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虎:黄梅的“数九”习俗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流行的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此习俗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为什么要数“九”呢?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据文献记载,“九九”主要是就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时令而言的。 但也基本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所以黄梅也就有数九的习俗。

黄梅“数九”的习俗丰富多彩,且多具文化韵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为“画九”。 所谓的画,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画。一般是画一枝有八十一瓣的素梅,一天染一瓣,染尽八十一瓣就出九了。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枚,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外,清代还有如下的“九九消寒诗图”。全图每九有诗四句,共三十六句,引述如下: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南下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在这首“九九消寒诗图”中,从远古的“三皇治世”,讲到“大清坐金銮” ,称得上是一部高雅的历史“大事记”。

第二 为“写九”。 在文人中,很多是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个各为九笔的繁体字,双构成幅后,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填写的方法类似小学生的“描红”:用粗毛笔蘸墨汁,均匀涂满。每天涂一笔,九天涂一字,九字涂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涂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粗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第三为 “九九诗”。 清代黄梅流传着清·王之瀚写的九九消寒诗: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姿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装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

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钩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无空。

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门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脚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

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俗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

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此诗共三十六句,将每个九的气候物象都描写了出来。

第四为“九九歌”。画九、写九、九九消寒诗多是文人墨客之举,而“九九歌”则在平头百姓中广为流传。 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人们凭着长期的经验,对其进行着形象的记录和概括,编成歌诀与谚语,称作“九九歌”。因为中国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各地气候冷暖变化不一样,所以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也不一样。 流行于黄梅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回,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谚语有“不怕头九冷,就怕二九阴,如果二九阴,三九四九冻死人”、“四九反招(该冷不冷),五九不饶(一定会冷)”、“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衫”、“九九八十一,破被往边踢”、“二月无九,谷米倒走(出米的地方反而要进口米)”、“出九三日光,驮锄头挖老秧(指有旱情);出九三日黑,高田莫作缺(莫堵放水缺口,指有涝情)”等等。这些谚语,非常清楚地道出了每个九天的气候,提醒人们多加注意。

黄梅之所以流行着“画九”、“写九”和“九九歌”这种习俗,究其原因,窃以为不外如下三点:  一是农业生产的需要。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为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因之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歌谚,预卜来年丰歉。二是可以寓教于乐。通过这些习俗可对人们,尤其是儿童及少年进行识字、写字和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的教育。三是可以娱乐消遣。画九、写九实为高雅的文字游戏,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比较贫乏的古代,它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便自然而然成为文人墨客的一种娱乐消遣之举了。

作者

邓玉虎   湖北黄梅人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原县楹联学会会长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

(0)

相关推荐

  • 付丽赏花 | 冬至:九九梅花消寒图

    围炉闲话冬月赏花(二) 冬至:九九梅花消寒图      作   者:付  丽 编   辑:付  丽 今天是冬至,就让我们围炉而坐,聊聊"冬至"日的"九九梅花消寒图&quo ...

  • 邓玉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

    邓玉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灶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 唐伯虎<元宵> 正月十五 ...

  • 邓玉虎||黄梅立春习俗

    关于"立春"节气的复信 柳老师台鉴: 示函读悉,感谢问候! 来函中,您通报了如何向学生进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认为,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之一,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值得点 ...

  • 邓玉虎|黄梅重阳习俗及其来源: 赏秋畅饮菊花酒(节选)

    邓玉虎|黄梅重阳习俗及其来源(节选)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 ...

  • 邓玉虎|黄梅年俗的禁忌

    黄梅年俗的禁忌 黄梅年俗中的禁忌不少,现择其主要的简述之: 1.禁说"好了".腊八节后就开始办年货.到二十四过小年后,熟人相逢,在询问或回答办年货的情况时,不说"年办好了 ...

  • 邓玉虎|黄梅邓姓来源

    邓玉虎|黄梅邓姓来源 邓氏家史家训 树有根,水有源,作人子,须知史.商武丁,封曼邓,国南阳,始为姓. 世候爵,至宣公,字吾离,十九代.桓王时,尊周室,再传尚,廿二代. 襄王期,国被灭,守茅土,作苦民. ...

  • 邓玉虎|黄梅“中秋送喜”(节选)

    漫话中秋节 文/邓玉虎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的一半,故曰"中秋",其节谓"中秋节".又因为此时云淡天高气爽,中秋之夜月亮更加圆而明亮,故民 ...

  • 邓玉虎|黄梅的“七月半”

    邓玉虎|黄梅的中元节 相传,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鬼节--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此节主要是为了祭祀历代祖先和孤魂野鬼,并祈拜各路神仙,以求家道吉祥.平安. 黄梅中元节的风俗是根据中元节的来源衍生出来的.在 ...

  • 邓玉虎||我所知道的黄梅“吃新”之习俗

    邓玉虎||我所知道的黄梅"吃新"之习俗 提及"吃新",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大多从农村过来的中老年人,都曾经历过"吃新".至于此习俗的来历及 ...

  • 黄梅习俗 | 邓玉虎:二月初一土地会 趣话土地神

    邓玉虎 | 二月初一土地会话土地神 又到农历二月初一土地会的日子.据传,古时黄梅民间每到此日,锣鼓喧腾,爆竹声声.村庄庙所管辖的村,以一人假装成土地神,安上胡须,翻穿皮马褂,左手持杖,右手执扇,摇头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