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茂德||府州折氏姓源族源暨民族成分考证
府州折氏姓源族源暨民族成分考证
文/折茂德
关于府州折氏族源与民族成分,目前史学界主要观点有二:一是以为是党项,其依据是《新五代史》《古今姓氏书辨证》关于折姓之记载;二是以为是鲜卑,其依据是府州折氏为折屈(掘)之后,折屈(掘)为鲜卑族,当然府州折氏为鲜卑族。二者有一共同点,就是均以为府州折氏党项化后又汉化。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均值得商榷。本文以考证府州折氏姓源为切入点,在考定其姓源的同时,进而确定其族源。在此基础上,对其民族成分进行考证。
一
府州折氏姓源考证
1.府州折氏姓源误为析氏
明《万姓总谱》载:折氏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折文子后裔”。然据东汉应劭《风俗通》:“齐有大夫析归父”,〔1〕析归父亦称析文子。据《后汉书·方术传》载:“折像,字伯式,广汉雒人也。其先张江者,封折侯,曾孙国为郁林太守,徙广汉,因封氏焉。国生像。”〔2〕据《姓解》:“自有析氏,音皙,在木部,后汉书方朮传有折象(像),本是析,史误书。”〔3〕又据《风俗通》:“后汉析像通京氏易。像者,郁林太守析国之子也。广汉雒县人,入后汉方术传,氏族略。澍桉:析,即淅川,春秋白羽地,南阳析县也。近人作折者,非,《广韻》引云'齐大夫有析归父’。”〔4〕据之,折文子、折像之“折”均应为“析”。《中华姓氏大辞典》将“折像”和“析像”判为两人,实属错误。
2.府州折氏不可能为折屈(掘)氏之后
《晋书·卷95·郭黁传》载:“至十五日,鲜卑折掘送马于凝,凝怒其非骏,幽之内厩,鲜卑惧而夜遁。”〔5〕该书撰成于公元648年,叙事发生于张天锡在位末年,即公元376年。这是迄今为止,记载折掘氏最早文献。同书卷126又载,傉檀嘉平元年(408)“嘉平,置百官,立夫人折掘氏为王后”。〔6〕成书于景德四年(1007)《宋本广韵》不知何故将《晋书》中之“掘”改为“屈”,注曰:“折,拗,又虏复姓,南凉秃发傉檀立其妻折屈氏为皇后。又常列切。”〔7〕这原本是对“折屈”姓的举例。而成书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的《姓解》则演变为:“折屈,虏复姓也。南凉秃发傉檀立其妻折屈氏为后。今府州折氏,盖折屈氏之后也。”〔8〕破天荒地将折屈氏记为府州折氏之先祖。
之后,折氏碑志撰写者附和《姓解》之观点,在重和元年(1118)所立《折克行神道碑》曰:“公字遵道,出河西折掘姓。”〔9〕对此,已故西夏史学家韩荫晟先生在其《麟府建置与折氏源流》一文论及“折掘”时曾予批驳:《折克行神道碑》说“出河西折掘姓”,这也是无稽之谈。在宋室南迁之前,见于著录的折氏家族共十二代,前八代都姓折,后三代也没改姓折掘,唯独这第九代克字辈有一个出自折掘姓的克行,岂非怪事!“掘”字若不是衍文,必是文人标奇之作。〔10〕
对于这一精论,笔者赞同。
建炎四年(1130)所立《折克禧墓志铭》又曰:“维折屈氏,世奠西土。”〔11〕这里,“维”,古语同“唯”,为发语辞;“奠”,意为定或定位,汉扬雄《太玄·攡》:“天地奠位,神明通气。”范望注:“奠,定也。”西土,联系起折屈(掘)氏活动地点,当指陇右、河西一带。这与府州折氏源于代北云中相悖。显然,将折屈(掘)作为折氏之先祖是错误的。
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通志·氏族略》对于《姓解》折屈为折氏先祖之说法并未采信。《通志·氏族略》卷25和卷29仅将折掘记为代北复姓。该志对“折掘”的注解与《宋本广韵》一样,为“折掘氏,南凉録:秃发傉檀立折掘为皇后”,〔12〕(《通志》“屈”为“掘”)既未说“今府州折氏,盖折屈氏之后也”,也未说折屈氏改为折氏。而是将折氏与折掘氏并列,指出:“折氏,常列切,望出西河,宋为大姓,世守麟州(应为府州),犹古诸侯。”〔13〕
《姓解》成书距南凉嘉平元年(408)“秃发傉檀立其妻折掘氏为王后”事相隔600多年,在没有史据的情况下,贸然将府州折氏定为折屈氏之后,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如果折氏源于折屈(掘)氏,为何《姓解》之前,即“克”字辈之前的折氏碑志均无记载,唯独《姓解》之后的“克”字辈才出现?三是府州折氏先祖约386年已“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而南凉“秃发傉檀立其妻折掘氏为王后”在嘉平元年(408),折氏为折掘(屈)氏之后,于理不合。四是《姓解》之观点为孤证。笔者查姚薇元著《北朝胡姓考》一书,未发现折屈(掘)氏改为折氏之记载。五是十六国时,河西折掘与折氏(西秦折斐将军)为并列的两姓,折屈(掘)氏要改姓,亦不可能改为折姓。六是南宋朱熹《通鉴纲目》也不认同此观点,仅将折屈列为代北复姓。七是府州折氏祖籍大多记为代北云中,而折屈(掘)祖籍为河西(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据此,折氏不可能为河西折屈(掘)氏之后也。
