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家庭教育竟然是,孩子有难题,你刚好有答案
理想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养育孩子才是最恰当的?《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揭示了答案。根据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家长的参与度和回应度高,对孩子有较高期望,尊重和支持孩子的独立自主,允许孩子犯错误甚至失败,同时自己的生活充实,为孩子创造出可信赖的、有闲暇的、和谐的、不加干涉的环境,孩子就会茁壮成长,在学业成绩、心理发展和社交能力等各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果壳童学馆”(ID:guokr_kid)
回想起来,无论是同学还是朋友,我们身边总会有几个这样的人,没有什么爱好,不读任何课外书,也没什么能让TA好奇的事儿。在学校里的好成绩,没有让他拥有一份好的工作,也没有给他提供关照现实的养分。学习很好,却离知识很远,离社会更远。深入了解一下,他们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任何事情上,都不用为自己操心,所有事情都被爸妈安排好了……
如今“虎妈”和“狼爸”已经成为社会现象。于是,也引来一个值得思考的是,过度养育究竟是有害还是有益的?
(纽约时报)
当那些明显的不够称职的家长受到诟病时,我们就会认为,只要在养育方面多下苦功,我们的孩子或许就会拥有大好前途。那么这种“过度养育”是否有问题呢?
权威而不是强权
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也非常充分。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临床和发展心理学专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那些参与度和回应度高,对孩子有较高期望,同时也尊重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家长才是最理想的家长。这些“权威家长”似乎在参与度上表现最佳,比起那些消极、参与度低的家长,或者控制欲强、参与度高的家长,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学业成绩,心理发育和社交能力都要好得多。为什么这种类型的父母如此成功呢?
首先,权威家长们真正激发了孩子的动力。斯坦福大学社会和发展心理专家卡罗·德威克所做的研究解释了为何权威家长能够培养出积极性高并且更加成功的孩子。
(people)
在一项典型的实验中,德威克博士把孩子们安排在一个房间,并且要求他们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孩子不费什么力气就解决了。但是,德威克博士会夸奖其中部分而非全部孩子,他们如何聪明且有能力。实验证明,那些没有被夸奖的孩子,反而更加有动力去完成越来越难的问题。他们同样表现出更强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整体进度也越快。
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你的
这似乎有些违反常理,但是表扬孩子的才能似乎干扰了他们的信心。解决更加困难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意味着要失去“聪明”的头衔,这种风险剥夺了孩子自发工作的热情,成为了一种负担。德威克博士与鲍姆林德博士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德威克博士同样发现,理性地支持孩子独立自主并且减少干预,能够在学习和成长等方面都得到更好的结果。
他们的研究证实了我25年多来在旧金山富裕的马丁县的所见所闻。那些最幸福、最成功的孩子,他们父母不会替他们完成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而是会满足孩子自身的需求,而非父母的意愿。
成长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
成长的中心任务是为了发展独立自主的、有自信的、并且与现实保持一致的自我意识。如果你把已经会走路的孩子继续当成婴儿,那么你就是在违背客观情况,削弱她的自信。每晚检查家庭作业,不断打电话“查岗”,帮你的孩子修改大学论文也会产生一样的效果。
一旦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某件事,那你就应该庆幸自己任务完成了,然后罢手。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必要的干涉会让他感觉糟糕,如果是到了青春期,那可能就是生你的气了。
(www.irishnews.com)
但是孩子力所不及的事情,家长是否有责任提供帮助呢?如果他或她几乎有能力去完成的话干吗还要过度养育呢?
回溯到孩子学习走路的时候。一开始他会摇摇晃晃,摔倒后立刻看向你,等待你的反应。你自然会对这些早期的努力感到不安,并采取一切方法鼓励他重新站起来。你当然不会因为他摔倒了就惩罚他,或者因为他又摔倒了,而对她恶言相向。你会一直陪着她,保持警觉,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你并不会每一次都扶她起来。
你明白的是,她必须失败九十九次才能换来一次成功。
学会放手,无论在哪个年龄段
学会退避三舍,并且允许孩子犯错误是育儿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到还很容易,但长大就不一定了——容忍一个出错的婴儿,和允许接近青春期的孩子去商场见她的朋友,是完全不一样的。潜在的错误承载着更大的风险,当家长的部分责任就是要减少孩子的风险。
我们应该容忍什么样的风险呢?如果周围有坏人呢?正常情况下,一个11岁的女孩是有能力在朋友的陪伴下照顾自己几个小时的。她或许忘记随身物品,或许买东西多花了钱,或许忘记她应该中午给家里打个电话。
(www.travelingmom.com)
神秘的世界就像一幅展开的地图,对你的小孩子而言,他好奇的是小区花园;对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好奇的是周围的地方;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好奇的是整个世界。但是这种好奇只存在于日常的小探险中——比如滑更高的滑梯,沿着街区骑自行车,邀请新同学——这种成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种舒适范围以外的灰色地带,恰恰培养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允许孩子失败
因此,如果允许孩子犯错甚至失败,那我们为何还会抓狂呢?
