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西报文汇报虎丘路&圆明园路的红

1912年《民国西报》在上海创刊。馆址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50号,建筑为德国DCA设计。

1932~1933年文汇印书馆文汇印刷所开设在协进大楼,解放后的文汇报及印刷厂也理所当然的在这片风水宝地了。

当年的它还是蛮有文化的,图片文汇报印刷厂楼下的三产茱迪的书店可见一斑(文中基本图片为赵峰提供)。后来最有文化含量的文化单位拆了最有文化底蕴的犹太教堂,造了一座外滩源最突兀新大楼又拆了那是后话了。

1949年后,该会堂成为了《文汇报》社的一部分。40号原先是阿哈龙犹太会堂,立面为现代主义风格,平面为椭圆形屋顶钢结构穹顶。虎丘路与圆明园路是两条背靠背的小马路,文汇报的正门与文汇报的印刷厂曾经背靠背地站在这两条路上。

1986年文汇报社为扩展面积,把年久失修略显颓败之相的阿哈龙犹太会堂给拆除了。

1990年文汇大厦竣工。其外形被比喻为“大拳头”、“手榴弹”。

2006年在爆破声中砰然倒地,多年后又迎来了新的主人洛克外滩源。

前文《三重人格棱冰冻梅花》里面的棱冰,是文汇报圆明园路149、虎丘路50,威海路755号三栋建筑的亲历者,虽然她在文汇长的最高之际离开了去了美国。报社老人回忆当年50号为报社后门,浴室、食堂、员工宿舍,排字车间和印刷车间都在那栋楼。

编辑部底楼是门卫和读者接待室,浴室、食堂那层和宿舍层都有过道和楼梯直通前面圆明园路149号编辑部。二楼最早是医务室和电话机要室,总编室,后来医务室搬到虎丘路宿舍下面,政法部就搬到了二楼,三楼是理论部,四楼是教卫部,五楼是读书周报和资料室图书馆,六楼是电影时报和文艺部,七楼是群工部。

那时候文汇报社还在老大楼里面,它有两个门。两个入口不是每个楼层都能相通,四楼中间有个通道,可以把两个区域连起来。圆明园路入口的地方有个电梯,这种电梯现在大概只有在早期的电影里还能看到。两道铁栅栏为门的电梯,有专门的人操作。哗啦啦地拉上铁栅栏,再扳操作杆就可以了。

站在电梯里可以看到外面风景。有的人会碎碎念上上下下的选择,当年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油腻的楼梯上常会散落一些铅字。小小的方长条一个字一小条。可能是磨损后淘汰掉的,也有可能工人排字的时候不小心遗落在那里的。报社员工的孩子上下楼梯或特意去溜一圈,竟然收集了小小的一盒子,有的竟然收集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字号不一样但把那三个小铅条用橡皮筋绑在一起,书上上到处按下自己的名字。

后来建新楼变成了文汇大厦的正门,再后来在威海路755号又造了新的办公楼至今。

图片为七十年代末马达、陆灏等在圆明园路149号哈密大楼在文汇报社前合影。《文窗西岭》:

写了我和文汇月刊的口忆文字后,我又去了次圆明园路。

文汇报业机构早已搬走,这座原名为哈密大楼的8层建筑成了涉外公寓。连同整个圆明园路的建筑,都复原了上个世纪初叶落成的模样,街道静静的。

我印象中的人来车往的热气看不到了。

右图姚文元的回述,大概就是当年的文汇哈密楼。

圆明园路的红,无非是那里有魔都最密集的红砖房。

圆明园路:

1860年工部局修筑此路。南北走向的小马路,南起滇池路北至南苏州路,全长462米紧靠外滩宁静而又不失典雅。由北向南依次为东侧

第一栋:天主教新天安堂

又名联合礼拜堂。1886年建成,1901年扩建道达尔设计,仿维多利亚时期罗马式建筑风格。建筑总体平面呈十字结构33米高的八边形尖塔,建成当时为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

第二栋:领事官邸

官邸建于1884年,建筑风格与领事馆相近,底层券柱廊。

英国领事馆格罗斯曼与伯依斯设计。砖木结构,1872年竣工。英国文艺复兴折中风格,外廓式清水砖外墙,二楼廊式内阳台底层中部五孔券廊。

第三栋:友谊商店

2004年拆除后建半岛酒店。酒店也是60年多来外滩的新建筑。占据了圆明园路西侧的半条街,西侧的建筑同样都各具特色。

8幢联排房中97号是安培洋行、133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185号兰心大楼和209号真光大楼。

第一栋:真光大楼

原为中华浸信会联合会办公楼。1930年建成邬达克设计,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坐西朝东10层钢混结构,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横竖直线交叉组合,乳白色及褐色曲面外墙贴面砖饰面。

第二栋:兰心大楼

原是外侨在上海最早的剧场兰心戏院旧址,1927年竣工,整幢大楼呈现出现代主义风格并局部带有新古典主义装饰。

七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立面采用褐色面砖饰面,装饰简洁。主入口处略前出,设齿状隅石,层间窗洞置连续式平拱钢窗,横线条韵味感强。顶部挑出阳台饰爱奥尼式柱,窗楣上置三角形山墙花装饰。

