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的关帝庙曾有三把关刀,三元刀铺如何磨关刀,你知道吗
在北京城正阳门的关帝庙中,曾经摆放着三把巨型关刀,每年五月十三的时候,附近的三元刀铺都要派人前来磨关刀。但是您可能并不知道,其实磨砺关刀还有许多步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老北京京师九门仍然刻录在大多数老北京人的脑海中,京师九门作为北京城的重要屏障,在封建时期曾一度拱卫京师防务,对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基础。作为京师九门之一的正阳门,被老北京人称作是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其原名为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正阳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随着城市规划进程的不断迈进,京师九门多数已不复存在,唯独正阳门的形制却保存完好。
正阳门是三楼一体的结合性建筑,分为城楼、箭楼与瓮城,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地方县志记载称: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素来有崇拜文圣与武圣的情结,文圣人庙一般都高悬于庙堂,而武圣人庙则多数坐落于演武之地或者防御建筑附近,正阳门瓮城之中就矗立着一座关帝庙。
正阳门关帝庙,紧靠正阳门瓮城内西侧,与东侧的观音庙并守正阳门,是当时京都的中心。正阳门关帝庙的建筑规模虽然不大,但庙中却藏有明代大内靖宫旧物,显得古香古色,历史底蕴十分深厚,同时更有清嘉庆十五年所铸的三把大刀,用以展示关圣帝君的威武,引得京城附近的百姓纷纷前来拜祭。
正阳门关帝庙中的三把大刀,全名为青龙偃月刀,是根据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手中所持大刀打造的巨型大刀。清嘉庆十五年时,陕西绥德的承守营都司马马国义因敬重忠勇无双的关羽,于是自己由自己出资,专门在在北京城前门外的三元铁匠铺订制三把大刀。三把大刀的重量不一且有大有小,中等大刀为120斤,由雕像周仓持在手中,而最大最沉的一把长有2丈,重400斤的大刀,则握于关羽手中,最小的大刀也有80斤,是关平手中的兵刃。
根据小说记载称,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正是关老爷去东吴单刀赴会的日子,于是,民间便自发地在这一天拜祭关圣帝君,正阳门关帝庙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拜祭盛会。在祭祀关圣帝君时,除了要杀猪宰羊加以拜祭,更要举行盛大的磨刀典礼。磨刀仪式的主角正是关帝庙中的三把青龙偃月刀,当然,在磨砺大刀之前,还要派人前往三元刀铺内请来磨刀的工匠,据说,只有三元刀铺的铁匠才有资格配得上为关圣帝君磨刀。每逢这一天到来,关帝庙的全城老少都会来到关帝庙观看磨刀典礼,可谓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磨刀仪式十分庄重,三元铁匠铺的铁匠在磨刀之前,首先要喝酒三杯并对关圣帝君的雕像进行叩拜,之后才能展开正式的磨刀仪式。打磨关刀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绝非是将关刀放在巨大的磨刀石上磨砺,而是利用小磨刀石一点一点地仔细打磨。具体过程是先小心翼翼打开层层包裹的红布,再用手拿着磨刀石轻轻磨出关刀上的锈迹,之后用清水将其清洗干净,接着用毛巾擦干水分,涂上一些防腐蚀的油料,最后再以红黄两层绸缎包好,安放回原来的位置,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时辰左右。
三元铁匠铺磨砺关刀三十余年,从没有收过一分钱,但是靠着打磨关刀的巨大广告效应,京城中的人都知道了三元铁匠铺的手艺数一数二,故此,铁匠铺的生意也非常好,产生了巨大的溢价效应,很明显,这是一种睿智的商业行为。
参考资料:《北京往事》 李伟彤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