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意书风:米芾《乐兄帖》,小小的尺牍,乃有如椽的笔力

米芾《乐兄帖》,行草书,纸本,纵29厘米,横66厘米, 1096年(绍圣三年)。此为米芾辞去雍丘知县,任监中岳祠闲职时,答知者的回信。时年绍圣三年,述其罢知县到此闲游时的经过与心情,就其官历来看,可以推定为绍圣年间,四十四、五岁时书。虽属小小的尺牍,乃能发挥他如椽的笔力。

米芾《乐兄帖》

米芾的书法跳跃,奔放,迅捷,潇洒,激昂。有人用一匹骏马来形容米芾的书法,确实很形象。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

尽管同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但与苏轼的强调“意”、黄庭坚的强调“韵”不同的是,米芾书法更加强调的是“势”。体势的营造是米芾书法的精髓,也是米芾书风的一大特色。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用笔于俯仰、向背、正侧、转折、顿挫、行留中追求天然变化,表达出不拘泥于常规的意象情趣。其字造型左伸右缩,偏侧不正,极尽自然之美。米芾通过字体的夸张变形、偏侧不正来打破平衡、制造矛盾,然后上下左右相应,产生形形色色的造型姿态,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风度神韵。米芾曾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表现出他打破定法、超俗求异的艺术追求。因此苏轼曾赞道,米书“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