3.府州折姓并非唐贞观所赐
《折惟正墓志铭》载:“公讳惟正,字可法。其始,先有唐贞观中赐姓折氏。”〔14〕志主为折惟正,曾于志道年间(995—997)任府州知州。该墓志铭叙府州折氏于唐太宗贞观(627—649)年间,由中央皇朝赐“折”姓,此说值得商榷。一是据《唐麟州刺使折嗣伦碑》记载,唐武德年间,折华已“诏府谷镇遏使”。唐贞观前府州折氏并没有对唐作出特殊贡献之显赫人物,“唐贞观中赐姓折氏”不可能。二是经考,唐贞观年间所赐李姓为拓跋赤辞和奚可度等,〔15〕并没有折氏。三是唐太宗赐姓,当赐国朝“李”姓,而不可能赐“折”姓。笔者遍查唐皇朝所赐姓均为李氏,唯独《折惟正墓志铭》赐“折”姓。此说不可信。
4.府州折氏姓源不可能为拓跋氏
《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折华为)“大魏之后”、“魏孝文皇帝二十七代子孙也”。大魏即后魏或北魏,大魏之后本姓拓跋;魏孝文皇帝汉化改姓元,其后裔当姓元。府州折氏怎能成为大魏之后、魏孝文皇帝二十七代子孙?显然,此说有假托帝胄之嫌疑,不可信。
5.府州折氏源于融于鲜卑之匈奴折兰氏
那么,府州折姓究竟源于何处?《十六国春秋·卷86》载:“永康四年(415)春三月,河西王沮渠蒙逊攻拔广武郡,炽磐遣将军魋尼寅邀于浩亹为蒙逊所击死之,又遣将军折斐等率骑二万据勒姐岭,复为蒙逊所擒。”〔16〕《晋书·卷129》亦有记载。〔17〕永康四年(415),是古代文献记载折氏最早之时间。折斐为西秦将军。考西秦,为陇西鲜卑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魏书·卷99》载:“鲜卑乞伏国仁,出于陇西。其先如弗自漠北南出。”〔18〕折斐为何族,史书未明确记载。笔者推测,西秦为鲜卑所建,折斐为西秦将军,应为鲜卑人,其先祖可能于265年左右,随乞伏国仁五世祖祐邻由河套北部迁入陇西;或于219—256年间,随秃发乌孤八世祖秃发匹孤由塞北迁入河西、陇西以北,或于256—263年间被邓艾迁于雍、凉之间,最后居住于河西、陇右一带。
《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载:“祖讳华,云中人也,……自武德中,诏府谷镇遏使。”〔19〕《折谓州墓志铭》云:“可适,字遵正,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为代北著姓。后徙河西。”〔20〕碑志明确指出,折华为云中人,唐武德年间(618–627)诏府谷镇遏使。“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折可适姓“折”,其“先”正常情况下应姓“折”,即魏道武时,折可适先祖已姓“折”。说明府州折氏与后魏道武关系很近,折氏随拓跋珪一路走来。上溯拓跋珪迁徙路径:晋太元十一年(386)正月,拓跋珪于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代王位,建元登国;二月,拓跋珪迁徙于代国故都定襄郡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四月,拓跋珪改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天兴元年(398),拓跋珪魏道武帝迁都代北云中(今大同)。
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载:“折氏,后汉折像,其先张江封折侯,曽孙国因为氏。西秦折斐,后周折从阮,宋折德扆、御勋世守府州,后有彦质。”〔21〕这里,王氏将东汉折(按:实为析)像作为东晋十六国时西秦鲜卑人折斐之先祖固属错误,但从考察姓源的角度看,将折斐与五代时府州折从阮视为同姓、同宗、同族,是值得肯定的。
西秦将军折斐出现于永康四年(415);折可适“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说明折可适先祖折氏在386年前后已出现。我们将折氏再向前追溯:清陈廷炜《姓氏考略·七画》载:“折,出匈奴折兰王之后,支孙有折氏、兰氏。”这里“折氏”自然应为府州折氏远祖。《史记·卷111》:“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颜师古云折兰匈奴中姓也。”〔22〕再考匈奴、鲜卑迁徙史,东汉(25-220)初,匈奴在汉朝与乌孙、丁零、乌桓、鲜卑等民族的连年打击下,被迫西迁,鲜卑首领宣帝推寅趁机率部南迁于大泽。170–198年间,拓跋鲜卑在首领诘汾的带领下,又长途跋涉历经“九难八阻”,到达匈奴故地(河套北部阴山固阳一带)。没有迁走的10余万落匈奴人“皆自号鲜卑”,加入鲜卑人行列,与鲜卑融合。这10余万落匈奴人中,很可能就有“折兰”氏,融入鲜卑之匈奴“折兰”氏,后汉化改为折氏。