许多的家长曾经对我说:“我见不得孩子不开心,我见不得孩子吃亏,见不得孩子被欺负。”如果你不能忍受孩子不开心,说明你做错了。幼年时期的小挑战可能会为下一次失败,或者说“为成功做铺垫的失败”提供机会,这种失败正是你的孩子可以忍受的,他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过于急于求成,过分保护,剥夺挑战的机会就是剥夺了他们用来对付未知的困难与挑战的工具。
为孩子代劳,会降低孩子的动力和减少独立自主性,这种超越家长界限的行为,恰恰最大程度伤害了孩子的发展。如果我们出于自己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求为孩子做事,那么,童年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将无法完成:那就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
好家长,坏家长
好的和不好的家长参与有着重要的区别。例如,一个小孩子不想做数学作业。好的家长会坚持陪伴孩子,因为孩子需要学习数学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因为要让孩子成为完美的学生。
与之相比,有些家长花费数周“帮助”自己的孩子填写大学申请表,并且满怀期待地认为,如果孩子和自己一起努力,那么,他进入一所“志在必得”的学校一定不是问题。在咨询我的人里,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大学毕业,当他们谈论“我们在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总是能听出过度养育的信号。
这两种情况下家长都采取了控制手段,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上的:“你来完成数学作业”;第二种是心理上的:“我们在申请”。正是心理控制给孩子的本体发展带来了伤害。
如果动力、方向、奖励都来自外部,那么,孩子永远也没有机会内省。请导师为你焦虑的3岁孩子做幼儿园的面试辅导,因为你所有朋友的孩子都准备去这所幼儿园;逼迫疲惫的孩子多上一门大学预修课程,因为这会保障她作为优秀毕业生发言的机会。仅仅为得到家长的肯定而非满足孩子自身需求的养育是有害的。
痛改前非吧!我来帮你
那么,家长如何拾起勇气抛弃过度养育的错误行为呢?抵抗周围的压力,向上奋力拼搏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必须谨记,孩子只有在可信赖的、有闲暇的、和谐的、不加干涉的环境下才能茁壮成长。
(Joanne Jacobs)
一个有爱的家长是温暖的,愿意划定界限,不会通过引起羞愧和内疚的方式,触碰孩子的心理防线。家长必须承认自己内心的焦虑。你的职责在于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无论他能否处理某种问题,都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你还会担心吗?或许,孩子的任务是成长,而你的任务是控制自己的焦虑,避免自己的焦虑阻挡住孩子朝着独立自主前进的脚步。
家长也要认清自己的价值。孩子会密切留意我们。如果你想要孩子捍卫自己的价值,你必须同样如此。如果你相信暑假用来阅读、散步和玩耍比参加补习班有用,坚持你的想法。家长也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一个自身不幸福的家长,是很容易过度养育的。我们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向他们展示一副引人入胜的,值得为之奋斗的成人世界。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中的7个大于号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1.感受>道理
当今许多父母很难忘却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他们把孩子当孩子看,是需要管束的对象;把孩子当学习机器看,是需要填鸭的对象,但绝不会把孩子当人 看,是需要尊重的对象。他们不愿意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了庞大的期望和沉重的爱心,父母根本就是蛮横不讲理,他们反而一天到晚都跟孩子讲道理。
一份调查显示,孩子最最反感父母的就是唠叨,'一天到晚就讲些破道理''大事小事都要讲一百遍''从幼儿园讲到现在',这给孩子带来什么感受?
人是情感动物,他只相信自己的感受,从心理学上说,并不是真理照亮了我们的成长,而是感受引导着我们前进,孩子尤其如此。
当孩子说'我饿'时,父母说'才吃的,不饿';当孩子说'我热'时,父母说'今天不热'。除了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还会把更多负性情绪带给孩 子。当你问玩笑地问'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孩子满脸疑惑地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他的感受是:爸爸还是妈妈做了什么坏事吗?当你说'我花那么多钱供你上 学,你知道吗?'孩子的感受却是:家里的钱都被我用来读书了,爸爸妈妈为此很痛苦,我可能就不应该读书。当你说'这次考试那么差,不许玩!'孩子的感受 是:我学习学不好,玩也玩不好,我是无用的人。当父母天天吵架时,孩子的感受是他们不爱我。当父母随意侵入孩子的个人空间时,他的感受是世界末日,这个世 上没有属于我的东西,我是没必要存在的!
