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60岁的绝美行书,越看越美
我们基本可以将书法史上的书法风格总结为下面三大类:
第一类:雅赏俗不赏
简而言之就是这一类书法只有懂书法的人才能看懂,不懂书法的人基本看不懂,后者对其嗤之以鼻。比如钟繇的书法,颜真卿的某一类书法,比如明代徐渭的书法、倪元璐、傅山、王铎等人的字。
没有一定的书法根基,你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的,普通人看第一眼往往会以为是“丑书”。
第二类是:雅不赏而俗赏
这一类书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江湖体”,这类书法典型的特征就是狂、怪和夸张,而对于没有书法审美能力的普通人而言,往往更加青睐于这类作品。
第三类: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的字并不一定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但也一定是受众范围最广的一种书体,其中最突出的两个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与赵子昂。
在今天的保定市中心,有一座古代讲学的书院,此书院的亭廊当中,有一件元代赵子昂的60岁的书法,此作乃是清代刻制而成,刻工极佳,令人百看不厌!
此作后面有题跋讲述了此作的流变过程,原迹藏于清代的旗人那彦成家,刻完之后,原迹丢失,并且后面还有许多名家的题跋。
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蜀山图歌》,此作乃是赵子昂60岁的书法,在经历了高宗书法的洗礼和对于“二王”书风深厚的浸淫之后,在晚年深入李北海,精研体势,书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这件《蜀山图歌》在字形上修长而多姿,在线条的力量感上又有着李北海的风貌,体势圆润而不失清朗,有着苍劲之姿而不乏妩媚之态,是融合阴阳之变的绝佳之作。
赵子昂对于“二王”书法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集王圣教序》与《兰亭序》的深入理解上,形成一种骨力苍然的美感。
所以对于普通民众来讲,赵子昂的书法极具风姿,也颇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而对于真正的书法家来讲,其书法完美继承了“二王”一脉,成为了800年来传统书风的绝佳继承人,也是学习书法深入晋人门户的最好敲门砖!
康熙有个弟弟叫作奕禧,曾经得到过这件作品,并且在此作上题跋道:
赵承旨书从晋魏来,泛滥于北朝碑版,备古今不传之法,出王谢笔外意,盖数千年以下一关键也。
若专事蕴藉,无篆隶精神,终与古人才合,此卷为实斋中丞兄旧藏,余曾于京郭见之。今携入黔阳,余回避石阡,将行,题其未简。承之晚年最老辣的一笔,当共解者赏之。
赵子昂曾经做到了元朝的“翰林院承旨”,所以称之为赵承旨。跋文中说他的书法理论从晋魏而来,乃是王谢笔意,并且能够精擅诸体,打通的“五体”,才能真正地在书法上与古人相会。这幅字乃是赵子昂晚年最为老辣的作品,是其一生当中的极品行书!
主编钱丙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