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的海上维和之路——郑和的暹罗遗产
一条古道,驼铃叮当。一条水路,舟楫欸乃。千百年来,汇成了一曲曲丝路交响。
这条曾经享誉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像是一条纽带,穿越着时空,联结着不同的文明。而在文明的交往中,丝绸、瓷器、茶叶,是古代中国呈上的靓丽名片。
中国明代与暹罗的外交交流在历次的航行中不断得到加强,于后世看来仍可称得上是友好交往的典范。
暹罗原为阿瑜陀耶王国。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制定《皇明祖训》,告诫后世子孙切不可自恃强大贸然兴兵侵犯他国,伤及无辜,有15国被列为“不征之国”,其中就包括阿瑜陀耶王国。公元1370年8月,明太祖派遣吕宗俊等人前往阿瑜陀耶王国,同该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次年,阿瑜陀耶王国派人带着六头驯象随吕宗俊等入贡,自此,两国间的交流往来不断,来往使臣络绎不绝。洪武十年(1377年),阿瑜陀耶王国王太子昭禄群膺奉命出访明朝,洪武皇帝不胜欣喜,派使臣往赐阿瑜陀耶国王以“暹罗国王之印”。据《明史》记载称:“自是,其国遵朝命,始称暹罗。”从此,“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
明成祖外交政策的积极实践在于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郑和下西洋”。在1405-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着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舰队七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就了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宏伟壮举。郑和下西洋不仅肩负着同各国开展经贸文化往来、增进彼此间了解、加强彼此间联系的使命,更承载着和平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的重任。可以说,郑和的舰队是真正促进各国之间友好发展的和平之舰。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各国往来日益密切,迫切需要培养翻译型人才。有鉴于此,1405年明政府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外语学院“四夷馆”,专门研究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国家的语言,其中就有暹罗国的语言研究。这为增进两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说明暹罗国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三次到达暹罗,虽然郑和前往暹罗的次数不多,但其意义影响深远。
暹罗皇家的白象(1934) 伊丽莎白·凯斯/绘
明初,东南亚一带有占城、暹罗、真腊、满剌加等国,其中暹罗实力最强,国力最盛。而满剌加,即马六甲,地处马来半岛南端西岸,因其深处东西方交通要冲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各地海船在此纷纷建立据点。1403年,是满剌加地方首领拜里米苏剌确立统治的第三个年头。此时满剌加北有正处全盛期的暹罗,南有爪哇,西有亚齐(Aceh)。马欢《瀛涯胜览》“满剌加”条中记载:此地属暹罗所辖。拜里米苏剌意欲求助大明王朝为其打破暹罗统治的枷锁,建立独立的国家。恰逢此时,明成祖朱棣派遣使臣带上种类丰富的贡赐品出使满剌加。据《明史·满剌加传》记载:“永乐元年十月,遣中官尹庆使其地,赐以织金文绮、销金帐幔诸物。其地无王,亦不称国,服属暹罗,岁输金四十两为赋。”拜里米苏剌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带上朝贡物跟随使臣一同前往南京觐见皇帝,以此为契机建立与明朝的友好关系。永乐三年(1405年),拜里米苏剌派遣使臣出使中国,永乐皇帝诏封拜里米苏剌为国王,赐以诰印,使他获得了与暹罗平起平坐的地位。暹罗国王得知这一消息极为不满,派兵夺走了他手中的诰印,进行武力干涉,令满剌加人“惊骇不能安生”。满剌加遂派使臣将此事奏与明廷,永乐皇帝得知后,为了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圆满解决争端,遂派遣郑和再次出访暹罗。
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第三次出使西洋,登陆暹罗后,在暹罗国王面前谴责了其强暴行径,告诫其不要对满剌加肆意欺凌。暹罗国王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及时派遣使臣向明朝进贡物品,以表悔过之诚意。与此同时,郑和船队到达满剌加后,为拜里米苏剌举行封王仪式,赐予双台银印和冠带袍服,建城立碑,再次肯定满剌加作为一个国家的主权地位。
郑和纪念堂
但满剌加与暹罗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完全化解,这为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出使两国埋下了伏笔。郑和船队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停航后,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各国之间的矛盾随之复发,尤以暹罗和满剌加最为突出。宣德六年(1431年),满剌加派使臣向宣宗痛斥暹罗阻其国王来华朝贡,请求中国庇护。此时郑和正在准备第七次下西洋之行,宣宗遂命其前往两国解决此事。宣德七年郑和先送使者回满剌加,后前往暹罗向国王宣读敕书,劝其听从圣命,睦邻通好,勿要侵犯他国。郑和往返于暹罗和满剌加两国之间,整整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调解两国关系,最终使他们化干戈为玉帛。
