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打败了你?
是谁打败了你?
年岁大了,回忆成了一种常态,人生旅途中曾经际遇的一些人和事,时不时会浮现在脑海中,让人审度、回味、感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煤炭行业工作的时间很长,足足30年,可以说是职业生涯中最华彩的段落,其间确实有许多过往值得追忆。
上个世纪70 年代初,“大力开发江南煤田”,无锡在宜兴地区建井开矿,上万人集聚了起来,组成人员中包括退复军人、机关干部、中学应届毕业生等等,其中有一个很是特别的群体,叫作“矿中生”,大约600多人。这是在宜兴当地由各公社选拔推荐,并经一系列相对规范的程序,以举办“煤矿中学”的名义所招收的一批学生。在江南煤业最为繁盛的20来年中,这批矿中生经受了艰险苦难的人生历练,蜕变成长,其中的相当一部分逐渐地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的中坚力量,在不同的岗位上担纲负重,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和坚韧顽强,诠释了卓然年华。
风雨不已,时光倏然。如今,这批矿中生已经步入老年,淡出了主流社会。最近与煤炭行业的一些旧日知友相聚时,听说矿中生中的一些风云人物,竟然英年离去,让人扼腕长叹,感喟人生无常。由于与矿中生年岁相仿,属于同一时代的人,并曾经并肩携手经历了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被他们视为“同伙”,有了“准矿中生”的名头。或许正因为如此,对于世间事物,与他们有了相对共通的体会感悟、价值观念和语言逻辑。
曾和一位矿中生谈论起“矿中生现象”:在那个的年代,为什么这批矿中生,起始的学历层次并不很高,智力能力并不最优,却能够大浪淘沙、脱颖而出,成就了当年风采?那人曾从煤矿采掘一线最底层起步,一步一个台阶,后来在矿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工作多年,看待事物确有独到见解,面对难题很有处置章法,风雷不惊,沉稳淡定。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给出的回应是:当年进了煤矿,在年龄、文化、能力大致相仿的人群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作为、表现十分重要,不进则退,你不竭尽努力地磨砺自我、提升自我、展现自我,自会有更为努力、作为、表现的他人超越自己。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艰难困苦、挫折打击就是对人最好的考验,战胜自我、勇于突破就是对人最好的历练。倘若你被打败,那么,打败自己的兴许正是你自己。是自己的无知、惫懒、麻木、浑浑噩噩、庸碌无为,丢掉了稍纵即逝的机遇,丧失了改变命运的可能,贻误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前程。把握人生,说到底在于坚定地、理性地、正确地把握自己。
当然,人生成败,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其中,除了诸多外因,关键还在于自我的奋发和坚持,先天和外界给予的条件再好,没有自己明智有为、持恒不懈的努力,拥有的也会丧失,没有的更难以获取。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叱咤风云人物,已经相继到了交班的时候,后一代能够顺利接班并接续辉煌的,寥寥无几,不能不说是一种时代的遗憾。其中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至少,后一代人没有经受过父辈们创业打拼时的困厄,没有忍受过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煎熬,没有承受过风雨交加的砥砺锻打,可以坐享拥日揽月的傲娇,却难以应对风高浪急的残酷。江河日下,天地寥阔,且问谁主沉浮?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正青春》中看到一个桥段:在商战中,主角章小鱼初出茅庐就被人“黑”了,不仅所打理的项目搞砸了,还差点丢了工作。资深前辈林睿提点她说,确实是有人使坏作恶,才导致了一次原本应该完美的商务活动,出乎意外地成为了一个败笔,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要从自身找问题,正是自己不应有的疏忽大意,给使坏的人有了可趁之机,“篱笆扎得紧,野狗进不来”。倘若自己思虑更周详些、操作更严谨些、处置再稳妥些,或许事情的结局会好得多。当然,“吃一堑,长一智”,不经风雨,难得华彩,所谓人生历练便是如此。
所以,被强大的敌人打败,是你不够强大;被凶狠的敌人打败,是你不够厉害;被狡诈的敌人打败,是你不够睿智。在人生的舞台上,务必始终头脑清醒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时光的旅程中,务必始终坚定不移地恪守自己的品格;在生活的平淡里,务必始终锲而不舍地保持自己的奋发。从来没有失败的人生,唯有失败的自我。
(图片由“平平”拍摄)
202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