综上所述,府州折氏姓源既非折(析)文子、折(析)像、折屈(掘)、拓跋氏之后,也非唐贞观赐姓,而是融于鲜卑之匈奴折兰氏。
二
府州折氏族源考证
1.府州折氏源于党项之否定
认为府州折氏源于党项之依据:一是《新五代史·党项传》:“其大姓有细封氏、费听氏、折氏、野利氏,拓跋氏为最强。”〔23〕其实,这里并非特指府州折氏。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在麟府州内外,除了折宗本、折嗣伦、折从阮、折德扆一族外,还有另一些折氏人物也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如五代同光三年(925)正月河西郡落贡駞马的折骄儿;同年二月河西郡贡駞马的折文通和贡方物的党项折愿庆;天成四年(929)八月贡方物的党项折遇明;“长兴元年(930)……以党项折家族五镇都知兵马使折之正(一作“折文正”)为检校尚书右仆射”。长兴二年(931)正月贡駞马的党项折七移,北宋建隆二年(961),世居河右,上以其有捍边之功,召令入觐的代州剌史折仁理;太平兴国四年(979),攻隆州的尚食使折彦赟;北汉岢岚军使折令图;雍熙二年(985)宋军在银州北大破党项族的枭伪署代州刺史折罗遇;麟州三族寨酋长六十四人率二千余人降顺、后来又逃向夏州李继迁的折御乜;庆历五年(1045)西头供奉官、閤门袛候转为供备库副使的折保忠;《折继闵神道碑》中所言军贼折高留;泾原路熟户折桑密;另外还有不出名的折固、折仲平等;复署蕃酋、并州刺史折八军,等等。这些折氏大多冠以党项,其政治取向不一,有的供职北汉,有的朝贡中原皇朝,有的投向西夏,有的为军贼,他们叛服无常,其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大,可能超过府州折氏。因而《新五代史·党项传》将折氏列为党项五大姓之一,可想而知。
二是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羌族有西河折氏,世家云中,为北蕃大族。自唐以来,世为麟、府州节度使。”〔24〕这里邓氏将西河折氏冠以“羌族”,事实上,自唐末、五代、北宋府州折氏涌现出大小军职达100余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私人笔记,乃至碑碣墓志,竟没有一人记为羌族。再者,自唐以来,府州折氏从未作麟州节度使。由此可见,邓氏对府州折氏是不了解的,其记载是不确的。
2.府州折氏源于鲜卑折屈(掘)之否定
目前史学界大多以为府州折氏为折屈(掘)之后裔,折屈(掘)氏为鲜卑,当然府州折氏为鲜卑。从上节可知,府州折氏与折屈(掘)风马牛不相及,以折屈(掘)之族源推测府州折氏之族源,没有任何意义。
3.府州折氏源于鲜卑之考证
府州折氏族源,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折斐为西秦将军,西秦为陇西鲜卑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折斐与乞伏国仁应均为鲜卑族无疑。府州折氏之先祖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折氏与后魏道武为同为鲜卑族亦无疑。再向前追溯,二者之先祖均应为漠南融于鲜卑之匈奴折兰氏演变之折氏。由此可见,折斐与府州折氏先祖属同姓、同族、同根,其族源均为鲜卑族。
三
府州折氏民族成分考证
从府州折氏实际出发,现分“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四方面,对其府州折氏民族成分进行考证。
1.文 化
文化内涵,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本文特指府州折氏长期与当地汉人共处,已融入汉族;折氏知府州历仕中原,与皇朝频繁往来,接受汉礼仪熏陶,已成为汉官、汉将。
