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发展很快,前川变化很小!今天谈谈大家都懂的潘家田!

01

潘家田,一个神奇的地方

黄陂土著,大多听说过潘家田,其知名有几个原因,第一,潘家田是黄陂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居住小区,第一批搬到城里的农村人立脚之所,第二,这里有个食品粮油批发市场,过去很多黄陂人要和其打交道,第三则是潘家田的夜生活精彩,宵个夜唱个歌,对于小县城的居民来说也算是很不错的休闲娱乐。
在谈潘家田的变化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潘家田的具体地理位置,其简要说明和在卫星地图上的大致位置如下:
潘家田社区位于前川街道,辖区面积0.68平方公里,辖区范围东起百秀街,西至黄陂大道,南起西寺大道,北至双凤大道。辖区企事业单位9个,各类门店476家,住户4858户,居民15255人
潘家田社区包括了两个部分,向阳大道以西和以东,今天主要讲的是靠近转盘的西半部分

02

潘家田,一个典型的上世纪小区

潘家田,上世纪1990年代中开始兴建,那年头城市和农村兴起一股建房热,建的房子都差不多一个模样,5-6层高,房子大多没有阳台,小区也不会封闭,中间搞一个大广场,这种样子的小区在武汉市区不多,但在下面的地级市,县城里却非常多,毕竟这样的建筑形式投资少,技术难度不高,适合于新兴的小地产商承包建筑(黄陂西北部镇上这样的建筑很常见)。
潘家田小区的面积比其南面的标准商品房小区四季阳光要大一点,和现在封闭的小区不同,潘家田是开放的,各色人等,各种车辆可以随便进出,这有其优点也有不足,优点是小区内的一楼可以用作商用,住户们购物和出入都更为方便,不足则是闲杂人等过多,所以小区内的窗户上很多都安装了防盗网
下图为几张实拍的潘家田图片,20多年前的房子显得很老旧,一楼的门面很多都是批发商户,地上的柏油路虽然很黑很干净,但垃圾箱那里仍然很肮脏(还是存在素质不高的人,丢垃圾的时候随手一扔)
向阳大道两侧,一到晚上,就会出来很多大排档,两侧的商户间杂着几间茶馆和KTV,夏秋两季的晚上,也算灯红酒绿。

03

潘家田周边的发展

谷歌地球有个功能,可以看到过去几十年的原始卫星图像(但20年前的图像就不是很清晰了),看看20年前,再看看现在,小编只能说黄陂发展很快,但前川变化却很小。
过去的20年,黄陂的变化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昔日荒凉的南部地区如今已崛起一座新城,说前川变化很小,则从潘家田这里就可见一斑,20年的时间,潘家田这里就修了三个小区,一个商业综合体而已。
下面第一张图为上世纪1988年左右的前川城区卫星图,可以看到岱黄高速已露出雏形,黄色圆圈的位置就是今日之潘家田
2005年左右的卫星地图上,潘家田小区已经建成,但其西侧的江北第一府还未开工
2006年,江北第一府开始建设,2010年,其位于岱黄高速对面的西府也开始修建,2015年,紧邻转盘的木兰广场也动工了。
小编之所以说20年来前川变化很小,从转盘和潘家田这两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来,20多年的时间里,转盘这里就修了3个小区,一个木兰广场,而同时间,我们看看汉口,整个后湖被开发出来,再看一下黄陂南部,一片白纸上诞生了宋家岗,盘龙城,汉口北和横店临空产业园。
过去20年,黄陂的发展重心确实在南部,前川在2000-2010年这10年前基本没什么发展,有变化也只是从2010年开始,但之所以部分南部人会产生盘龙城卖地的资金都用在了前川城建的错误看法上,或许是因为黄陂财力不够充足,盘龙城等南部地区在城建和配套上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个别南部人因为一直等不到改善,胡思乱想从而错怪了前川吧。
下图为前川城区2005年和2020年的对比图,15年的时间里,也就是城北多了几个小区,城南和城西基本没什么扩展,过去的黄陂县城不说比江夏纸坊,东西湖的吴家山强多少,但起码不会比他们弱,但这20多年下来以后,前川确实不如纸坊,和吴家山的差距那就更大了。
希望随着武汉甘露山文创城、前川地铁小镇,黄陂产业新城的建设,前川能够“年年有变化,三年一大变”,3年后,大家来文旅城滑雪过后,还请记得来潘家田靠个杯,唱个歌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