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过年

忆过年

文/汪伟国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小的时候都是特别盼望过年的,过年可以吃好东西,过年可以尽情地玩耍,可以放鞭炮,也可以跟着母亲到舅舅家、姨娘家过几天;过年那几天不但没有作业的烦恼,还可以穿上新衣服,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

作为孩子的我们都盼望早日过年,我的父母却并非如此,好像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他们了。一是过年就意味着我们家得设法筹措钱款,把因急用而曾经向邻居家借的钱还掉;二是要赶集卖掉家养的羊群或几根树段子,换钱回来购置年货;三是飞速流逝的时间对父母构成的巨大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

小孩子的我们可以兴奋地说:过了年,我又长大了一岁;而他们则叹息:嗨,孩子大了,处处要花钱,儿子读书要花钱,女儿嫁妆要花钱,翻盖漏雨的老房子要花钱。唉,那年那月就是缺钱的岁月。

腊月初八,盼年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尽管到底哪八样粮食,我真的不清楚,但吃起来还是美美的,就像如今超市里卖的“八宝粥”。腊八过后,我们还要上学,我们依然读书写作业。

过了腊八再过半月,就到了辞灶日,我们老家叫“送灶”——送灶的仪式我不记得了,好像父母会在灶台上方粘贴一张红画纸,画纸上有小人,穿着古装,叫灶王爷来着。据说这天要送灶老爷去西天为我们家人祈福。

无论怎么困难,送灶那天家家午饭都有菜有肉,晚上都吃糖饼。据说不同姓氏的家庭,送灶的日子也不一样, 刘姓、赵姓等曾经的“皇姓”往往都是腊月23日送灶,普通百姓家都是24日送灶。但我今天上课时,问了姓刘、姓赵同学,他们都说,送灶也是腊月24日。现在百家姓都平等了,“官三民四”的送灶旧习早已落伍了。

送灶过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年了:漏粉条的,做豆腐的,蒸馒头的,蒸年糕的,彻底打扫卫生的……不一而足。按常规,送灶过后各个学校也都放寒假了,孩子们放假在家,也都能帮家人忙年搭把手。男孩子为水缸里添满水,劈点木材;女孩子帮家人洗洗床单被套,包包馒头。

过了送灶,春节就近在眼前了。大年三十,即除夕,最为忙碌,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这天上午,大人孩子都去赶集,做生意的做生意;购置年货的购置年货。什么鞭炮啊,对联啊,挂笺啊,年画啊,都必须在三十的下午之前搞定。

酒足饭饱以后,就要贴对联、年画、 “福”字与挂笺了,挂笺到处都可以粘贴,屋门上,窗户上,牛棚上,厕所上,水缸上,手扶拖拉机上……

大年三十的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在坟前烧烧纸,说说话,磕磕头。而这上坟,其实就是去给祖先送点纸钱,让他们过个富裕年。上坟回来早的还可以沿着村子串串门,看看人家赌钱,玩麻将的,掷骰子的,斗牛的,诈鸡的,有的还来上几把,试试手气;上坟回来迟的,家家户户已张灯结彩,堂屋墙上,远远看去“红红火火”“金碧辉煌”。乡邻家淘气的孩子,已经放起了鞭炮。

晚饭过后,我们不二的选择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起初老家没电视机,就到有电视机邻居家看,有了电视机了,就全家围着火炉(早前是“盆火”),边烤火边吃瓜子花生边看电视。总是看得很久,看到很迟,老辈人称这叫“守岁”。

春节晚会结束的时刻,是在午夜时分,新年就要到来了,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集体报时为准,这时家家户户燃放烟花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我们老家,正月初一早上讲究较多。一大早,我的母亲会率先起床悄悄地到我们床前,塞给我们每人一块年糕,要我们不要说话,在床上就吃掉,叫“开口高(糕)”。母亲的这个做法一直坚持着,直到我们结婚生子以后,仍然如是。现在母亲去世了,再也没人一大早的为我们送年糕了!

正月初一,屋子里的瓜子花生壳不能随便扫去,否则不聚财;孩子一大早也不能随意说话,孩子该说些什么,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因为新年的第一天,关系到一家人新年的运道。

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吃饺子与汤圆,饺子我们老家都说成“万万顺”,汤圆说成“元宝”。待我们孩子都起身了,汤圆先下锅,白白胖胖的饺子后下锅。元宝里面会包有硬币,我们都盼望着能从元宝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元宝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

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回老家过年,我母亲白天包元宝时,在元宝皮上特地做了记号,盛元宝时,就给儿子的碗里盛上了带钱的,开吃时,率先吃到硬币的儿子开心极了,欢叫道:“我有钱了,我有钱了!” 大家听后,也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吃元宝与万万顺之前,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早已坐在那里等着了。孩子们一边磕头一边大声说道:给爹爹磕头,给奶奶磕头,给舅舅爹磕头……