(1)学习汉族文化。据史料和碑志记载,折继闵“喜读韬略,务通大义,论古今将帅,识其用兵意”。〔25〕折继祖知府州时,曾“奏乞书籍,仁宗赐以《九经》”;〔26〕折克检“嗜诗书,驾问学,躬延儒士,靡有惰容”,〔27〕折克禧“欲莁仕,刻意学古兵法”。〔28〕折克臣“精于书学,深得义献法”。〔29〕折可适“作有文集10卷,奏议30卷,晚著边议10篇”。〔30〕折彦质为进士,遗作有《葆真居士集》《时政记》,今发现《葆真居士集》一卷,诗文、奏议、行状30余篇。折彦文亲自为妻曹氏撰书墓志铭。据《范元功墓志铭》记载:隆兴二年(1164)十二月,“元功既得归,尽得折氏所藏中国四库书读之,固非所乐,折氏知之,因题其所著书曰《归蜀集》,而名其所生子曰'蜀孙’。”〔31〕说明折氏已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2)践行儒家思想。《折嗣伦碑》载:折华,“不改善政……不施劳于民,不伐善于己”;折宗本,“临危致命,不顾其死,见义有勇”;折嗣伦,“……公有大忠,……稼穑有通政之咏,庶民无聚敛之怨,……褰帷抚问,爱如已育”;〔32〕折从阮,“性温厚,弱冠居父丧,以孝闻”;〔33〕折御卿,“家世受国恩,北寇未灭,御卿之罪也;今临敌,安可弃士卒?死于军中,乃其分也”;〔34〕折惟正,“济民为己任”;〔35〕折惟昌,带病冒风沙护送军粮,僚佐劝其延迟时日,他却说:“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官事,吾无憾也”;〔36〕折惟忠妾李夫人,“孝尽送终”;〔37〕折继闵,“事上以忠,惠下以仁”,“西夏至围数重,城中震恐,公(折继闵)曰:“吾州世与寇为仇,城破,当甘心焉!唯以死守尔,而曹世受国恩,宜恩所以报者”;〔38〕折继祖妻慕容夫人,“恭执妇道,鸡鸣而起,以幽闲之德,和娣姒以柔顺之道”;〔39〕折克柔,“示恩信,明赏罚”;〔40〕折克行,“爱人以诚,奉己清约,友于兄弟,敦厚宗族,其惠和好施之仁,刚毅强明”,〔41〕“柔者衔德,强者畏威,衣食劳苦与士卒均”;折克俭,“吾家素荷国恩,每思捐躯以报,岂谓半途遽谢明时,尔辈宜勉忠节,勿替家声”;〔42〕折克俭妻陈夫人,“仁爱淑慎,率循法度,奉祭享以严,遇娣姒以礼,教子有义,睦族有恩”;〔43〕折克禧,“公孝悌雍睦,闺门无间言”;〔44〕折克臣,“临财好施,乐善泛爱,与人交,能济其危难;〔45〕宣和七年(1125),崞县城陷,折可与被执,敌诱降,他骂曰:“我八叶世守之家,宁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46〕折可存,“为人刚直不挠,倜傥有大节,耻骄矜而羞富贵,笃学喜士”;〔47〕折彦文妻曹氏,“君生于华胄,不尚绮饰,若寒士家,事父母孝,事舅姑恭”;〔48〕折彦质,“每以家世忠节不得归中原为恨”。〔49〕上述体现了儒家“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信条,这是府州折氏汉化的重要标志。
(3)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女。如折德扆之妻路氏“常训子孙以忠孝之事,故劳赐之”,宋帝闻,赐“路氏诏书、茶药”。〔50〕崇宁年间(1102-1106),折克行派他的两个儿子去应战,并嘱咐道:“世荷国恩,虽百死无以报”。折可适教子“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况家世为之耶!尔曹当以业儒自勉,无以箕裘为累”;〔51〕苏过赞扬可适之子嗣益“不读孙吴看坟典”,“平生忠义身许国,不以金玉遗子孙”。〔52〕 传承优良家风,尽孝尽忠,感恩报国,是折家代出英豪之重要原因。
2.语 言
语言通过思维和文化成为一个民族的本质之一,成为与民族存亡与共的特性之一。语言是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的标签,是内部交流和外部联结的工具。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所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有一段精辟论述:“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形成的结合极为密切,只要有一个方面存在,另一个方面必定能完全从中推演出来。……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53〕府州折氏为鲜卑族裔,而鲜卑汉化前有语言而无文字。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府州折氏始祖折华迁入府州时已汉化为新汉人。从发现的折氏碑志看,包括唐麟州刺史折嗣伦碑、折御卿墓志、折惟正墓志铭、折惟信墓志铭、折惟忠夫人李氏墓志铭、折继闵神道碑、折继祖夫人慕容氏墓志铭、折继新墓志、折继全墓志、折克柔墓志铭、折克行神道碑、折克俭墓志铭、折克禧墓志铭、折克臣墓志铭、折可大残碑、折可存墓志铭、折可复夫妇墓志、折谓州墓志铭,折彦文为妻撰书的曹氏墓志铭以及折氏之著述等均用汉语、汉字,而且碑志内容体现的均为儒家思想。说汉语,用汉字,应是府州折氏汉化的重要体现。
宋朝御夏修筑堡寨二百多个,其名称多冠以平羌、殄羌、威羌、制羌、定羌、胜羌、伏羌、临羌、荡羌、镇羌等。折氏镇守西北边陲,既是堡寨的建造者,也是堡寨的使用者,如果折氏是党项羌,他们会将堡寨冠以这些名称吗?
