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是作茧自缚,压根没必要!

大家期待已久的事业营终于开营了!第一节课后,大家就被一稼老师抛出的观点所震撼,几乎所有学员们都在复盘作业里说到:原来我的痛苦,一直是作茧自缚。掌握了一稼老师讲的痛苦的底层逻辑,我的生活被重新开启

那么,到底她们口中说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一稼老师说:“痛苦的根源来自于现实无法满足期待值。而大多数人不明白期待值不等于目标,不可混为一谈。”

那么,对此又该如何理解?我们征用了三个事业营学员的实例从不同角度来为大家解析。

优秀学员

大白

少儿编程老师

李晓慧

创业者

利平

全职妈妈

1

大白:正确认识期待值与目标的关系

当第一次听到一稼老师提到“期待值”与“目标值”的时候,我完全不明白有什么区别,我不知道原来这两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一稼老师说,当年报考美国商学院的时候,她的目标是哈佛和斯坦福,这是她跳一跳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而期待值是全美前十的商学院,这是在她的实力范畴内很有可能实现的。如果她把期待值就定在哈佛和斯坦福,那么她很有可能不会申请其他在她实力范畴内的学校了。而一旦落选哈佛斯坦福,不仅会很痛苦,而且根本不能去美国读书了。

听完一稼老师的分享,我回想起当年报考上海研究生的情景。当时自己非常想上同济大学,但根本不知道期待值与目标有什么区别。一心只想着我就是要去同济大学,就是要和其他人一起去抢夺那仅有的两个名额。

最后,结果不尽如我意,我以第三名的成绩落选了,没有机会进入我的目标学校。

当时的我非常地失落。直至今日,每当我路过同济大学,都会从心底泛起一丝深深地失落,有时候还会梦见自己因为一分之差没能进入我梦寐以求的学府。

上完事业营第一节课以后,我突然醒悟过来,其实当时的自己如果早一点听到这个观点,设定期待值为上海名列前茅的教育专业,再将目标锁定同济大学。这样就算最后还是和今天一样的结果,但至少我不会失望那么多年,反而会为达到自己的期待值而感到开心和骄傲。

很幸运的是,我现在终于知道了期待值与目标的区别,我不再把期待值和目标捆绑在一起,不再被无法达到目标的失落笼罩。

我学会正确定位符合当下情况的期待值,合理设定目标,让我的人生不再痛苦,充满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2

晓慧:调整期待值,常怀感恩之心

说到工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的我对收入和自我实现都没有什么期待,处于极不成熟很迷茫的阶段,就直接进了亲戚家的公司。

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我开始对收入、领导能力、自我实现的期待值逐渐升高。

· 觉得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理所当然应该拿高工资;

· 觉得自己这么辛苦,还整天挨骂,一定是领导性格有问题;

· 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一点都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满的情绪不断滋生,在委屈、愤怒、抱怨的情绪中,年轻气盛的我做出了离开这家公司的决定。

一稼老师说:当我们现实不能满足期待值时,我们会痛苦。如果无法正确处理这种痛苦,我们会抱怨,甚至丧失动力,这对于我们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现实完全能够满足甚至超过期待值时,我们会满足。如果善加利用这种能量,我们会感恩,会自信,会充满动力,这种能量会促进我们的发展。”

我恍然大悟,我回顾我的第一份工作,发现它竟然在无形中给了我非常多宝贵的经验,对我的个人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当时一直处于负面情绪的我没有意识到这点,更没有想到去感恩这段经历和用心栽培我的领导。

· 直属上司经常训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当时让我觉得委屈的话语如今竟成了我的座右铭,时刻勉励我。

· 公司倡导员工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让我曾经觉得不屑一顾的习惯,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我从此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受益至今。

· 各级领导对报告的严格细致,让我非常痛苦地练就了深厚的文字功底,这个优势在我后来从事的每个岗位上都派上了用场。

· 面对大型活动,领导直接授权给我,这个让我曾经一度认为领导不担当的行为,却培养起我独立思考、与其他多部门同事沟通协调和统筹处理事情的综合能力。

写到这里,我发现第一份工作真的教会我很多,我感恩这段经历,因为它狠狠地锻练了我,如果有机会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在这个工作时期,降低自己对收入、对领导、对自我实现的期待值,让自己幸福开心充满感恩地去获得更多的成长。

3

利平:理解不同动力来源,摆脱期待枷锁

我的故事始于小学六年级,有一次小考成绩不错。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当着全班家长的面对我妈妈说:“我们学校要选2名学生重点培养,争取考上重点初中,你的女儿就其中之一,是整所学校的希望”。

那次家长会结束后,妈妈十分激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从那天起,妈妈对我的态度突然改变了,每天早晚都冲白糖鸡蛋给我补营养,我被迅速地催肥,整个青春期都为胖而自卑;妈妈为了让我专心读书,再也不让我碰家务,也命令我取消一切娱乐活动。

从那时起,我读书的兴趣一点点被磨灭,开始为了父母而读书。为了达到妈妈不切实际地高要求,高标准,高期待,我就这样一次次地逼迫自己去迎合她,甚至为了取得好成绩去作弊。

我活在妈妈的期待中,渴望得到她的爱和认可。但好景不长,我越来越力不从心,没有办法一如既往地达到她的期待,令她快乐。

差强人意的成绩常令我对父母感到内疚,内疚逐渐转化为对学习的厌倦,我开始对自己感到深深的失望和绝望。

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学生时代结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我害怕和逃避领导对我的期待,那份期待,就像是一座高山,压得我喘不过气。

一稼老师说:“有的人会把期待值定得很高,远高于你的现实。这时候你就会产生痛苦,把痛苦当作驱动力。这是有用的,就是会很痛苦。而有的人会设定匹配现状的期待值,然后用很美好的目标来作为驱动力,为了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这股能量更大更持久也更健康。”

这句话点醒了我,我身上那座无形的大山好像突然被一稼老师移走了,我开始试图去理解妈妈。

妈妈当年就是对自己的现实极度不满,对自己的婚姻极度不满,她给爸爸和我都设定了非常高的期待值,希望用自己的痛苦去控制和驱动我们前行。

她从未接纳过真实的我们,这样痛苦地鞭策注定有一天会击垮我们的意志。

感谢一稼老师点醒了我,现在我学会用期待美好,用感恩的心来驱动自己,我不再陷入过去的怪圈。

我对自己说:我绝对不会让历史重演,我要给自己的孩子设置一个合理的期待值,并且不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还要教她区分期待值和目标,和孩子每天做感恩练习,用爱去感染她,让她学会用美好、爱和感恩的心去抵抗生活中的痛苦与考验。

今日互动

你怎么看待期待值与目标的关系?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

如果你想要及时围观一稼的高质量朋友圈,欢迎加一稼的个人工作微信号,我们一起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