我们都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堆教育',亲子关系不好是从哪里开始的?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可以说它是亲子障碍的第一杀手!当孩子的感受被否定 时也就是他的情感流动被阻断,他的沮丧、对成人的不理解、对世界的恐慌将长久地笼罩在心头,不要说学习了,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致,像软骨病一样瘫痪了,父母 把心掏出来,孩子无动于衷!
不在于你说什么,在于孩子听到什么,不在于你做什么,在于孩子感受到什么。注意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感受,表达孩子的感受,你就是伟大的父母!
2、习惯>神童
我们对于奇迹的盼望可以说烙在基因里的,人类对自身奇迹的盼望那就是神童,中国人的神童情结尤其重!在生命中能与生儿育女的酸甜苦辣相比的经历实在不多,如果能生个神童的话,这一切似乎都免除了。可实际上神童的家庭可能遭遇更多的不幸,因为归于平淡本身就是不幸。
全世界各国的神童事迹都证明了神童并不神奇。因《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而出名的德国奇才卡尔·威特8岁时运用6国语言,并通晓五门学问,尤其 擅长数学。9岁进大学,16岁获博士学位。至此他成功了吗?23岁他发表了《但丁的失误》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而不是人们期盼的大科学家,这样一本学 术著作奠定他是伟大人物吗?充其量'小作'而已。韩国宇宙级神童金雄熔三岁多就入汉阳大学学习,四岁到日本电视台表演,3分钟解决了一道不定积分的大学试 题,全世界为之惊骇!但17岁参加高考,在录取生中他名列倒数。神童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只不过贡献了一个奇迹现象,说明人类大脑的潜力无限罢了。
那么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地说只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点也不错,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单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上,父母都做不好,谈什么培养神童?
可以说,父母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培养恶劣习惯。许多父母为孩子做好一切:大到做饭、洗衣、接送上学,小到系鞋带、削铅笔、剥蛋壳,孩子除了形 成依赖的习惯,没有其他行为的机会。有些父母想培养孩子预习、复习、作笔记、按时作业的习惯,但自身文化不高而力不从心。有些父母要求太高,有些父母一味 说教,有些父母自身恶习太多,都导致习惯培养的失败。
习惯意味着意志力,意味着自我控制力,意味着效率,意味着一切是自然: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优秀的话,那么就变'神童情结'为'习惯情结':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哪怕是一个良好习惯!
3.空间>爱心
卢勤总结现在的孩子有'三大三小':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面积越来越大,心灵的容积越来越小;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小。说到底'三小'是'一小':心灵空间的狭小。
人生活在自然空间里,我们的成长就是对空间的进军,我们又生活在心灵空间里,我们的成长还是精神体验的扩大,这两大空间的拓展才能支撑起一个人真正健康地成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啊,可爱心带来的却是亲子关系的一片紧张,不满者有之,怨恨者有之,仇恨者有之,仇杀者有之,中国人的亲子关 系处在从含在嘴里怕化了,到家破人亡的两个极端阶段。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心理营养不良、心灵枯萎、心理夭折而离开正常的社会生活,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太多太 多了。
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许多父母以各种理由把孩子捆在学习上,告诉孩子未来社会多么多么竞争,孩子几乎没有自由,除 了疲惫的学习,任何体验都被'爱心'斩断,没有体验哪有思维的成长?哪有空间的扩展?当孩子最终对一切都无所谓时,父母无回天之力,心理咨询也同样异常艰 难,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说'我不知道什么竞争,我现在就不想竞争了。'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就是拓展空间和处理空间中的问题,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练,它靠什么打未来?西方谚语'不要告诉我他有多少才能,只要告诉我他到过哪些地方''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正是对空间最深刻的认识。
空间在人格心理学上也意义重大,人的素质多大来源于业余活动,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时他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空间味着一个人的安全范 围,它带来的问题是被动、束缚、控制,这种人长大了只能做机械的事,并对爱人有疯狂的控制欲,伤害家庭伤害下一代。而和谐宽松的家庭其孩子则冒险、主动, 并能与别人打成一片,很容易获取成就与幸福人生。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你就是伟大的父母!
