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临床医案,到底该怎么学习?

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已经拉开帷幕,如果您有对中医经典的研究成果和运用心得,欢迎踊跃报名!

本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海南省中医药学会、海南省中医院承办,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支持,面向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的一场全国性大型经典传承活动。

目前正在广泛征集作品阶段,详情可文底留言评论。

第二届经典传承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你还没投稿吗?

中医医案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多少蜚声海内外的名医,毕生忙于诊务,无暇著书,他们的宝贵经验,却留于医案之中,这是中医治学的真凭实据。探讨中医医案发展的源流,对于确定中医医案在祖国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重要影响,促进中医学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书香中医App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学习医案~

孟子说:“梓匠舆轮,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中医基础及各科理论即是我们的规矩,临床治疗的圆机活法即是巧。基础理论是对临证高度的概括,因而显得笼统抽象。学过中医也初涉临证的医生,往往感到病证千变万化,几乎少有像书本讲的那么规范,症状也不像描述的那么典型,原方抄录,与证难以吻合。甚至从事临床多年的人,有的也胶柱鼓瑟,疗效欠佳。因此,人们渴望能学到随证化裁,切合实用的临床治法和医疗经验。那么认真学习古今名医医案,恰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理论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的问题。

深化已得的理论知识

做一个合格的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应该广泛涉猎古今名家医著。因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在临证中反复锤炼,理论与实践就会严重脱节,对于理论上本来就有争议的问题更会心存疑惑,莫衷一是。再者,古书经过辗转流传,断文错简,在所难免;书面理论,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有的片面主观,持一家之言;有的引证谬误,以讹传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多读古今名家的医案,学习名医在临证中验证理论、辨识错讹、去伪存真、补充不足、发扬精华的精神,不仅能使学者少走弯路,而且能够不断在学习与实践中升华理论,获得真知灼见。

例如《伤寒论》中炙甘草汤内用麻仁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连柯韵伯这样的伤寒大家也认为麻仁不妥,可能误简,应为枣仁,与证方能相符。但读金寿山一案,始知用麻仁的深意。临床心阳不足的患者,常见便秘气喘之证,而便秘又能加重病情,诱发心动悸、脉结代的危证。保持大便通畅常能从气机通降的角度帮助治疗心脏疾患,从而由临床角度证实了炙甘草汤中用麻仁的正确性,解决了理论上的争议。

完善对疾病方药的认识

医案是医学家对疾病、方药认识的总结,多读、读通医案,可使我们对未知的和认识模糊的各种概念逐渐地清晰完善起来。

例如石瘕一证,历来多认为是瘀血积聚于胞宫所致的癥瘕一类的病患,至今中医界多存此种看法。但毛对山曾在医案中记载:元代南邑顾寿五妻王氏,至大辛亥年(1311年)怀孕,四十年未生产,亦无所苦。遗言必剖腹查看,其夫从她遗体腹中剖出一成形男孩,已坚如铁石。近人蒲辅周先生亦记有一孕妇流产后下一物如豆大,坚硬如石。而80年代我国电视报道,从一例妊娠35年未产的妇女腹中取出一化石胎儿的病例。以上病案说明,《内经》所说的石瘕应该是以化石胎儿为主证的一种疾患。该病生于胞宫,以腹大,月事不以时下,状如怀子为特征。为何有的孕妇妊娠竟会使胎儿钙化?这一机理仍未明确,但是对石瘕一证的认识,通过病案的学习,却显然明确与完善起来。

圆通对证候的治疗措施

中医治病是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与实际运用的艺术性两者的有机结合,临床想要做到知常达变,应当不断从医案中探求名老中医的匠心、苦心、细心之处。《杏轩医案》中记载,陈杏轩治自己儿子腹胀胸满、饮食不下、喘息不已、大小便不通,始诸医行气化瘀、利尿退肿、宣肺健脾多方用尽,病反加重。杏轩反复考虑,认为此系阳气大衰,诸症不退,气血虚弱,标本夹杂。用一平和食疗之方,最为对证。恰值腊梅盛开,于是以雪梅花、木瓜片、橘饼三味适量,家藏米酒水送下,竟使腹中胀气全消,二便通利,喘息大平。诸医问其所以,云:梅在冰雪中傲放,最得一年之阳气,清轻疏利;木瓜柔肝行气,兼养阴血;橘饼既补中气,又不壅滞,且能充饥。可谓肝肾同调,三焦俱通。如此妙法,只有从医案中方能学到。

