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说旧事(四)——卖菜

夏天回到老家,看见父亲身体比半年前好多了。

父亲牙齿全,胃口很好,肺活量也大。让我惊讶的是:父亲看书,眼睛竟然不花!不过,这次发现父亲耳朵却背多了。忘性很大,他关心的事能问五六遍,问过就忘,过一会又再问一遍。

父亲又不断重复过去的陈年往事,还经常念叨:现在的人有福气。每天可以睡到天大亮,中午还可再补个觉。地里没有那么多的农活要干,夏忙还有收割机……

可是有些经历,我却是第一次听到。

父亲说:我过去从没有睡个天明觉。没有闹钟,早早起来去饲养室套头牯。那时你九爷是饲养员,他感觉时间还早,就穿上棉衣,站在饲养室的大院子中间,仰望满天繁星,然后说:“时间还早着呢。”我就在饲养室的热炕上再小睡一会儿……

有一年夏天,我给生产队包干拉着架子车卖菜,天亮前,已经走了四十里路。你算算,晚上能睡几个小时的觉?

夏天卖菜,如果路太远,天刚黑就要出发。整个晚上拉着架子车赶路。困了、乏了,遇到场上的麦草垛就是睡觉的好地方!稍睡一会儿,打个盹儿,然后又继续赶路……

外出卖菜,即使是夏天,常常也要带上棉褂子(棉上衣),下雨了就停下来,穿上棉褂子,躲在架子车下避雨……

不管行情怎样,只有把菜卖完才能回家。有次一个人去相距六十里的兴平县卖菜,那次赶上行情不好,菜卖不过,集市散了还没卖完,就转村子卖。那时人们吃不饱饭,很少买菜。我们也是,即使生产队有菜地,由于缺钱,也舍不得吃菜。父亲转了不少的村子,菜还没有卖完。天黑了,借着一家窗户透出的光亮,父亲在架子车前边卖,有小孩在后面偷着抽大葱。等到卖完了,天已经漆黑一片,这才慢慢向家里赶。人太困乏了,一边走路,一边打瞌睡。还好,那时晚上没有汽车。架子车在笔直的公路上拐来拐去。拐到路边的树跟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调整方向,向路中间走,走着走着,又碰到另外一边的大树……

大约凌晨三、四点钟,父亲走到贞元镇,距离家剩下十五里路了,遇到村里已经出发去卖菜的人。回到家时,天已经亮了。

去年父亲在咸阳住院期间,大家一起闲聊,有位病号说:“过去那些年,你们武功镇的人常来我们礼泉县卖菜。”

父亲高兴的面孔瞬间变得非常痛苦,说:“你再甭提卖菜了,一天两头不见太阳,早上天黑着就要赶路,晚上天黑了还没回到家……”

作为旁观者,看到父亲的表情,我心里想:“有那么夸张吗?”

我和父亲卖过菜。那是高中的暑假,父亲拉架子要去长宁镇卖菜。从村子到公路有两里泥泞的土路。大半夜父亲叫我起来,给他在后面掀架子车,这样能给父亲节省点力气。到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上后,父亲没说让我回家。我就一直掀了三十里,到了长宁镇。赶到了集市,天刚麻麻亮。

那天我们卖的全是韭菜。下午三、四点才卖完。回到家,天已经黑了。而那些韭菜是先一天下午,我们姐弟三人和父母、爷爷一起才收拾好的。天快黑时,我们再把收拾好的韭菜,担回家。要爬上一架很长的陡坡。而这些韭菜总共只卖了六元钱。真是不够人工钱。

远距离卖菜,我只去了这一次。而父亲过去却经常要去周围赶集。去三、四十里,五、六十里的地方卖菜是常有的事。

夏天还好一些,不会太冷。冬天卖菜很难熬。凌晨三、四点钟,天寒地冻,就已经拉着架子车出发了,去相距二十多里的周至县的渭河边挖莲菜或者趸蒜苗。晚上拉回家,第二天半夜再拉架子车到北面二十多里的临平去卖。拉架子车是体力活,而且一路慢上坡,累的浑身冒着热汽,湿透了棉衣棉裤。裤腿外面都结了一层白霜。到了镇里的集市,停下来,慢慢地汗水落了,浑身冰凉,冻得没办法。

有年冬天,那时父亲还不会赶马车。套着驴拉着加重架子车,去相距八十多里的王家镇卖菜。回来时,走到离家三里路的地方,天刚黑不久,要下一个很陡小坡,接着是东坡公路,坡又很长,一直向下,我们也叫大坡。由于小坡太陡峭了,催得黑驴走得太快,父亲担心黑驴顺着大坡向下跑脱,于是使尽全身力气把黑驴绊倒。

