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师节】‖ 穆怀书:在学校任教的日子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穆怀书
穆怀书,常笔耕于文字田园,文章散见报端和知青文集。著有下乡回忆录《追梦呼伦贝尔》。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天津知青文学社成员。
在学校任教的日子
天津 穆怀书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不禁想起当年在内蒙古牙克石国营农场学校任教的一幕幕令人难忘的情景。
1976年底,因为孩子在牙克石国营农场降生,无奈地选择了从部队转业到爱人所在的牙克石国营农场。原来说好的转业到场保卫科,报到以后被告知分配到三分场小学校担任校长。
农场学校隶属于国家教育系统,老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后才能担任教学工作,我爱人在这里是国家七级教师。到学校任教需要提前进行教师资格考试,这次考试初中课程,有语文,数学和政治三门。因为在部队刚刚转业,对于当前政治考题还是没有困难,数学的考题也可以过关。语文方面,除了历史文言文差一些,语文基础可以过关。写作文,我兴奋地按题目《说说身边感动人的事》写了一篇歌颂农场美好景象的抒情散文,洋洋得意了好几天。成绩下来了,作文考试60分。60分!我的心情很是懊悔,我在部队文艺演出队是编导,专门写剧本。这么好的抒情散文竟然险些不及格。后来一打听“跑题”了。人家让写记叙文,很简单。我却随笔飞扬,写成我爱农场麦子千重浪的美景。老师勉强给了60分。当然总体考试是过了关。
1968年12月3日是我正式入职学校的日子,我用新的一个笔记本记录我进入教育领域的开始。我在日记本扉页上用钢笔题写了1937年8月毛主席为抗大第二期教职员郑重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此一颗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的红心开始跳动。
学校有一到六年级各一个班,有四位老师担任教学工作。我感觉首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才能教好学生,教出好成绩。没有教师办公室,先给老师建一间办公室,老师有集中备课、开会研究工作的地方。于是,我就动员所有的学生到处捡砖头,大家动手和泥、砌砖,截出一间空房做教师办公室,我和每位老师都有了办公桌。我要求所有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和教学日志,没有教案、不提前备课不得临时抱佛脚上课。每周召开教学研讨会,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家访与家长沟通。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老师要开小灶,不使一个同学学习掉队。
一次,我到总场买粮食,回来得知总场教育科姚科长正在突击抽考,我赶紧赶到学校,只见几位老师都在走廊站着。教室里是总场教育科老师在监考学生考试。过几天传来非常令人兴奋的好消息,三分场学校在此次抽查考试中总分获第一名。我被仅有的四位年轻教师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四位任教老师都是执教语文和数学并担任班主任。没有副科老师,可同学们不能没有副科学习的机会呀!我就主动担当起音乐、美术和体育副科的教学。那时刚刚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教育停课闹革命很多年,百废待举。没有音乐教材,我就直接写信给上海教育出版社讨要小学音乐教材。没有小学美术教材,我就到新华书店去寻找,用农村美术普及本做教材。体育方面除了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定时的广播体操。我和老师们找来材料自己动手制做了荡秋千、爬杆、爬云梯、沙坑等适宜同学们活动的体育器械。 根据呼伦贝尔高寒的特点,我编制了一套棍棒操,同学们手持大于手掌的棍棒,像敲腰鼓一样,有节奏地上下前后左右敲击棍棒,使全身血液加快循环产生热量,增强同学们的抗寒能力。坐在教室时间长了,加上天气寒冷,手脚冰凉。在做完广播体操后,再加上我编制的拍手操,有节奏地1234,2234······拍手掌、双手反正拍、跳跃拍、拍大腿、跺跺脚。同学们每一次做棍棒操和拍手操都非常兴奋。
为了给学校筹集资金,我就在操场不远处和师生们种了几亩土豆,平时同学们去铲地,到秋天卖了钱,作为学校的活动资金,购买体育器械哑铃、足球、篮球,给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笔、纸,参加文艺演出制作道具,没有找上级要一分钱。 当时,为提高学习自觉性,组织开展“为革命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教育活动。我邀请分场党支部书记、解放干部,给同学们作为新中国解放打江山的报告。这在当时的各学校都没有举办这样的革命传统教育。请老工人忆苦思甜,请知青代表讲述在接受再教育过程中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
我担任三分校校长第一年,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政治思想教育;不论是教学规范,还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论是德智体发展,还是学校基础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被评为黑龙江省农垦系统教育先进集体,并奖励一台很大很大的台式收音机,装八节一号电池,音量很大。那时还没有录音机,每天课间操在操场就打开收音机,伴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体操时间做课间操。
1978年第一学期期末将至,一场返城大潮使我脱离了人民教育事业。唐·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在那一段学校任教的日子,我努力了,我做到了。不管以后努力打拼的路如何走,但始终没有忘怀那一段在农场学校奋斗的日子。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吴金程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107410006@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