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祥 “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经方》杂志
第20160609期
作者/许俊祥 主治中医师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提示患者可能消瘦貌,并有口渴之证,消渴之证的出现,是由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气少阳火化,风火上炎则销铄肌肉、津液,故而消渴。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即是手厥阴心包经病,众所周知内关为手厥阴心包主穴,并主治心胸不适,内关作为八脉交会穴而与阴维脉连接,而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厥阴病提纲中会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足厥阴肝经风气内胜,风者善行,风木之气首攻脾胃,脾土之气势弱,故虽饥渴但却不欲食。
食则吐蛔:脾胃因收厥阴风气所累,不能受纳,故若强食则呕吐。
下之利不止:胃肠亦属于土,被风气扰动,升降失调,清浊难分,故生泄泻。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案例:
池某,教师职业,慢性咽炎病史,胆囊息肉史,慢性腹泻史,主诉:胸闷胸痛多日,伴双手麻木,更年期综合征日久,月经已绝,每日烘热汗出7-8次,胃肠怕凉物,食凉则腹泻口水多,咽喉怕热物,稍食热性食物则咽喉不适,怕风冷较明显,先处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四逆散等,烘热汗出明显好转,每日发作减为2-3次,右侧手麻木减轻明显,左侧手臂仍麻木至指端,胸闷痛改善不明显,胸闷痛时有痛及后背,其人在肯定治疗效果的同时,补充说近期情绪不佳,食欲差,尤其晚饭这一餐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自觉有焦虑抑郁情绪,乃是近期身边两位至亲皆得重病,故终日惶恐,处方乌梅丸加减。
乌梅20g 细辛5g 黄连5g 当归10g
生黄芪30g 花椒5g 附子8g 党参15g
地骨皮15g 黄柏10g 砂仁15g 肉桂5g
生姜3片
复诊即感胸闷痛消失,食欲改善,双手麻木消失,自谓第一次感觉服中药效果如此之好。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按:
1、其人经常胃肠炎发作上吐下泻,久利,久利者考虑乌梅丸倾向。
2、胸闷痛及痛彻背部多为心包病,属厥阴病,乌梅丸乃厥阴病主方。
3、患者在描述病情的过程中,自己也肯定了存在情绪焦虑抑郁的倾向,以其丈夫半年前冠心病去世,其亲密友人亦得重病等事,影响了其情绪,而情绪归厥阴肝疏泄,而焦虑抑郁症常呈现“否卦”的状态,其人怕风冷较明显,胃肠怕凉物,食凉则易腹泻而口水多,咽喉怕热物,稍食热性食物则咽喉不适,即上热下寒,寒热颠倒错杂。
4、乌梅丸中以乌梅味酸收敛相火,并能生津,治消渴,为方中主药。细辛桂枝当归辛散疏通厥阴经脉,治疗患者胸闷痛,黄连黄柏针对其人心烦烘热汗出,加地骨皮加强清虚热之效,更加砂仁守中而收纳元气,请注意乌梅丸中的黄连清的心(包)火,黄柏除下焦的相火,恰好对应手足厥阴两经,为何乌梅丸不用黄芩,因其中证中没有肺火,故不选其为用。人参附子花椒温中健脾,为其人腹泻时发而设,防止厥阴风木伐伤中阳,因此乌梅丸恰似为此女士而设计一般妥帖,患者自谓服生姜胃部舒适故加之,而时有烘热汗出加地骨皮合潜阳封髓丹疗虚热,两手麻木加黄芪合桂枝温通。
5、乌梅丸为千古名方,而畏惧其寒热错杂而不知如何使用,就笔者而言,赞同江西中医药大学刘英峰教授提出的厥阴病的主要病机为寒热错杂+肝风内动,紧扣住该病机,加之方证对应,使用乌梅丸就应当能做到胸中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