黑驴倒在了地上,父亲仰面朝天摔倒在公路上,厚棉裤摔扯了一尺多长的口子。架子车后面的人急忙跳下来,赶紧喊着父亲的名字,问怎么样?父亲躺在地上说:“好着呢。”

当父亲起来后,头一晕,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那时父亲不到四十岁,体质好,睡了一晚,第二天就没事了,照常在生产队出工劳动。

村里河滩的土质肥沃,水质甘甜。由于水位低,浇水方便,适合种蔬菜。祖祖辈辈离不开种菜、卖菜。因为种菜,经常要浇灌菜地,几乎每天都要在井房整理、淘洗蔬菜。夏季蒸腾,冬季寒冷。村里许多人因此患有关节炎。父母的双腿膝盖关节严重增大变形,阴雨天就疼痛,还要不停息的劳动。

父亲讲过:我祖父卖菜是担着担子,雨天还光着脚。父辈卖菜是拉着架子车。比父亲小十多岁的卖菜是骑着自行车。再后来,是骑着电动三轮车卖菜。前些年,菜地都被政府征收了,卖菜成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父亲老了,忘性大,不由自主地重复过去的陈年往事。讲的最多的还是过去那些卖菜的经历。

尚谷 古树写生

(完  )


尚 谷(原名 尚洁珺) 陕西 武功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李玉田老师、兰强老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 在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中国画。

人生座右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0)

相关推荐

  • 聂清荣:巡视

    巡视 聂清荣 城市里的地,寸土都是金. 在县城某校园内有块"死角",时已退休的刘老师开垦了一块种菜,以修身养性.刘老师和我是"忘年交",见我工作倒也清闲,随&q ...

  • 二狗

    二狗是生产队里的队长,由于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因此大家都直呼小名,久而久之,至于二狗大名叫什么,乡亲们反而很少知道. 二狗算是个能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家号召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狗敏 ...

  • 肖明虎 | 种菜的回忆​

    我们村有种菜的传统习惯,如今农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但是家家户户还是留一小块地种菜.为了耕作.施肥.浇水灌溉方便,在村子的南边,集中了一片离村子近,有机井,土壤肥沃的土地,全村30多户人家,每家都给分 ...

  • 醉了!大半夜卖完烧烤,他们竟然还干这事

    大半夜卖完烧烤去偷别人家种的韭菜,当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感觉现在什么世道啊,自己摆摊烧烤没有食材,为什么自己不种菜,别人辛辛苦苦的种一点韭菜也是为了做烧饼用的,如果你把别人韭菜偷了,让别人怎么做生 ...

  • 李爱民丨父亲与架子车

    架子车是旧时农户的主要劳动工具和家当.我记事起直到九十年代以前,架子车都是我家须臾不可离的生产工具.记得我家大门口,老靠着架子车车体,我们还经常把车体当梯子,爬高上低玩耍.如今除了收废品的还经常拉辆架 ...

  • 《天地间》22号征文:卖瓜|| 孙一民(陕西)

    卖 瓜 文/孙一民 编辑/落英小桥 一九七一年的盛夏,麦子收了之后,开始锄苞谷,河边瓜地里的梨瓜也熟了,队长开始组织劳动力出外卖瓜. 这一天,南队长找到我说:"瓜熟得快,卖瓜人少,卖不及瓜就 ...

  • 故乡的秋【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宋东亮丨陇海铁路,连着梦和远方

    (一) 从小就知道,有一条陇海铁路从我的家乡穿过.一头向西,连着高山,也指着太阳落下的地方:一头往东,连着无垠的地平线,也朝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在这条两头不见首尾的铁路上,常常有火车这个长长的怪物风擎电 ...

  • 【杜鹃啼血忆慈母】/ 任小宁

    杜鹃啼血忆慈母           --母亲就像家乡灶膛上飘散的一缕炊烟,从窑洞崖面上袅袅升起,飘向天空.2013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母亲升入天堂,永远离开了我们. 七年来,我像杜鹃啼血般呼唤母亲的归来 ...

  • 夜雨剪春韭:菜园里的那些事

       三月的夜雨,是淅淅沥沥的春雨,一夜之间它就点染了高高低低的桃红柳绿,收复了远远近近的山村水廓.这样的雨夜里,人们可以诗,也可以思.一千多年前,在淅淅沥沥的雨夜里,有位诗人叩开旧友的柴扉,品尝了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