第三栋:协进大楼

原为泰慎洋行鲍士洋行。

第四栋:哈密大楼

该栋建筑曾进驻过沙咪洋行、瑞和洋行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文汇报馆等单位。

建于1927年,新马海洋行设计,立面风格为折衷主义三段式立面,整体比例适当,细部精美,入口大门及阳台处理细节精致。整栋建筑为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至7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建的8层局部有钢柱,楼梯均为钢筋混凝土楼梯。

第五栋: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

华籍建筑师李锦沛设计,建于1933年。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外貌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影响,装饰纹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立面勒脚为石刻莲瓣须弥座,窗裙和压顶饰假石回纹,入口门楣为石刻勾头滴水批担。优秀近代保护建筑。

第六栋:圆明园公寓

上海最早的英式红砖公寓。建于1904年前后,爱尔德洋行设计。主体为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局部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清水砖墙、砖雕等。

第七栋:安培洋行

通和洋行设计,建于1908年。红砖四层砖木混合结构,立面局部采用变形的古典装饰符号。入口间强调竖向构图,饰有一半圆形挑出窗。内部仍保留花饰精美的楼梯、栏杆和平台扶手。

第八栋:慧公馆

走完圆明园路,路口是北京东路。这里原为益丰洋行(英)1911年建。清水红砖墙文艺复兴折中主要风格。立面沿路直线展开,顶部三角形山墙作间断分隔。上部为平卷窗、底部为半圆卷门窗,西北角入口和东北角穹顶等装饰为巴洛克式。

踩在圆明园路花岗岩路面,繁华如梦的外滩,从这里发端。翻看上海开埠画卷的册页,藏在外滩后的小马路,都是念念不忘的光阴故事。

外滩源有讲不完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感觉在欧洲----圆明园路

    圆明园路实际上是一条很小的马路,总长度也不过400多米,不到一里路的距离.南起滇池路(旧名仁记路),北至苏州路,1860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建.现在圆明园路已被开辟成了步行街,属于外滩源区域中洛克 ...

  • 上海虎丘路

    上海虎丘路,南北走向,全长334米.1860年代初,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1865年命名为上圆明园路.1873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博物院设在本路,于是在1886年改名博物馆路.1943年改名 ...

  • 2019年5月11号-上海徒步第82回 乍浦路/虎丘路/圆明园路徒步

    前言 乍浦路是虹口区的一条马路,北起四川北路公园,南到乍浦路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闻名上海的美食街.美食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中期.鼎盛时期,这条仅1038米的小马路,汇聚了100多家饭店 ...

  • 咵汉口 | 从西园到中山公园 漫漫百年路

    中山公园张公亭 汉口市民逛得最多的公园,当然非中山公园莫属,从孩提时代到夕阳红,从凭票入园到敞开大门,克(去)了多少回?每个人都有中山公园的记忆. 西园 1861年汉口开埠,洋人把跑马场带到了汉口,起 ...

  • 吕班路震旦博物院&圆明园路亚洲文会大楼

    但凡高架从重庆南路过,有栋大厦楼顶漂亮的ARTDECO总会吸引眼球. 昔日有着亚洲大英博物馆美称的震旦博物院,原名徐家汇博物院.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1868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创建于徐家汇天主堂今蒲西路 ...

  • 踩着西瓜皮走上保研路,结果被清华同济一起砸中

    Y同学 本科:东南大学 保研绩点:1/89 综合评价:2/89 奖项: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学习优秀生.钟训正设计奖.程泰宁设计奖 写在前面 最终选择保研这条路真是非常戏剧性,简直在玩弄自己的命运 ...

  • 电视剧《民国奇探》,终究是乔归乔,路归路

    大家好,欢迎阅读小编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喜欢哟~ 路垚还是和白幼宁结婚了,乔四爷前来婚礼现场支持,路垚和白幼宁二人前往巴黎度蜜月,乔四爷依依不舍送别二人.哎,终究是乔归乔,路归路,我爆哭,呜呜呜呜~ 我 ...

  • 土耳其也想翻出俄罗斯的五指山?向西走不通,向北是不归路

    土耳其这几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库尔德武装问题,土耳其和美国关系急剧恶化,由于亚美尼亚问题,土耳其与西欧国家关系同样急剧恶化.按照美媒的说法:土耳其处于历史上最孤独的时期.实际上土耳其可不孤独,老对 ...

  • 西黄刘村光杨路小刘面条铺混沌皮的混沌与餛飩(馄饨),馄饨与馆的左半部分相同

    西黄刘村光杨路小刘面条铺混沌皮的混沌与餛飩(馄饨),馄饨与馆的左半部分相同

  • 上海圆明园路的红色极简建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林山FILM 最近去拍摄了圆明园路的美丰大楼改建项目,项目方案是由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主持设计. 圆明园路的红色极简建筑 「 原美丰大楼改建项目建筑摄影 」 ...

  • 魅力圆明园路

    圆明园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南起滇池路(旧时代名为仁记路),北至苏州路,路长462米,宽16米.1860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修筑次路.这条步行街一侧是城市公共绿地和上海半岛酒店,另一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