从折氏对西夏人的称谓看,“擒羌酋十余辈”,“弩贯羌酋,胸洞支裂”,〔54〕“时有羌人新附,议者疑非心白”,〔55〕“八年之间,黠羌丑虏,无一骑敢窥塞者”,“蠢兹戎羌,莫余敢侮”。〔56〕如果折氏为党项羌,他们会这样言语吗?
3.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俗,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1)从麟、府州的人口看,《宋史》载:府州,崇宁户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三千一百八十五;麟州,崇宁户三千四百八十二,口八千六百八十四;〔57〕这些人为汉人。折氏长期与汉人杂居,其风俗习惯与汉人相同。
(2)从折氏的婚姻看,一是门当户对,多选择地位相当的汉人州级长官家庭,不与平民或商人为婚,门第观念较强。二是姻亲多为汉人,很少蕃人。如折德扆配路氏,折御卿配苏、王、杨、梁氏,折惟正配王氏,折惟忠配刘、李氏(开封人),折继宣配冯氏,折继闵配刘、慕容、郭氏,折克柔配武、王、王氏,折克行配王、冯、张氏,折可存娶吉州刺史张世景之女,折可复配陈氏,折可适配赵、王、梁氏,折彦文娶其表妹曹氏。另外,折继闵之数女又分别嫁慕容、彭、刘、陈、王家,折可存之女嫁范镇曾孙蜀人范圭。从上述配偶姓氏看,除慕容氏可能属吐谷浑,王氏疑为丰州藏才族外,其余姓氏多属汉族姓氏。〔58〕这说明折氏配偶,要不,是有意选择汉人;要不,是该地汉人居多数,二者必居其一。由于累世与汉人通婚,府州折氏的相貌,“其州将乃御卿四世孙,不类胡种”。已与汉人无异。三是以近地缘为主,极少远地通婚。四是一夫一妻,少有纳妾现象。
(3)从折氏丧葬看,根据戴应新先生的调查资料和李裕民先生对折氏丧葬的分析,折氏是按照汉人“族葬、迟葬、迁葬、嫡庶有别、旁支别葬”的风俗进行的;墓葬排列有序,大体按辈份大小、自西向东分布;实行土葬,夫妇合葬,归葬先茔,坟地堪舆风水、选择吉地、卜筮决定葬期等;而且从唐末折嗣伦开始,就立碑和墓志铭。
(4)从折氏信仰看,多信仰中国化的佛教。早在北宋初,折继祖之妻慕容氏其灵柩停于“永宁之佛舍”;《折克俭墓志铭》铭文中亦记有“殡焚宇”;折彦文与折可直同时在佛教圣地五台上睹见“祥瑞”。〔59〕说明折氏与汉人一样,多信奉佛教。
(5)从折氏名字看,不仅有“名”有“字”,而且有派语。如折从阮,字“可久”;折御卿,字“世隆”;折惟正,字“可法”;折惟忠,字“荩臣”;折继闵,字“广孝”;折继祖,字“应之”;折克柔,字“立之”;折克行,字“遵道”;折克俭,字“仲礼”;折克禧,字“佑之”;折克臣,字“艰甫”;折可存,字“嗣长”;折可适,字“遵正”;折彦质,字“仲古”;其派语为“宗、嗣、从、德、御、惟、继、克、可、彦”。
(6)从折氏碑志看,其撰写内容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完全为汉族传统风格,歌功颂德,格式也近乎程式化。可见其汉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
4.心里认同
心里认同,是同一民族最深层的标记。折氏与汉人有共同的语言,相同的归属感和依附感;认可中原皇朝的正统性,忠于中原皇朝,共同对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早在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契丹的支持下率兵反叛,建立后晋,以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契丹“欲尽徙河西之民以实辽东”,折从阮乘“人心大扰”之际,因“保險自守”,获得成功。广顺间,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折德扆为节度使,时从阮镇邠宁,“父子俱领节镇,时人荣之”。但定难节度使李彝兴“以折德扆亦为节度使,与己并列,耻之,塞路不通周使”,后虽经周世宗“遣供奉官齐藏珍赍诏书责之,彝兴惶恐谢罪”,〔60〕但却埋下了与西夏仇恨的伏笔。广顺二年(952)正月,北汉刘崇统兵三千大举进攻府州,折德扆勇敢应战大败北汉兵;二月,又渡河反攻,夺取北汉岢岚军,杀军使张德仁、十寨都指挥使苏审等将。府州折氏面临的西夏、契丹、北汉三大敌人,也是宋朝立国后面临的敌人,可见府州折氏与大宋为命运共同体。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五,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在当月就加封折德扆为检校太师。折德扆也立即归附大宋,并在第二年入朝,“陈太原可取状”,宋太祖给予优厚赏赐,允诺“尔后子孙遂世为知府州事,得用其部曲,食其租入”。〔61〕事实上确认了折氏近乎藩镇的地位。
之后,取的世袭知府州的折氏,接受封册,以恩报国,对北宋世笃忠贞。折御勋,九年四次入朝献忠心,宋太祖非常满意。折御卿,擒军使折令图,杀宪州刺史霍翊,擒其将马延忠等,为平灭北汉作出巨大贡献。至道元年(995),御卿抱病统军出战,死于军中,年38岁。折惟正,因功朝廷嘉赏,授金紫光禄大夫。折惟昌,冒风沙护送军粮逝于途中,年仅37。折继闵,庆历元年(1041)八月,夏兵数万围府州踰月,继闵与宋将率官军6100余,激战数日,杀敌千余,守城成功。〔62〕折克行,“在边三十年,善拊士卒,战功最多,羌人呼为'折家父’”。〔63〕折可求,宋廷赐其“忠勇”称号。当宋金战争开始后,他远道救并勤王,作出巨大牺牲。后虽不得以降金,但仍“遵中国正朔”,〔64〕身在伪齐,心存宋皇,最后回归南宋,兴复麟府,守城战死,〔65〕以死明志。
