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 腕掌外侧痛
腕掌外侧痛,多病在手少阴心经,可以针灸神门穴。同名相求,同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照海两穴效果比较好。
针灸之前,先松解一下肩肘,疗效会更加持久。
【神门】
【归经】: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输穴、原穴,五行属土。神指心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
【定位】: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作用】:神门有益心安神,益气益肾、醒脑安神,豁痰开窍、活血止血、通经活络的作用。神识不清诸症,取本穴以开心气之郁结。
【主治】:神门穴为治精神病和心脏病的要穴,主要用于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疾患,以及五官科系统疾病,呕血、吐血、便血、产后失血,遗溺、遗精,淋巴腺炎,扁桃体炎。
【刺灸】:一般直刺0.3~0.5寸;向上平刺1~1.5寸,透灵道穴,局部酸胀,并可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
注意:神门穴在腕关节处,禁探捣。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神门穴,每次1~3分钟,可调理心烦、失眠、糖尿病、高血压等症。
微握掌,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屈拇指,指甲尖所到凹陷处即是神门穴
【太溪、照海】对侧
【归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输。别名吕细(《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内昆仑(《千金翼方》),大溪(《备急千金要方》)。属足少阴肾经[2]。太溪是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2]。太意即甚大,溪即沟溪,此穴在内踝与跟腱的间隙中,如居沟溪,故名太溪。
【定位】: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作用】:太溪穴有滋阴益肾、清热安神、通利三焦、壮阳强腰的作用。
【主治】:太溪穴为治疗肾脏的一切疾病及踝关节疾病的重要腧穴,可治疗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病证。太溪穴主治前阴,肺胸,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以及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腰痛,两腿生疮;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胁支满、消渴、黄疸、痿症等。
【刺灸】:太溪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触电感向足底放散。注意:照海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后侧,以免刺破胫后动、静脉。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用拇指指腹由上往下刮太溪穴,每日早晚左右足各刮1~3分钟,可调节和缓解肾炎、膀胱炎、遗尿、遗精等病症。
北方冬季寒冷中夹杂燥气,故应温阳防燥,可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揉太溪5分钟。
坐位垂足,由足内踝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即是太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