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里的《乡土中国》(附《论语》一则)

每天午饭时分追一点热播好评剧《山海情》,这两天发现各大官媒开始纷纷报道《山海情》剧中人物的原型,开始深挖剧情背后的故事——原型更为感人,吊庄移民之处,现实比剧情更苦!

边观剧,边了解报道,不禁感慨,做成一件事,一件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事,需要多少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啊!扶贫,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而是真真实实努力去做。

同时,也想到了这部剧和语文课的联系,和《乡土中国》的联系。怎么把学过的东西和现实联系起来?怎么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这应该是语文学习重要的一项内容吧。

那我就简单梳理下《山海情》中体现的《乡土中国》的特点吧。

吊庄移民之初,涌泉村的七户人家当逃兵,从吊庄又逃回涌泉村,为啥?因为吊庄的土地太不咋样嘛!砂砾荒漠,莫水浇灌,那咋活的了?——没有吸引人的肥沃土地,怎么留得下人心——土地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命根,乡下人土气,到哪里都离不了土地——《乡土中国》特点之一。

涌泉村需要整体搬迁,年轻人跃跃欲试,包括李老太爷的儿媳妇,她为了孩子的将来上学打算,内心很想走出贫穷的大山。可是,李老太爷执意不搬。这又为啥?因为这涌泉村是李姓家族的血脉绵延的根基。李老太爷是李姓家族的“掌门”,他拗着不搬,年轻人再想搬,都不能啊!——李老太爷是“族长”,是李姓家族的领头人,他的主意,不能违背。

这里又是《乡土中国》典型特点的体现了:聚族而居,很少流动,安于是乡。并且在这里,“家族”的特点和“长老统治”就鲜明的体现出来了。李老太爷就是李姓家族的“长老”,长老有强制年轻人、教化年轻人的权利。虽然剧情发生是在世纪90年代了,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改革开放多少年过去了,这里依然保留乡土中国的原貌。

还有个剧情,马得福回家动员整村搬迁时,遭遇乡民讥笑讽刺和敌对,他在饭桌上发牢骚,说乡亲是“刁民”,气得他爸摔了碗,大发雷霆。后来父子二人聊天,马喊水讲述了马家先人当年从陕西一路逃来宁夏的艰难和辛酸:因为是外姓人,多少个村庄拒绝收留他们,多少人把他们赶出村子,只有涌泉村的李姓家族,收留他们,帮他们盖房种庄稼……马喊水是教育儿子不能忘本,我却从中又看到《乡土中国》的影子——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血缘与地缘”——因为没有血缘,所以逃难路上处处被排斥,不被接纳;因为只有“地缘”的关系,所以在涌泉村搬迁问题上,李老太爷回怼马得福:“想搬迁报名的恐怕都是你们马姓的吧?那里面有一个是我们李姓的人吗?”。即使住到一个村里,在社会心理上,李老太爷依然排斥马姓人,这也很好体现了费孝通的研究结论:漂泊异乡的人,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的社群,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在本地人心里眼里依然是“外人”。

……

用《乡土中国》去看《山海情》,能用所学知识解读社会问题,能使自己的思维灵活且深刻一点。当我们明白了移民百姓的根深蒂固的“乡土性”,也就更能明白搬迁工作是多么不易——因为它需要人们告别过去,接受变化。告别过去意味着撕裂和冒险,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乡土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变得太慢了,当外力需要它急速改变的时候,阻力和矛盾自然就产生了,而扶贫干部,就需要面对这些阻力和矛盾,所以他们的工作必然是困难的。

哈,写到这里,忽然发现我的《乡土中国》没有白读,我居然也会学着深度分析一点问题了。

是啊,书怎能白读呢?开卷就会有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