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宽:采蒲台的苇
“采蒲台”是雄安新区的一个淀中村。初次知道“采蒲台”这个小村,还是通过孙犁的小说《采蒲台的苇》。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坚韧不拔的“苇”来表现那些英勇抗战的白洋淀人民。小说里还有一段话深深地吸引着我:“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
第一次来到采蒲台是在雄安新区成立以后。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就被这里的苇所吸引。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苇,主要的经济来源依然是织席、织苇箔等芦苇制品。这种流传几百年的老手艺也许会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而消失。
随后又去过几次采蒲台,也为专门记录一下这里的人和苇这种渊源不断的关系。
采蒲台位于白洋淀东南方,北接安新县,总面积0.6平方公里,全村3000多人,周围被芦苇荡包围。
前街的烈士祠,供奉着几十位为国捐躯的采蒲台籍民族英雄的铮铮铁骨。
芦苇的收割和成品,都是通过船路运到村里、村外的。
村民用苇锊(lüè)子锊掉劈开芦苇上面的苇皮。以前用两个竹片,现在多用铁片制成。
苇花和苇杆底部都要清理掉,只剩下苇杆,便于编织苇席、苇箔。
浸水,是加工苇席、苇箔的主要工序之一。
苇碡(zhóu),这是用来压芦苇篾(miè)片的工具,是用石头制成。直到把苇篾压的像皮子一样,这样编织出的苇席才结实耐用。
织苇席的人们。这种苇席现在用量不如从前,以前北方家家户户都有,铺炕、搭棚、苫粮草、扎牌楼等,均用苇席。现在基本都不用了。
邻居家的孩子正在看着老人织苇箔。长大后,他们也许在也见不到这个了。
织苇席、苇箔这些手工活,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干。
但老郝家的二女儿依然跟随老郝学会了织箔。
搬运加工好的苇箔。
堆在家门口等待出售的苇箔。
初步加工好的苇杆,杠回家准备进行苇箔的加工。
被清理掉的苇皮、苇花就用来烧火做饭。
船顶上放置的苇箔,有一定的挡风遮雨的功能。
村里以“郝”姓人士居多,老俩口都已经80多了,织了一辈子的苇席、苇箔。这也是为老俩口拍摄人生中第一个合影。
由于村子面积小、房屋多,孩子们只能在房前屋后的过道里玩耍。
汪顺宽:热爱摄影多年,利用业余和休假期间,进行摄影创作,相机是我很好的表达工具,图片表明了我是怎样观察这个世界的。相机也是我的“第三只眼”,用这“第三只眼”来看世界、拍摄世界、感悟世界,世界就会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