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唱响和谐家风曲/刘锡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节前,我们刘氏家族几十口人为缅怀老人,给父母亲扫墓。站在墓碑中央两位老人家的慈祥照片前,我的眼睛湿润了,颗颗泪珠在脸上滚动着。
如烟的往事冲向我记忆的闸门:自儿时起,我常听在旧社会就做过私塾教师的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在我家客厅中央挂着一幅由家父的书法作品“家和万事兴”,十分明显,它时刻提醒我们家每一个人,家庭和睦就能兴旺。
我的家庭是一个幸福“大”家。说是大,人口众多。对父母亲而言,他们拥有1个女儿、4个儿子、4个孙子、2个外甥女。如今他们的小儿子近六旬,五个子女衍生出10户人家、30多口人。父母在世时,每逢节假日,30多个大大小小晚辈欢聚在父母家,济济一堂。4代人中有些是文艺骨干。饭后坐在客厅的沙发或凳子上,一台小型家庭演唱会随即开始,大家各自进入角色,报幕的,拉二胡的、吹笛子和吹口琴的,喝歌的,节目丰富多彩。大哥曾在工人文化宫工作过,他表演的《上海说唱》、绕口令、戏剧赢得了阵阵喝彩。精彩的表演引来了邻居们前来观看。父母亲看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全家人其乐融融。这一刻,成为永久的“定格”,铭刻在我们脑中,永驻在我们心里。
父母亲教会我怎样做人。60年代,母亲将潘姓邻居家的男孩认作干儿子(其实母亲已经有4个儿子),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干弟弟。父母亲在世时我们如同亲兄弟。父母亲过世后,我们依然如故。逢年过节,总要叫上干弟弟来我们家吃年夜饭。80年代,我记得隔壁住的是江阴长泾人。他们家五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孩子,两女一男。由于多子女,他们家较贫困,当时他家还没有洗衣机,我家洗衣机成了两家共享洗衣机。平时与逢年过节,我常常叫他们举家到我家来吃饭。我的女儿也成了两位大人的“女儿”,他们兄妹三人也将我女儿当成自己的“妹妹”。由于同姓刘,外人误以为我们就是“一家人”。事隔30多年,尽管两家早已不是邻里关系,我们依然如亲戚般相互走动。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尽管我搬过几次家,不管住哪儿,我始终认为金乡邻、银亲眷。邻里好,赛珍宝之道理。
老实憨厚的父亲退休前是原无锡北塘区商业局机关干部,写的一手好字和好文章,是局里公认的“笔杆子”。我从小受家父的影响与熏陶,也喜欢上了文学。读书成为我业余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尤其喜欢读古今中外名著,打小积累的语文文学功底,为我以后踏上新闻记者和大学教师岗位打下了深厚而扎实的语文文学基础。从读小学乃至大学,我的作文总是名列前茅。我步父亲后尘,大学毕业后搞起了文字工作,当上了新闻记者,后来又到大学任宣传处长。工作40年,曾发表在各类媒体上各类作品200余万余字。有幸成为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仍为一些报纸杂志及网站撰稿,题材有新闻、小说、散文等。
退休后,我时常回父母亲曾住过的屋,尽管父母亲离开人世了,但每次回家我会走到“家和万事兴”牌匾前去,轻轻地抚摸着它,它仿佛告诉我,要永远铭记这些家训,并像祖辈们一样将它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后辈和我一样受益终生,将“家和”进行曲世世代代唱下去!
作 者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