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虹丨愿天堂里的母亲仍有诗陪伴(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些母亲教过我的诗词,现在已成了我思念她的句子。
母亲有一手漂亮的字,特别喜欢抄写古诗词。但她又不是停留在单纯的抄写上,而是用心地背诵和理解。
不知不觉地,母亲成了家里一本活动的《唐诗三百首》。孙子孙女做作业,遇到古诗词填空或默写,不懂的就转头问她。她每问必答,很少出错,有时还会扩展讲解,指出这是出自哪个朝代哪个诗人的哪首诗。碰上孙子孙女为了赶时间完成作业,便会打断她的话:“打住打住,这样就行了。”
母亲最是把我当作学习古诗词的知音,因为我是学中文的,平时又爱鼓捣点文字。但我因工作繁忙,再加上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顾,平时很少回娘家。偶尔回去一趟,母亲最高兴的还是跟我聊她学习和抄写古诗词的事。
有一次,母亲认真地跟我说,每天背诵或抄写几首古诗词,日子很容易打发,而且也可以练记性,要我也学着点。我听了,打量一下屋子,似乎才醒悟过来,她的孙子孙女都已经到外地念大学了。我想劝母亲出去活动活动,跟人家跳跳广场舞打打牌,但想到她的性格不会喜欢这些,便劝她去上老年大学的诗词或书法班,母亲都拒绝了。
在母亲生命最后几年里,有次重病住院,因物药作用,几天来神志不清思维混乱。一天上午,她忽然念了一句“采菊东篱下”,大概是没听到附和声,便又加重了语气念着“采菊东篱下”。这时大哥明白过来,赶紧接着念“悠然见南山”。医生建议要继续跟她谈话。我们兄弟姐妹便轮流跟她对古诗词。这个时候考问的往往是我们。大哥大声地念了一句“离离原上草”,我问母亲下句,她想了想接着念“一岁一枯荣”。我故意跳到“远芳侵古道”,她很快又接着念“晴翠接荒城”。到了弟弟念《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时,母亲很久没答话,我们以为她又睡过去了。不料母亲忽然问我,“落霞与孤鹜齐飞”下句是什么,我答不上来。母亲说,我真想不起来了,你怎么也忘了。
中午我先回家做饭,半路上接到妹妹的电话。我一听,却是母亲气喘吁吁的声音。母亲说她想起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句是“秋水共长天一色”……
岀院后,母亲更是把对古诗词的热爱发挥到极致。她每抄写一首后,都要根据诗词的内容意境配上一幅画。母亲的字是公认的漂亮,但没有人知道她的画也是如此惟妙惟肖。我啧啧称赞,佩服得五体投地。母亲看到我的神态,高兴地说,她这样每天抄写一首诗并配画,感觉日子过得很舒心。我叫她整理一下,有机会拿出去发表。母亲却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人老了不要刻意去求名利,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才会过得舒坦。”
母亲已经走了几年,随着年龄渐长,我却更常回味母亲与古诗词的事和她对我说过的那些话语,对母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激。母亲不但教会我成长,而且教会我怎么老去。
母亲,愿您天堂里仍有诗为伴。
作者简介:洪虹,女性,福建省泉州市人,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行走散文作家联盟《行参菩提》签约作家,《闲泉文学》专业平台编辑。在《文学百花苑》、《玉融文学》、《世界日报》、《东南早报》、《海丝商报》、《泉州商报》和一些自媒体平台发表微(闪)小说、散文、诗歌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