4、品德>分数
当把教育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都撇开后,发现最核心的还是人为什么会成为人的人格问题。能力、专业、学识主要是帮助我们解决做事的问题,但不解决做 人的问题,你很难有做事的机会,或者是做不长。中国传统的教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就是成人,一切从修身开始,这是人生最低目 标。
人格中个体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爱劳动,社会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同情,引深为博爱。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真是天才的哲学论断。人是活在意义中的动物,所谓意义就是价值,价值是如何诞生的?劳动中得来,任何有欣赏价 值的或值得拥有的东西都是因为凝聚着劳动。只要劳动中我们才学会真正的感恩和责任,我们的孩子得到太多免费的东西了,于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值,最终人生没 了价值。
从心理学上说,马克思的话一样是天才的论断,劳动是内在需要,是人跟世界最原始的联系,被剥夺劳动的人失去的不将是价值而将失去人格,成为心理健康最低下的人。另外,剥夺劳动也就是阻止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同样造成心理健康低下或扭曲。
美国的家庭教育可用一句话来表达:'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父母每周一次贴出要孩子干的家务劳动内容,检查完成情况,给予家务报酬,使 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劳动是中国父母最看不到的地方,中国父母能看到的就是'作业做没做''考了多少分'。被母亲逼学习而杀死母 亲的少年犯徐力他只自豪两件事,一是给一位孤寡老人做过饭,一是在母亲生病时搬过煤气罐。
一切恶劣品德从好逸恶劳开始,如果父母正在培养这样的人,那,这个家庭也就差不多了!
5、状态>能力
智力是许多父母脑海里另一个根深蒂固的信仰,于是不惜一切手段造神童。高智商的人解决问题容易一些,但不等于成功就容易一些,世上有多少事非智 商180不能做呢?只要智力正常,就足够成功了。现在许多父母已经意识到最终还是能力重要,所以看重素质教育,并且接受了情商概念。我在这里不用情 商>智商,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太专业了,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都比较模糊,而'状态'更形象,它比能力更重要。
我们都有一种体验,一旦衰弱或生病,你的眼神、声音、动作、食欲全变了,而一旦恢复,又神清气爽,理想的云帆又高悬起来,这就是状态。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也看到,运动员不在状态时,便出不了成绩。能力不重要,如何出色地发挥能力才重要啊!
许多儿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天真灵气,活泼、浪漫、欢笑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在在。作业本前磨蹭,奥数班上瞌睡,钢琴课上发呆,现在的中小学生三分之 一以上厌学,是他们智力不行吗?不,是他们根本就不在学习的状态!唠叨、逼迫、打骂、讽刺、父母之间的争吵早让孩子蔫了,孩子既不能吸收,也不能发挥,完 全是一种病态。不在状态,奢谈什么成长,什么未来!说真的,成人身心疲惫已经够不幸了,如果从儿童开始就是身心疲惫的状态,就是机械的状态,父母把孩子带 到世上做什么啊!
孩子状态好,比什么都重要,一好百好。有父母说起孩子,'要他学习就死了,要是做怪事马上就活了',找到状态谁都会活的,哪里让他活哪里就是他成长的方向!
我们都渴望回到童年,不就是渴望童年的状态吗?请父母们相信,大凡一个能作出成就的人都是永葆童心的人!保护好孩子的童真状态是父母的责任!
6.兴趣>知识
由于缺乏最高理念,于是一些次要的东西便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知识就是力量,许多父母都被这一巨人的声音所蒙倒,现在行不通了,运用知识才是力量,知识也不会自动地改变命运,出色地使用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许多父母还在逼孩子走一条老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学,而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条途径:兴趣。如何出色地使用知识,答案仍然是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就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就是好奇心,知识不重要,求知才重要啊。从心理学上讲没有一个人不爱学习,关键在于学什么怎样学,如果把求知的欲望给培养没了,那还唱什么戏啊。
求知途径是:兴趣――爱好――痴迷,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到这一步,孩子至此就有了脱颖而出的优势,优势就是人生大势,没有优势那就等着平庸。
7.理念>方法
当今家庭教育的最大弊端,莫过于不论是年老的祖父母还是许多年轻父母,其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凭感觉、摆权威或是随大流、赶时髦的摇摆状态,大多数 人在头脑中一直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贯性和长远观点。这是家庭教育中所有问题的核心,我们的父母最最缺乏的就是能够支撑 孩子一生的哲学理念,基本上都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获得的只是一鳞半爪的破碎的东西。
从理念上,现代家长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园丁型的,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这种家庭的孩子特别容易成功,但父母最难,因为它要求父母掌握儿童心 理发展的规律,这是现代人本主义的;第二类是懒汉型的,不懂教育,也没什么责任心,不管不问,靠天收,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一样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传统自然主 义的;第三类是倒帮忙型的,不懂教育却特别有责任心,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一分钟也不停止对儿童的戕害,大量失败的孩子都是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这是扼杀 人性的专制主义。
三种理念也就是三种思维方式,孩子优秀就优秀在思维方式上,成功从父母开始,就是从父母的理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