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 | 大境门下
聞鍾記郵(2354)大境门下
去年一套万里长城邮票,长城沿线河北的多段关口、景点被画上了邮票,有一处关口就在张家口,这就是大境门。见到大境门的邮戳,第一个跳进脑海的竟然是一种香烟,烟盒上的“大好河山”总是挥之不去,虽然不抽烟,但儿时的印象太深刻了。顺着大境门的思绪,一路跳进脑海的还有吉鸿昌将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就是在“大好河山”的大境门下誓师起兵,奔赴抗日战场。
收到了张家口邮屑朱秘寄给我的一枚实寄封,是张家口集邮协会会刊《大境门集邮》创刊纪念封,再一次见到了大境门邮戳,这是一重惊喜;打开纪念封,竟然发现不是纪念封,是一枚邮简,这是二重惊喜;展开邮简,内页是一枚征稿函,这是三重惊喜。不大的信封,展开后是一枚邮简,真的佩服起这枚邮简的创意者了。再细看邮简上的文字和大境门邮戳上的日期,竟然是首日实寄,难得啊。这是不是第四重惊喜?
展开邮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觉得欠了朱秘的一篇稿,这种约稿的方式很独特,不用人张口,一枚邮简办大事。多年以来,与张家口集邮有着很多的交集。第一次走进张家口,是1995年。当年一套《中国古代驿站》的邮票,记录下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驿站——鸡鸣驿,那何止是一座驿站,那是一座城池,那是当年北京与西北的驿路上最重要的一座驿站,不,是一座驿城。很难想象,让一个人站在一座城的面前时,人是显得多么的渺小。当然不能忘的,是“大好河山”匾额下的大境门。
第一次站在大境门下,跨出大门,就是长城外。很荣幸在河北有两处长城上的重要关隘,那是古老长城的分界线,一个是山海关,一个就是大境门。关内关外,一门之隔,也算是两重天地了。第二次是2000年,乘坐的汽车穿过“大好河山”的大境门,向着关外奔去,那又是一种出关。第三次去张家口,却没有到大境门,但不遗憾。这三次都与集邮有关,只不过那是一种工作。
如今又过去了几年,总想着再去大境门,再仰望那个“大好河山”的匾额。面对“大好河山”,现在看来,与以前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长城也好,关口也好,已经不再是一种防御的设施,更多的承载着一种精神,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00万辽阔海疆,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好河山。
大好河山匾额之下,曾经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都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曾经幻想着,什么时候再站在大境门下,去抚摸千年沧桑的长城,去仰视那块“大好河山”的匾额,去远眺留下记的忆张库大道。大境门见证了一座冀北重镇的今世前生,也将见证一座重镇的未来,一座城市的故事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