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主要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继而引发的为主要表现, 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短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偶有早搏,多伴有疲倦、头晕、多汗、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1]。多是由植物神经调节失常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因而凡是影响神经功能的因素如受惊、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都会使此病发作或症状加重[2]。患有该病的患者多伴有焦虑症和(或)抑郁症。其常发生于中青年,多见于女性尤以伴有更年期综合征者表现得更为突出。此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患者自觉症状很多,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甚至不能坚持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治疗本病以镇静药物、植物神经调节剂及β受体阻滞剂为主,远期效果不理想。而对于该病中医药往往可发挥显著疗效,现就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综述如下。
西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主要由于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所致,其中多数患者具有心理平衡失调的特点,常表现为难以适应外周环境变化。发病过程中,常伴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该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不寐”、“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从临床表现看,其主症为疲乏、心悸、头晕、失眠、健忘、多梦、汗出及情志异常等,兼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关节肌肉疼痛,甚或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可溯源于《黄帝内经》,如“心主身之血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旨在表明心具有主神智血脉之功能。同时本病患者多为平素体虚,或病后失养,劳神过度以至脾气亏虚,气血乏源无以濡养心神而发病;又肝主疏泄,若肝郁疏泄失司,可至气血运行不畅,心神所养;又肺主气,若肺气虚则宗气不足,运血无力,心血运而不畅;又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火,久之则心阴暗耗,虚火内生。本病多兼有焦虑、情绪抑郁、过度悲伤等七情因素。因此中医学认为情志失调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致病因素[3],又《类经》尝云“心为脏腑之主,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可见情志发病主要是产生对心的影响,而其他各脏次之。故可归纳而知本病病位在心,病机为心之气血不足,兼脾虚、肝郁、肾虚、肺虚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人们日常压力与日俱增,本病渐有增加之趋势。而西医治疗往往以植物神经调节剂、小剂量镇静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为主,有一定副作用,且远期疗效不佳、价格高、患者的依从性差等。中医治疗,因其本身即具有联系生理与心理、 社会与个体共同治疗的整体观念及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特点,故而对临床常见的多种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脏不适为主要表现,临床检查无任何与其有因果关系的心脏器质性病变或其他对心脏有影响的躯体疾病。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精神及心理因素在本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个人对外界事件做出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躯体反应。西医临床通常以心理疏导配合对症治疗为主,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临床常用药,在治疗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疗效糾,但长期服用容易产生副作用,且停药后容易复发。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中医学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惊悸、怔忡、郁证等范畴。多为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失血,心劳过度,造成气血阴阳亏虚,或因情志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失调,气滞血瘀,肝气郁而化火,心肝火旺,上扰心神而发病。本病病位在心,与肝关系密切相关。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血通于诸脉,肝血虚,心血常亦受损,血不养心,则可见心悸、失眠、多汗、易惊;肝主疏泄,调情志,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见气短、胸痛、焦虑、抑郁、强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