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东亮丨塔山杏花醉芳春
早春二月,应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节。可眼下,虽说已到了惊蛰与春分交替的节令,天气尚且清寒未退,冷热无常。不过,听说塔山的杏花已经是满山竞放、遍野飘香了。听朋友讲塔山的杏花当属荥阳之最,而那里又有屹立千年的“国保”千尺塔和气势雄伟的铁佛寨。做梦都想去那里看看。听天气预报说,近日,全省多地有雨,而杏花最怕风雨来袭,于是,总在心中不停地祈祷,多来几个无风无雨晴朗天,对于杏花,对于爱赏花的我,都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阳历三月十八号是个难得好天气,阳光和煦,天朗气清。正值荥阳作家协会到塔山风景区进行采风活动。文友一行二十人驱车前往位于荥阳南部山区的贾峪大周山上的圣寿寺。汽车在九曲十八弯崎岖山道上行驶,那漫山遍野的杏花便扑入眼帘。仿佛跌进了一个杏花的海洋,走进了一个争妍斗奇、万岩竞秀的璀璨王国。
当我们的车队驶进塔山圣寿寺脚下的停车场时,景区管委会的张国亮主任早已恭候多时。张主任是地地道道本地人,他用热情而朴实语言为我们作欢迎词,并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了景区的概况和发展历程。接下来就带着我们参观浏览各个景点。
顺着山间小道一路向东,我们首先参观了坐落在一刻大杏树之下的“娘娘床”。相传在北宋年间这里出了一位美貌绝伦的曹娘娘,这里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美丽的传说都与这位贞贤淑德的曹娘娘有关。这颗古老的杏树像一把巨大的伞盖笼罩着这张天然的石床。这个芳菲吐艳的锦绣时节,在这样一个天造地设卧榻之上,你自由的想像力可以发挥到极致,你尽可以遐想无限。关于杏花,关于娘娘,在你的脑海中可以浮现出多少个曼妙叠加怡情韵事:诸如贵妃省亲,来此游玩,闻到这满山杏花的芳香,身心陶醉,凤体香足再也移动不得半步,故顺势卧榻于此,做了个香飘千年的一帘幽梦,迟迟不肯醒来……
你还可以想像曹娘娘曾沐浴七星泉,饮杏花村酒,酣醉于此,在两三宫女的服侍下,在此小憩,那种千娇百媚的姿态比起“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温洗凝脂”的杨贵妃来也毫不逊色……
想像过娘娘床的温香玉润之后,再来领略一下“膏笔泉”神奇与灵光。从娘娘床向西折回,走到铁佛寨下的绝壁前,顺着一条犬牙参差石头小径向下行二十米左右,经过一个长约十来米、宽不足一米的石缝,人称“小一线天”,一块高约一米半的大青石横亘在那里,青石下方有个直径不足两厘米的圆孔,正好能插进一支毛笔。在这个石壁前仅仅可以蹲下一个人,不知是谁已经在石孔里塞了一根小木棍儿,你若顺便拿着小棍向里面戳上几下,石孔内会发出窟哧窟哧的声响,接着里面会渗出一些黑色的汁液,像墨汁一般,这就是所谓的“膏笔泉”。听张主任人讲,很多求学的多数人都愿不畏险阻来此一试,希望能得到文曲星的点化而高中魁首,最起码是学有所成。我也忍不住探下身子一手抓紧石壁,一手握住木棍儿捣鼓起来。哈哈,和大家开个玩笑,我是希望过后能妙笔生花、文思如泉涌,能写出几篇好文章来。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友告诉我,经过地质专家勘探,这里地层下石油含量丰富,因此才可以捣鼓出些黑色的汁液来,哎,再美好的愿望与想像,在科学与理性面前都会黯然失色,这念想,还是暂且储存在自己充满感性与幻想的胸怀里吧。