郑和成功调解了暹罗和满剌加的敌对关系,稳定了东南亚的国际局势,促进了南洋各国人民的友谊,至今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仍然可以听到当地老华侨津津有味地讲述“郑和伞”的传说。据说,有一次郑和去拜见满剌加国的国王。国王向他诉说,因自身国力弱小,常常受到邻国暹罗欺侮,百姓怨声载道,问郑和可有解决之法。郑和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我送你一把伞,如暹罗再来欺侮你,你就撑起我赠给你的这把伞。”国王将信将疑把伞收在一边。过了几个月,暹罗又派大臣来找麻烦。国王情急之下突然想到郑和送的伞,便命身边的侍从拿来,并随手把伞在暹罗大臣面前撑了起来。暹罗大臣不解其意,后来看到伞面上写着“明永乐”三个字时,马上变了脸色,有礼貌地告退了。国王感到很奇怪,后来他才明白,不是这把伞有什么魔法,而是暹罗明白了中国的护弱之意。从此,“郑和伞”就成为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和谐共处的象征。
东南亚地区岛屿密布、港湾众多,大部分人依靠海上贸易为生,海运发达。暹罗濒临太平洋,港口贸易兴盛。但当时东南亚地区海盗横行、局势动荡,严重阻碍了东南亚地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暹罗人民对此深恶痛绝,迫切希望铲除周边猖獗的海盗,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郑和航海史料展
旧港,今印度尼西亚的巨港,宋朝以后我国称为三佛齐,是连接东西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当时,东南亚地区的旧港盘踞着一伙以广东潮州人陈祖义为首的势力庞大、横行不法的海盗集团。洪武年间,陈祖义因在家乡犯法,不愿认罪接受惩罚,遂携全家出逃旧港。起初,陈祖义投奔浡淋邦国王,在麻那者乌里手下为将。经过一番努力,他纠结一伙海盗,自立为酋长,劫掠海上,无恶不作,成为当地一霸。如不及早消灭陈祖义的海盗集团,东南亚地区的商贸活动势必衰败,并最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发展。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抵达旧港时,考虑到海盗集团实力强大,根基稳固,并没有贸然出击,而是继续访问其他国家。第二年,郑和船队返航时再次来到旧港,他派人前去招抚陈祖义,劝其弃恶从善,归顺明朝,希望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陈祖义一方面忌惮明军强大的实力,另一方面又贪恋郑和船队丰富的宝物,于是他表面上假装投降,暗地里却准备半夜偷袭明军抢夺财物。但他的阴谋没有得逞,郑和很快就得知这一消息,积极部署防备,将计就计、瓮中捉鳖。当黑幕降临,陈祖义率领着手下海盗倾巢出动。他先派出几艘船只作为先遣部队前去探查宝船情况,当他们发现船上一片黑暗便以为偷袭得手,迅速招呼其他船只赶来。得到信号的海盗船一窝蜂地向宝船扑去。此时,收网的时机已到,郑和船只刹那间从黑暗中苏醒,灯光洒满船上的每一处角落,明军从四处杀来,各种火器齐发,海盗猝不及防,四处逃窜。而早已埋伏好的明船只迅速从两翼包抄而来,将全部海盗团团围住,陈祖义此时还不肯束手就擒,仍然负隅顽抗,但在强大的明军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只有缴械投降。
此战郑和大获全胜,剿灭海盗五千多人,烧毁敌方战船十艘,俘获七艘,并活捉陈祖义等三名主犯。陈祖义被郑和押解回国后,被永乐帝下令处死。至此,郑和为南洋人民铲除了一大祸患,保障了这一地区来往船只的安全,促进了海上贸易的繁荣昌盛,密切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暹罗人民对郑和消灭海盗的英勇事迹一直歌功颂德,推崇备至。
曼谷的三宝公庙
郑和为暹罗人民做了很多贡献,暹罗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特建庙宇以供后世子孙敬仰。首都曼谷的三宝公庙至今依然香火鼎盛,前往参拜的人络绎不绝。庙内有幅对联,上联是“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西域”,下联是“三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字里行间透露出暹罗人民对郑和的崇敬之情与感恩之意。庙中的郑和像是一座高达三十多米的巨像,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菩萨形象,显然郑和形象已被神化了。此外,在泰国暹罗湾有个三宝港,据史书记载此港口没有鳄鱼出没,航行非常安全。港口的命名也是为了纪念郑和出使暹罗的丰功伟绩。
南京牛首山郑和墓
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促进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经济上以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等多种货物,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上极力调解暹罗与他国之间的矛盾纷争,并与海盗斗智斗勇,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真正实现了“和平之旅”。在中暹两国的共同努力、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