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堪忧、问题不断,曾经的“豆奶之王”维维股份为何走到今天?
多番跨界迷人眼,维维股份暗藏“雷点”渐凸显
出品 | 每日财报
作者 | 吕明侠
提起维维豆奶,很多人会联想到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维维豆奶,欢乐开怀”,不过近年来,维维股份却难言开怀,尤其是主业下滑,扣非后的净利润更是连续亏损,豆奶生意越发艰难。
近期,维维股份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由此也引发了市场对于维维股份经营状况的讨论。事实上,成立28年,上市20年的豆奶之王,虽然表面看起来光鲜,实则内里早已虚空多年。
维维豆奶位于江苏徐州,前身是徐州豆奶粉厂,1992年,徐州豆奶粉厂厂长崔桂亮创立维维豆奶品牌。
当年,引发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登陆徐州荧屏,崔桂亮带着企业家底10万元来到徐州电视台,买断了特约播映权。随后,维维豆奶声名鹊起,火爆异常。
到1997年,维维豆奶销售额更是飙升到13亿元,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70%,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豆奶大王”。此后连续十多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2000年便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之后便开启了几乎长达多年的多元布局之路。曾依靠豆奶系列红遍大江南北的维维股份,近年来,经营似乎陷入了困境,扣非净利润连亏3年。
据《每日财报》统计,2017年-2019年,维维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46.47亿元、50.33亿元、50.39亿元,增速分别为4.1%、8.32%、0.12%,近三年营收增速较慢,且2019年增速已不足1%。
从整个行业来说,2013年开始,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就迎来高速增长期,维维股份并未搭上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快车,它的市场份额肯定会被抢走。包括伊利、蒙牛、达利食品等多家食品巨头觊觎豆奶市场,在大型企业入局后,豆奶市场竞争升级之战已然打响。
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维维股份不但没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研制新产品抢占市场。而且其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03.49万元、548.24万元、182.23万元,逐年下滑。
与此同时,《每日财报》还注意到,维维股份偿债能力堪忧。2017年-2019年,资产负债率为62.3%、67.3%、68.6%,行业均值分别为34.2%、36.2%、33.8%。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账面货币资金26.5亿元,短期借款高达39.3亿元。
2017年-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0.59亿元、0.73亿元,扣非净利润则连续3年亏损,分别亏损1.03亿元、0.31亿元、0.18亿元,盈利能力薄弱。
由于业绩表现平平,维维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较为平淡。尽管在2015年6月,其股价最高曾涨至107.48元/股(后复权),但此后就进入了下跌通道,一直在低位徘徊。
今年3月,其股价跌至15.74元/股(后复权)的低点,截至2020年6月1日,报17.06元/股(后复权),这一价格较高点时期跌去了84%。
近年来,维维股份业绩表现不给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放飞自我的“跨界”。在维维股份近20年的资本市场生涯里,几乎把豆奶、牛奶、白酒、煤炭、地产、茶、粮食都折腾了一遍。
从上市募资9.95亿,维维股份随后开始大规模进军乳业,通过一连串的收购、控股、组建,维维乳业的版图涉及到新疆、西安、宁夏、武汉等地。
2006年,维维股份开始涉足白酒,通过受让双沟酒业38.27%的股权,成为了双沟酒业第一大股东。2009年,为挽救业绩下滑危机,双沟酒业又被转让给宿迁国丰,8000千万收购的股份此时以3.98亿元出售。
尝到甜头的维维股份,从此放飞自我。立刻在同年又以3.48亿元收购了枝江酒业51%股权。2012和2016年,维维股份又相继两次出资,对贵州醇酒业进行股权投资。
不过,无论是枝江酒业还是贵州醇,给维维股份带来的惊吓都大于惊喜。2012年开始,枝江酒营收接连下滑。2019年,枝江酒业更是跌至“谷底”。
今年4月29日晚,维维股份更正前期会计差错,对子公司枝江酒业补缴税款事项按追溯重述法更正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差错更正。枝江酒业补缴4年税款合计2.07亿元,其净利润亏损扩大至0.86亿元;实现营收也是被收购以来最低值。
同时,维维股份对贵州醇酒业股权投资以来,2012年到2017年,贵州醇酒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五年累计亏损3.08亿元。2018年12月,维维股份将贵州醇51%股份转让给维维集团。
同时其他多元化尝试也不容乐观。2007年,维维股份进军房地产领域,联合中粮成立房地产公司,但随后发展不顺选择退出;2011年,维维股份收购了一家煤化公司,次年该公司亏损2000万元。
2013年,维维股份开展茶类业务,以7650万元收购了湖南省怡清源茶叶有限公司51%的股权,但在2014年后,维维股份的茶类收入开始持续下降。2019年财报显示,维维股份茶类实现营收6691.17万元,同比减少5.69%。
据《2019-2025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维维豆奶的市场占有率仅有0.51%。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2-2016年,国内豆奶前五大厂商为维他奶、唯怡、维维股份、祖名和白玉。维他奶和唯怡的市占率逐年提升,分别提升22.45%、5.21%。
反观维维豆奶产品老化,新品推出晚,市占率逐年下滑;随着各大厂商加大对豆奶的布局,行业竞争将会加剧。副业没有搞好,主业也将面临危机,维维股份的未来堪忧。
诸多跨界之举收效甚微,一番操作下来显然也拖累了维维股份品牌自身。最终又喊出了“聚焦主业、回归主业”的口号,然而与维维豆奶辉煌的年代不同,当今的豆奶市场格局和竞争,早已换了天地。
5月6日晚,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在之前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原第一大股东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维维集团”)违规占用上市公司9.43亿元资金,但披露过晚。而在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即有股民对维维股份发起索赔。
值得注意的是,在维维股份41.47亿元的有息负债中,短期借款金额最高为39.29亿元,占比95%。年报显示,短期借款中有20.98亿元为保证借款,其中第二大股东维维集团及其附属企业提供担保的金额为19.35亿元。
巨额的有息负债令公司偿债能力严重弱于同行。2019年,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0.85、0.61 和68.65%,在同行中都是最弱。除此之外,更让人疑惑的是,维维股份一项名为张集产业园厂房及设备安装工程从2009年起,便一直出现在年报中。
在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下,该项目的工程预算数和工程投入占预算比例不断变化。而2019年的工程进度也由2018年的85%倒退至75%。
到底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该项目历经十余年仍未完工?对此疑问,《每日财报》发函询问并未收到回复。
虽然近年来维维股份逐渐甩掉副业包袱,重新聚焦主业,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将多年来的顽疾去除,还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