总结治疗的经验教训

章次公先生生前十分重视对失败案例的总结,指出这种总结“录之既自惕砺,且勉后学”。认真对待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从医家成功中受到正面的教益,还可以从他们的失败中汲取反面训戒。寻踪名医医案,可见诸家冰冻三尺、寝馈岐黄,皆有三折肱之感受。因此,多读医案,实际上是熟悉别人在实践中摸索的过程,借助他山之石砥砺自己。比如金元名家朱丹溪有一案:浦江洪宅一妇人患疟疾并停经三月,两手脉俱若无,时值腊月,遂议作虚寒治。但丹溪温热药已开出后,心疑有误,因停经发疟何致两脉若无?翌日清晨复视。见妇人梳妆无异平人,言语行步无倦怠之意,乃知果然是误诊了。脉不至并非气血大虚,乃为病邪阻碍经络,气血涩而不能流通所致,与伏脉、牢脉同义。月经不至也非不足之证,病邪阻络也可为之,再加患者有发疟一证,因而推断为积痰生热阻滞气血,因致发疟、脉结伏、月经不至,以攻下痰热法取效。此案深思折旋,理法俱备,有周旋不离规矩之妙,并写出自己误诊原因,值得后学者玩味。

古今名医,善于写案者甚多,如赵守真氏每日必写案。善于读案者亦甚多,如姜春华先生最受孙一奎《孙氏医案》和陈菊生《诊余举隅录》的启发,金寿山先生分析叶案近于入神的地步,刘渡舟教授全面分析,认为尤在泾比柯韵伯的功夫更深。可见,通过读古今名医医案,可以学到从理论书籍中学不到的各家之长。

(0)

相关推荐

  • 『名医经验』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之传承方法刍议

    名老中医是中医领域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代表着当今中医学术与临床的最高水平,既有前人的智慧,又有名老 ...

  • 古今中风医案荟萃+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 中风专辑+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

    行之医话 2021-07-16 先行书店 今日上新 电子书<古今中风医案荟萃><当代名医临证精华 - 中风专辑><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共18元. 下文是摘 ...

  • 古今医案研读:朱进忠用大、小半夏汤合用治胃扭转呕吐案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医者简介] 朱进忠,1933年5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77年毕业于全国中医研究班.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二部一局遴 ...

  • 『中医古籍』古今名医汇粹

    作者:罗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序 序 卷一/论集 张景岳大宝论 张景岳真阴论 张景岳命门后论 赵养葵火为先天论 赵养葵水火论(三条) 喻嘉言秋燥论 张景岳虚损论(二则)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6期】

    今日练习 李某,男,26岁. 头痛两年,因中学读书引起.索有胃病,现已渐趋平静,仅偶尔烧心.吞酸,但时有心下停饮,心下振水声.平时整天头昏.晕沉,头脑不清楚,并时头痛,眉间沉紧,下午常有热胀上冲头面之 ...

  • 老中医刘茂才临床医案汇选二

    ▲刘茂才 1937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

  • 临床常用经方,供学习参考

    临床常用经方,供学习参考

  • 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医案一则

    甲状腺结节是西医里的叫法,它是指生长于甲状腺内的肿块,又叫甲状腺肿物,可多发可单发.导致甲状腺结节产生的病因有很多,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甲状腺结节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有良 ...

  • 慢性肾炎案的经方治疗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818期】

    今日练习 佟某,男性,63岁,1965年7月6日初诊. 因慢性肾炎住某医院,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无备要求服中药治疗. 近症:四肢及颜面浮肿,皮肤灰黑,腹大脐平,纳差,小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7期】

    今日练习 孙××,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吴茱萸汤加苓归芎 ...

  • 【临床医案:桃红四物汤杂病应用医案】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由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桃仁.红花而成,因其有活血养血,化瘀止疼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杂病治疗中,应用灵活,效果突出.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5期】

    今日练习 仓某,男,30岁. 结婚即现阳痿.早泄,病已4年,经中西医诊治毫无起效.经查有慢性前列腺炎,近服桂附地黄丸未见疗效. 近症:阴茎勃起弱,举而不坚,且不持久而早泄,素动念见色流精,大便前后,每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4期】

    今日练习 王某,男,30岁. 患前列腺炎已半年余,已服中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现症:腰痛,时小腹痛,或睾丸坠胀痛,时尿道涩痛,大便时尿道口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尿频而量少,尿色红黄,口干思饮,舌苔白根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