、套路、技巧、搏杀、武艺,其价值核心是承载着丰富、浓厚的中华文化思想精华,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阴阳和谐,刚柔并济,文治武功,内外兼修的武德精神。
著名历史学家雷海宗曾感慨说,旧中国传统的污浊,因循、苟且、侥幸、欺诈、阴险、小器、不彻底,以及一切类似的特征,都是纯粹文德的劣根性,“唯有武德才能使得民族获得新生”。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也说:“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
武德精神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和脊梁。上千年来,以关帝崇拜为感召,以传统武德精神为标志,激烈了一代又一代的忠义之士奋发图强,舍身报国,恪尽职守,护国安邦,为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薪火相传,提供了人才栋梁。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