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恒瑞医药未来的创新药市场?
昨日恒瑞医药发布了两个公告,全是关于创新药的,一个是SHR3680(AR抑制剂)被CDE纳入了突破性治疗品种,
解释一下,突破性治疗药物是指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或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且尚无有效防治手段或者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有足够证据表明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药或者改良型新药等;
另一个则是恒瑞股权投资大连万春(认购完成后持股将不低于2.5%),且获得了普那布林联合开发和独家商业化权益,普那布林被认为是“First-in-Class”免疫抗肿瘤药物,现在在中、美均取得不小成就,涉及CIN(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治疗和非小细胞肺癌领域,潜在市场规模巨大。
不得不说,在这个关键节点,恒瑞医药的创新药进程和国际化进程均在加快,欲拿13亿元引入万春的新药也是董事长孙飘扬回归后的首次出手。
(摘自恒瑞医药公告)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恒瑞医药目前的创新药管线,企业半年研发投入26亿元,累计已超200亿,到底有多大潜力?2021年半年报是恒瑞医药上市以来披露创新药管线最全最详细的一年。
2021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达到了25.81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整整增加了7.18亿元,同时将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仍然是恒瑞历来的原则,截至目前它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为19.41%,占净利润比为96.74%。
首先可以看到,在恒瑞医药做研发的过程中,它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这让我想到了做研发外包的CRO企业。
在2021年中报中,恒瑞医药首次较为全面的提到了已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
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虽然不知道与专门做医药研发外包的企业相比竞争力如何,但这显然是恒瑞医药做研发路上的附加物,或许恒瑞医药在未来某一年也会去做医药研发外包这项业务,厚积薄发。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专门对海外创新药主要临床研发管线进行了披露,共开展国际临床试验达23项,诸多管线已进入了临床三期,启动了86家海外中心。
百济神州曾在2017年7月将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项目授权于全球前20强制药公司新基(Celgene),并以13.93亿美元的价格创下了国内药企单品种收购的最高价;而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适应症则获得了FDA“孤儿药”资格。
据悉,根据FDA的孤儿药法案,孤儿药可以获得快速审批、减免税费、免除申报费用、研发补助和七年的市场独占权。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恒瑞医药的海外市场呢,一方面是因为一直以来恒瑞医药的商业化便主要在国内,境外收入占比甚至不到5%,在海外输出方面也以技术许可为主,但是如果恒瑞医药要真正成长为跨国制药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对标欧美的跨国制药企业。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外市场空间也是很大的,从理论上来讲,我国现在的研发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低,同一款疗效的药物或许可以产生较低的定价,而且除了我国之外,全球的人口数量也是一个庞大的基数。
第一部分我们主要在战略上意义上理解,并看到了恒瑞医药做研发的一些进步,而对于创新药研发的回报同时也是需要去跟踪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去解读,一个是创新药覆盖的治疗领域,另一个则是研发管线的地位或水平。
首先,我认为抗肿瘤最底层的逻辑我们需要知道,癌症患病人数较多,市场规模庞大,且在治疗中单抗、小分子靶向药对化疗药物因为疗效好等原因会产生替代作用。
而在抗肿瘤领域,恒瑞医药一直在践行扩大适应症的研发,虽然2021年因加入医保等原因,卡瑞利珠单抗销售额同比有所下降,但实际加入医保放量速度更快,对标全球pd-1两款药物,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恒瑞医药越来越多适应症的获批,这个潜力是很大的,将有望实现对现存药物的替代。
当然,恒瑞的研发风险也是存在的,这让我想到了CDE在上个月初刚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在文件中尤其指出药物研发在对照试验中应优先选择标准治疗药物,无标准治疗的要选择最佳支持治疗(BSC),其次才是安慰剂或者是单臂试验,这就意外着肿瘤药的研发难度变大了,
但由于所有的医药研发企业起点都是一样的,这对于研发实力相对较强的恒瑞来说也算得上“中性偏利好”。
PD-1/PD-L1免疫疗法是当前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且有全球重磅药O药、K药等的对标,我们认为恒瑞医药的路并没有走错。
当然,恒瑞医药创新药布局的领域不仅有抗肿瘤治疗,还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抗感染、血液、疼痛管理、眼科等众多领域,即使在某些领域,恒瑞医药可能不是研发最快的,但均有望瓜分各领域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则是从研发管线的水平或地位来看,一是随着药物研发的临床价值愈发凸显,恒瑞最终研发出来的药物水平有望整体上升一定水平,从metoo或fastfollo到best-in-class甚至first-in-class,这也是恒瑞医药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恒瑞医药对于各靶点的创新速度均位于前列,其中LAG-3更是被众多专家看好成为仅次于PD-1的首要靶点,而从恒瑞的管线中我们看到了LAG3的身影,只不过目前还在I期临床试验,但全球研发进程最快的为BMS,目前也仍然在III期临床试验。
其次,以恒瑞医药目前进展最快的靶点之一CDK4/6为例,其联合氟维司群用于HR /HER2-的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已被纳入优先审评,同时也被认证为突破性疗法,有望成为国产首款新药。
(虽然国内已有一款相关仿制药上市,两款仿制药等待上市受理,另有两款国外创新药,但显然恒瑞医药仍然会有较大市场。)
2020年,全球CDK4/6抑制剂市场规模达69.92亿美元。据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预测,在2019-2029年,乳腺癌市场预计每年增长9%,将达到477亿美元。其中,CDK4/6抑制剂的持续和扩大使用是乳腺癌治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主要动力之一,到2029年,CDK4/6抑制剂预计将贡献200亿美元,占乳腺癌药物销售市场份额的42%。
此外,还有AR(SHR3680)、VEGFR,FGFR,c-kit等多种激酶(苹果酸法米替尼)相关靶点也进行较快,已经有III期试验管线,其中苹果酸法米替尼、SHR3680均被CDE列入突破性疗法,涉及到的适应症仍然是国内最多,
虽然速度不是第一梯队,但我认为其适应症布局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恒瑞医药有望厚积薄发的典型案例。
事实上,一个恒瑞可能顶得上多个生物制药企业。
(以上涉及恒瑞医药研发管线的整理均来自于恒瑞医药半年报,看不清的朋友可自行查看半年报。)
总的来看,我们通过对恒瑞医药创新药管线的大体了解,可以得出来如下结论,恒瑞医药目前的创新药转型进展良好,且其研发实力突出,真正有望实现厚积薄发,基于其数年的研发经验,研发实力已遥遥领先,之所以看上去可能没有百济神州那么“专业”,但恒瑞医药的管线之广令人惊奇,能够同时保持众多管线持续前进并不是容易的事。
未来,我们认为恒瑞医药在其董事长孙飘扬的带领下,将仍然会大步向前,所谓的加入医保降价不应该成为国内创新药市场的终点,而应该向全球市场进军,这也是恒瑞医药下个十年有望实现的事,当然可能也会小于十年。
写在最后,恒瑞医药受第五批集采影响也将于下半年叠加显现,预计Q4季度正式执行,尤其在2022年会给企业产生一定的业绩压力,但恒瑞医药的新药上市速度也在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