府州折氏,无论时局如何变化,总是心向中原皇朝,在抗击契丹、平灭北汉、抵御西夏、奋力抗金,反对分裂、抗击侵略,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长期战争中,前仆后继,不怕牺牲,镇守边陲270年,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府州折氏,《宋史》曾给予高度评价:“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66〕
宋廷对于府州折氏非常信赖,委以重任,给以诸多优惠政策。一是允许折氏知府州终身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折御勋病不能胜任,则由其弟折御卿承袭;折克柔患红眼病,让位于折克行;折氏可以“用其部曲,食其租入”。二是为提高折氏地位,折氏知府州官阶一般均在刺史及以上。如御勋、御卿为永安军节度使,惟昌为兴州刺使,惟忠为普州刺使、简州团练使,继宣为恩州刺使,继闵为果州团练使,继祖为解州防御使,继闵为果州团练使,克柔为忠州刺使,克行为秦州观察使,可大为吉州防御使,可求为秦州管内观察使。三是管辖范围扩大。折氏不仅管家族公事,而且管府州境内汉、蕃人公事,甚至还管府州境外之事,如御卿充麟州兵马都总官、夏银府绥都巡检使,继闵兼麟府路兵马钤辖,折克行兼太原府路兵马钤辖,折可求兼府州管界都巡检使、河东路第十二将,后来竟任麟府路统制官。这与宋廷“况蕃官职名虽高,只是管勾部族人马,凡部族应有公事,并须从汉官弹压理断,及战斗并亦用汉官使臣统制驱策”〔67〕相违,可见折氏不是蕃官。四是允许折氏家族成员辅佐知州事。如当折德扆知府州时,子御勋任右职;御勋知州事时,弟御卿任马步军都校;〔68〕在折惟昌之下则有从叔同巡检使海超、弟供奉官惟信在活跃着。〔69〕五是特殊礼遇。允许折氏母妻入宫朝觐见,并给予赏赐;允许折氏参加宫闱大庆。〔70〕如景祐年间,刘氏与子继闵入朝,仁宗“慰劳甚至”。政和五年(1115年)折可大曾奏:“伏闻凡宫闱大庆,虽郡邑小臣于法不许称贺,臣家亦尝贡方物,或遣母妻入觐。盖祖宗眷遇特厚。”诏依所乞。据《宋史》:“凡庶姓孔氏、柴氏、折氏之后应承袭者,辨其嫡庶。”〔71〕与孔氏、柴氏并列,可见折氏享受特殊礼遇规格之高确是异乎寻常。六是对折氏关怀备至。如御卿病重,并代部署派出医官冯支智诊疗;折惟信战殁,朝廷遣使慰问折惟昌,赏赐丰厚;折惟昌护送公粮病卒,朝廷特派供奉官张文质前往府州主持葬礼,所需费用朝廷支付;克柔因目疾发作,朝廷遣太医到府州看病。七是为折氏树碑立传,现发现《折继闵神道碑》《折克行神道碑》《折可大碑》三方,《宋史·卷253》为折德扆附玄孙可适等14人列传;死后褒赠:折御勋为侍中;御卿为尚书令、燕国公,立祠奉祀,宋徽宗赐庙额“显忠”;惟忠为崇信军节度使;继闵为太尉;继祖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克柔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克行为安武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可大为耀州观察使。等等。如果折氏不是汉官而是蕃官知府州,除授如此高阶官,管辖权限如此之大,死后赠如此高之官品,是不可能的。无论经济待遇,还是政治地位,并不在“汉官之下”,看不出与汉官之区别。
然而宋朝一些人却认为府州折氏为蕃官、蕃将,如孙觉云:“河西折氏置之最为得策,今天下一百三十余年,而折氏祖父子孙相继皆忠顺劲勇,为国捍守。此实措置得其道也……蕃将之中如折氏者得一人或二人渐为措置,三五年后择其可付属者付之,计朝庭不爱官爵以宠之,但为我守,能捍外寇,则世世如折氏可也。”〔72〕熙宁年间,王韶开熙河路,朝臣在商讨如何处置吐蕃大族角斯罗时,枢密院曾建议以府州折氏为例安置。“仍自今依府州折氏例,世世承袭知鄯州,管下部族,并令仍旧文法管勾。”〔73〕曾布认为:“如折可适、王瞻辈,皆蕃部之人,何可与书?一有败事,恐未免连累。”〔74〕这是对折氏身份的误解。如果折氏为蕃官、蕃将,宋廷能让折可求任麟府路统制官,折可适任泾原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折彦质以端明殿学士任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吗?折氏确是世袭知府州成功的范例,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府州折氏为汉人、汉官,始终与中原皇朝保持高度的一致,因而也获得宋廷“犹古诸侯”的极高待遇。
综上所述,折华迁入府州后,其后裔在中原文化的熏陶及与汉人世代通婚下,已融于当地汉人,其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相貌等与汉族相同,为汉人。
四
余论
1.探讨府州折氏民族成分,府州3200汉人是基础。
折氏从唐初迁居于府州,到宋朝已成为世居于此的土著汉人。陆续迁居于此的党项人尽管很多,但总的趋势是汉化,而不是党项化。目前史学界大多认为折氏与夏州李氏一样,均为党项族。依据是,若府州折氏“不是党项族,便很难胜任招抚族人,统治蕃部的使命”。〔75〕试问,与府州近在咫尺的麟州社会民族成分应与府州大体相同,党项人占很大比分,难道杨信、杨重勋为麟州刺使,他们是党项族吗?显然,此理不通。
2.后晋契丹让府州民众迁辽东而拒迁,那是热爱家乡,留恋故土的体现。而后周时折德扆却不远千里到开封陈留县迎谒周世宗,请求迁入内陆,这固然与折氏面临西夏、契丹、北汉三面死敌夹击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折氏为汉人,与内陆同文、同族,风俗习惯大体相同。如果说府州是折氏第一故乡,那么内陆则为第二故乡;相反,辽东则异之。