长辈们也都响亮地说着:起来!起来!然后都要塞给孩子们一点压岁钱。我们当年的压岁钱也就几毛,最多几块的;我们孩子现在的压岁钱是几百,甚至上千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如果愿意,鸡、鱼、肉、蛋可以天天吃;汤圆与饺子可以顿顿吃;大片、晚会、各式电视剧可以天天看;上街、赶集有的是机会;新衣服可以时常买。

没有了吃的吸引,没有了玩的乐趣,过年的兴趣似乎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岁月珍贵,时光难留,一晃一年就过去了。大人怕过年,孩子们大概还是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盼望过年吧。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汪伟国

(0)

相关推荐

  • 你所期盼的“年味儿”,是一种久违的精神归宿

    文:大熊 本文共计2889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一. 有位高僧说,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总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高僧内心纯净,这句话拿来用在年味上,我觉得也适合.我期盼有年味的春节,主要是因为我们从那种过 ...

  • 除夕到!各种习俗,你有熟悉的吗?

    关于除夕的传说 古代有个凶残的怪物叫夕,每到岁末就会出来作怪伤人,后来,祖先们发现夕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剧烈的声响,于是在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贴红春联,敲打器具作出声响,来驱除夕兽,以求新一年的安宁.随 ...

  • 大年初一,这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 导语 ] 鞭炮声声辞旧岁,喜迎 大年初一 到 .大年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春节.这一天,是新年第一天,万象更新,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喜迎新春佳节到来. 那么大年初一有哪些习俗 ...

  • 蓝村人的“年”

    (图片:网络) 我的家乡是蓝村镇王家小桥村.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过了冬,年烘烘",就是说过了冬至以后,人们就会感受到春节的脚步已经走近了,开始从各方面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俗称& ...

  • 大年初一禁忌多,“3做4吃5不”,老传统不能丢,才有好彩头

    今天是大年初一,老人总会讲究新年迎好运,大年初一要早起,同时还要注意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至于为何早起,还因大年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天也意味着牛年真正到 ...

  • 【中州作家】常玉国:故乡陈年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42] 故 乡 陈 年 河南济源       常玉国 今天"破五",年已过完.街上仍五彩缤纷,货品还琳琅满目.可是,我怎么懵懵懂懂,没有一点过年 ...

  • 清欢有味是儿时——忆过年之办年货

    清欢有味是儿时--忆过年之办年货 腊月已过半了,按说年货该准备起来了.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看见对面人家阁楼外的平台上斜角撑出一根杆子,吊了三四块大肉:而正对着书房的顶楼露台上,十分张扬地晒了一张大猪脸, ...

  • 【温柔雨丝】| 王天友作品:再忆过年

    年过初七,过年的气氛便已经不再那么浓烈,日子也渐渐恢复平常,该上班的上班,该外出打工的也开始收拾起了行装,正待不舍地告别亲人和故乡,开启一年忙碌而艰辛的行程,去收获又一季希望.浓浓的年味也随着阵阵春风 ...

  • 散文天地 · 忆过年‖总第913期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zjxsyzz.com 忆过年 文/张西云(辽宁) 记得小时候一进入腊月,空气中都弥漫着过年的气味. 大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家中老人郑重地告诉孩子:腊月了 ...

  • 强国征文|【过年】忆过年

    岁月匆匆.眨眼功夫,又近过年.不由想起了小时候,那时我最盼过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的农村还很苦.我家的茅草屋,一逢下雨,到处漏水.有时半夜突然下雨,我们在梦中被雨水浇醒,不得不起来用盆子或桶四处接 ...

  • 陕西董联合作品:《忆过年 ——记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西安南郊农村过年》 朗诵/面对大海

    陕西董联合作品: 忆过年 --记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西安南郊农村过年 朗诵/面对大海 图文编辑:沐兰 雪降大地农家闲, 洗缝被单迎新年. 灯夜给孩做棉袄, 虎头新窝脚上穿. 扫房漫墙漆门窗, 白纸糊 ...

  • 敖银萍【散文】忆过年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忆过年 文//敖银萍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

  • 左永生:忆过年

    作者简介:左永生,网名左老师,偃师作协,偃师诗词协会会员.酷爱文学,曾多次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散会一百余篇.在牡丹文化诗社及九都雅集诗社,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现在高龙家具有限公司作企业策化. 左老师 ...

  • 走进腊月忆过年

    文/刘媛玲 早晨醒来,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林林总总,百味杂陈,不由写"打油"一首一一一难忘过年: 小时雀跃爱过年,怎知父母有多难. 工资不足四十元,亲朋家里要打点. 里里外外清扫遍,窗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最忆过年鞭炮声/杨树林

    孩提时代的年,对每个人来说都难以忘怀,时间越久,思念越长.如今一想起来,就浓了情怀,好似听到了儿时岁月的律动,耳边回荡了童年时过年那清脆的鞭炮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也是在算不准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