沿着刚刚铺就的砖石台阶向上行走,不知不觉一来到铁佛寨的南门脚下。这里的杏树像大观园里的姑娘们一般,生长的性格各异,率性而自然。也有腼腆与羞涩的,就好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村姑一般。有的从道边旁逸斜出,像个手捧鲜花的歌迷,冷不丁向你捧出一丛花色月白的芬芳,在你没在意他的时候,给你一种措手不及的慌乱,也有树形和花色都不太出众杏树低调而谦逊,他们只会很识趣地在远处望着你,低着头或是在孤芳自赏,或是在思想着谁也猜不透的心事。有几颗个性使然,特立独行,竟然长在台阶当间。蛮横地拦住你的去路,想不和她打声招呼都不成。直挺挺地将满树芳香与热情都一股脑儿端给你,容不得你躲闪或拒绝。
从山门到千尺塔要经过几座大殿,大都还未竣工,但今天的天气晴朗,花海浪涌,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年轻小姑娘穿着五颜六色的春装,花蝴蝶般在花海中奔跑,或拿着手机对着杏花拍照,或举起自拍杆,忘情地自我陶醉,尽享挥洒着亮丽的青春,享受着这明媚无限的春光。年长的大都在宝塔前流连徜徉,在斑驳的石碑上寻觅历史残留下来的只鳞片爪的文字信息,在饶有兴趣谈论着有关这千尺塔及圣寿寺的历史典故,谈论着塔山与大周山的隶属关系。无论他们说的是有证可考的正经信史,还是家喻户晓、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在这大好春光里漫语轻声、娓娓道来。它们在韶光流逝的时空中传荡着,让今年的杏花听得见;让昨天的山峰听得见;让惊蛰后的虫儿听得见;让北回的候鸟听得见,此时此刻,人与自然是一体,温暖的阳光和盛开花儿是一体,这喃喃的话语与流动的时光是一体。
一位常年守在这里一位七十多岁老村支书告诉我们,这山上的杏树有一些是最初野生的,有相当一部分是1958年种植的。当年贾峪公社的书记和主任来到当年叫阴沟村的山沟里,带领并与阴沟人一道带着铁锹,背着树苗,带着萝头筐就上了山。老人还为我们背诵起当年植树人编写的打油诗,“五八年,不平凡,植树造林上塔山……”
正是他们不怕吃苦、战天斗地的伟大精神使日月增辉,荒山变新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人谈起往事还记忆犹新、如数家珍。我想来此参拜的香客们,最应该虔诚参拜的不是那些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神像,而是那些老一辈植树造林,造福后人的老人们。正是他们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在石头缝里艰难地开荒,在陡峭的石壁上刨挖,才换来了今天山清水秀,花海如潮。换来今天的甜蜜与芬芳。历史会记住所有在这里耕耘劳作拓荒者。
这里的山,壁立千仞、群峰竞秀,与迎风绽放的杏花相映成趣;又与这里厚重而浓郁的历史文化和这千年屹立千尺宝塔相得益彰、美轮美奂。如果说杏花是塔山美丽的眼睛,千尺塔是则是塔山钟灵毓秀的灵魂所在。是这个千年佛塔护佑这里的美丽山川,使这里依然杏花烂漫,使游客有了来这里游玩休闲之趣,人们是不是也应该呵护好这座千年佛塔呢?
在这里,信史与传说和谐交融才道出世上几多真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得到一种人间大善;塔山杏花醉芳春更显出天地之大美。
作 者 简 介
宋东亮,男,46岁,笔名“始祖鸟”。河南郑州荥阳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荥阳市作协理事。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河南省黄河当代文学研究院研究员。现就职于荥阳市住建局。本人自幼酷爱文学、历史。多年来笔耕不辍。本人曾在《世界汉语文学》、《沙河风》、《楚河汉界》、《荥阳文学》、《荥阳慈善报》、《荥阳学习》等多种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2014年,散文《双清仰止》入选《中国散文选粹》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