3.后周折从阮、折德扆与李彝兴均为同朝大臣,折从阮、折德扆父子均领节镇,如果李氏与折氏为党项同胞,理应高兴,表示祝贺;相反李氏却嫉妒,表示不满,以致到宋朝成为世仇,当西夏占领府州后,“夷折氏坟垄而戮其尸”,可见双方结怨之深。这正说明折氏与李氏并非为同族,而是异族,家族仇民族恨使然。
参考文献
〔1〕〔4〕[东汉]应劭.风俗通〔M〕(姓氏篇).清张澍编辑补注,第82页。
〔2〕[南朝] 范哗.后汉书〔M〕(卷82上·折像传).校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20页。
〔3〕〔8〕[北宋]邵思.姓解〔M〕(卷1·手6).古逸丛书之十七,影北宋本,遵义黎氏校刊,第5-6页。
〔5〕[唐]房玄龄.晋书〔M〕(卷95·列传第六十五·郭黁).《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第39-40页。
〔6〕[唐]房玄龄.晋书〔M〕(卷126·载记第26·秃发傉檀).《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第16页下。
〔7〕[北宋] 陈彭年等.宋本广韵〔A〕(广韵入声卷第5).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C〕[覆宋本重修广韵(五),陆法言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77页。
〔9〕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M〕(折克行神道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87页。
〔10〕韩荫晟.麟府建制与折氏源流〔J〕.宁夏社会科学,1981年,第66页。
〔11〕〔28〕〔44〕〔56〕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禧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2页。
〔12〕〔13〕[南宋]郑樵.通志略〔M〕(卷29·氏族略·第5).《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第13页下,第32页下。
〔14〕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惟正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07-108页。
〔15〕[清]明伦.古今图书集成[C](氏族典第一卷·氏族总部汇考1·唐).光绪十四年(1888),第20-22页。
〔16〕[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M〕(卷86·西秦録2).《钦定四库全书会要·乾隆御览本》,第2页下。
〔17〕[唐] 房玄龄.晋书〔M〕(卷129·载记第29·沮渠蒙逊).《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第10页下。
〔18〕[北齐]魏收.魏书〔M〕(卷99·列传第87·乞伏国仁).《钦定四库全书会要》,第16页下。
〔19〕〔32〕折茂德.府州折氏家乘〔M〕(刺史折嗣伦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第152页。
〔20〕〔30〕〔51〕[北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M〕(卷20·折谓州墓志铭).傅增湘校并跋,清宣统三年(1911),第1-11页。
〔21〕[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M〕(上卷》.《钦定四库全书》,第80页上。
〔22〕[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M〕(卷111·列传·第51).《钦定四库全书》,第9页上。
〔23〕[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卷74·四夷附录第三).《钦定四库全书》,第2页下。
〔24〕[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M〕(卷38).《钦定四库全书》,第3页。
〔25〕〔38〕〔54〕〔61〕〔62〕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M〕(折继闵碑文).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第67-72页。
〔26〕〔63〕〔66〕[元]脱脱.宋史〔M〕(卷25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861-8865页。
〔27〕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检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35页。
〔29〕〔45〕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臣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3页。
〔31〕[南宋] 李石.方舟集〔M〕(卷15·范元功墓志铭).《钦定四库全书》,第19页。
〔33〕[北宋] 薛居正.旧五代史〔M〕(卷125).《钦定四库全书》,第11页上。
〔34〕佚名撰.群书会员截江网〔M〕(卷2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13页。
