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有误,周郎顾!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你知道多少?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其人英姿伟貌,文武双全,时人称之为周郎。
周郎年纪轻轻,就入股东吴集团,长期担任江东CEO,是孙氏兄弟最得力的创业小帮手,为东吴政权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曲有误 周郎顾
周瑜出身官宦之家,他内外兼修,不光相貌英俊倜傥,品行闪光带钻,还附带技能点“音乐才子”。
若放到现在,必定是微博粉丝过千万,出个门万人空巷,上个街人潮拥挤,堪称青少年的优质偶像、新时代的堵路机。
史书记载,周瑜音乐造诣极高,即便是在微醺之后,弹奏者错一个音儿,他都能察觉到,并且扭过头,抛给人家一个眼神交流。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偶像,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周公瑾的粉丝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公瑾妙计战赤壁
周瑜少时,便与孙策结为至交,从此以后,出谋定计,生死相随。
对于孙氏政权来说,周瑜是个与众不同、难以替代的人。
他既是武将,又是谋士;既能带兵打仗、南征北讨,又能治国安民、妙计安邦。
不夸张地说,这实在是一个硬件软件都完美的人。
公元208年,雄才大略的曹操,一统北方之后,挥兵南下,欲扩大地盘,进而统一全国。
此时孙策已死,孙权掌权,周瑜人在鄱阳。
孙策临终时曾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张昭乃文臣,周瑜属武将。
面对浩荡而来的曹军,文臣主和,武将主战,双方一时间争论不休。
然而他们的老大孙权,从来就不是个会认怂的软柿子,他先是召回了周瑜,在周瑜陈述利弊之后,毅然决然的与刘备联合,共同抗曹。
孙刘联军行至赤壁,此时,曹军正要渡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军战船相连,本是为了适应水战,哪成想,却是自投罗网。
周瑜接受部将黄盖的建议,命其诈降,以火攻大败曹军,致使曹军死伤大半。
此一战,以少胜多,击退强敌,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大文豪苏东坡盛赞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与诸葛孔明不得不说的“爱恨情仇”
“既生瑜,何生亮”,演义中的周瑜如是说。
此外,有一些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三气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这些故事里,睿智从容的诸葛亮,把“小肚鸡肠”的周瑜耍得团团转。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首先,“瑜亮”的针锋相对,只存在于文学和影视作品之中。
他们甚至没有机会针锋相对。
周瑜年少成名,赤壁之战时早已手握重权、极富盛名,
而当时的诸葛亮,只是刘备的一个说客,他的地位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举足轻重。
虽然后来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升职加薪当了丞相,但那时,周公瑾却早已经不在人世了。
赤壁之战的最大功臣,还当属周郎。
其次,从历代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周瑜和诸葛亮人设并不相似。
诸葛武侯忧国忧民、呕心沥血,自是一代贤相。
他被赞颂的最多的,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情操。
而周公瑾的名字,往往和意气风发、英武豪迈这类的情景一起出现。
这二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比性,一个是贤相,一个是名将,都是值得敬佩的人物。
最后,周瑜非但不像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狭隘,还是个气度十分恢弘的人。
史载他“性度恢廓”,
老将程普也为其才华和胸襟所折服,赞他: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人品好到让人陶醉。
这也是“饮醇自醉”的由来。
天不假年—永远的“周郎”
赤壁之战后,周瑜与程普进至南郡,在与曹仁作战时,中箭受伤,其后带伤督战,打退曹仁。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于出征途中,时年三十六岁。
英年早逝的周瑜,在他短暂的一生之中,完成了多少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的事业。
打得过百万敌军,当得起英雄少年。
然而最终,却又宏图未展,大业未成。
天不假年,曾经意气风发的周郎周公瑾,临终之时,心中该有多少不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