〔35〕高建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惟正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07-108页。
〔36〕[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82).《钦定四库全书》,第20页下。
〔37〕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李夫人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12页。
〔39〕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慕容夫人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20页。
〔40〕〔41〕〔55〕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柔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25页。
〔42〕〔43〕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克俭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47-148页。
〔46〕[南宋]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M〕(卷25).《钦定四库全书》,第5页下。
〔47〕戴应新. 折氏家族史略〔M〕(折可存墓志铭).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13页。
〔48〕高建国. 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D〕(折彦文妻曹氏墓志铭).内蒙古大学,2014年,第155页。
〔49〕[元]勃兰肹等.元一统志〔M〕(卷4·葭州·人物).赵万里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436页。
〔50〕[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50·咸平六年八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09页。
〔52〕[北宋]苏过.斜川集〔A〕(卷2).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5-36页。
〔53〕〔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页。
〔57〕[元]脱脱等.宋史〔M〕(卷86·志第39).《钦定四库全书》,第18页。
〔58〕孙昌盛.从墓志看北宋府州折氏之婚姻和丧葬习俗〔A〕.折武彦,高建国.陕北历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将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第78–83页。
〔59〕[清]张金吾.金文最〔M〕(卷22·五台山瑞应记). 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02–303页。
〔60〕[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卷292). 《钦定四库全书》,第11页下。
〔64〕[南宋] 李石.方舟集〔M〕(卷15·范元功墓志铭).《钦定四库全书》,第19页。
〔65〕[元]勃兰肹等.元一统志〔M〕(卷4·葭州·宦迹).赵万里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427页。
〔67〕[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375).《钦定四库全书》,第8-9页。
〔68〕[南宋]王称.东都事略〔M〕(卷28).《钦定四库全书》,第1-2页。
〔69〕〔70〕徐松.宋会要辑稿〔M〕(方域21之4至21之8).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663-7665页。
〔71〕[元]脱脱等.宋史〔M〕(卷163·职官志3).《钦定四库全书》,第9页上。
〔72〕[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513).《钦定四库全书》,第18页上。
〔73〕[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519).《钦定四库全书》,第9页。
〔74〕[北宋]赵汝愚.宋名臣奏议〔M〕(卷141).《钦定四库全书》,第5-6页。
〔75〕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M〕(折氏族源考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作者简介
折茂德,1944年生,汉族,男,大学本科,教授级高工,原山西省古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现退休。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