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的江湖,充满了恩怨情仇
小螳螂一降生,就同时扮演起捕食者和猎物的双重角色。幼年时期,它们身小体弱,很容易成为许多捕食者的美餐。许多肉食性的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都会捕捉螳螂作为美餐。
随着慢慢长大,这场大戏中的一些角色开始发生互换,成长中的小螳螂会陆续将它们昔曰的一些敌人,比如蜘蛛、蝎子、黄蜂之类,逐个拉进菜单上 来。但很多敌人个体太大了,远远超出了螳螂能抗衡的范畴,只能想办法去与之周旋、躲避,这样才能保全性命。
同类相残
在昆虫界,螳螂一个重要的敌人就是它自己的同类。从一降生,小螳螂如果过于密集地待在一个地方,相互残杀的几率就非常高。这种事情会伴随螳螂一生,杀戮不分性别、种类、年龄,只要能降伏对方,那对方就是食物。
蝈蝈的熊抱,危险极大
蝈蝈
其他一些肉食性的昆虫也对螳螂有生命威胁。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怀揣独门绝技,或有拥有绝对体型优势,它们也不敢轻易招惹螳螂,因为弄不好就可能转而沦为螳螂的猎物。其中,螽(读作zhōng)斯对螳螂有相当大的威胁。
螽斯种类众多,一些大型种类是可怕的狩猎机器。它身体十分粗壮,犹如一辆小型装甲车。超大的头部装配着一对巨型上颚,还有长满硬剌的腿。对付猎物,经常一个拥抱, 然后用上颚“咔嚓” 一下就能将其他昆虫咬成两段。
在和螳螂的交锋中,螽斯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如果在螳螂没有发现它的情况下,突然偷袭,一些大型螳螂都免不了会被秒杀。不过,如果螳螂率先发起了攻击,螽斯同样是厄运难逃。
蝈蝈是一种大型螽斯,平时常猎杀其他昆虫。经常蛮不讲理地上去抱去对方,再一口结束对方的性命。有时,它偷袭螳螂,尤其是若虫。但有时,也会成为一些大型螳螂的食物。
空袭专家
胡蜂是可怕的空袭专家,它们不仅有可怕的大颚,更有恐怖的毒液。一些大型胡蜂常会突然从天而降,从螳螂背后发动偷袭,瞬间就能将螳螂斩首。
此外,还会抢夺螳螂抓住的猎物。因为常群体作战、相互配合,如果螳螂过于恋战, 想夺回战利品,很可能顾前不顾后,对待蜂群手足无措,最后自己也成为胡蜂的猎物。当然,如果饥饿的螳螂遇到落单的胡蜂,也决不会手软。
烦人的蚂蚁
蚂蚁,虽然个子小,不起眼,但群体的力量着实惊人。它们群体出动, 浩浩荡荡,战斗中不断有后援部队的支持,仿佛不把任何东西放在眼里。蚂蚁常趁着螳螂卵孵化或螳螂蜕皮的时候 一拥而上,将卵鞘或虫体分割后带回巢中。
在蜕皮期间,螳螂因为身体柔软,没有任何反抗和逃脱的能力。而螳螂对蚂蚁的威胁倒并不是太大,由于蚂蚁外壳坚硬、上颚发达、反击能力强, 而旦味道并不好,因此螳螂通常不愿捕捉蚂蚁为食。
守在蛛网边,坐享其成
跳蛛虽不结网,但是每次跳跃都是杀机四伏。这次,它的一次快如闪电的跳跃,就瞬间结束这只才1龄的狭翅大刀螂的性命。
蜘蛛、蝎子之类的小型猎手,也是与螳螂一辈子纠缠在一起的冤家对头。 只要一有机会,各自对对方都不会心慈手软。蜘蛛和蝎子拥有螳螂不具备的“生化武器”一毒液,这种武器常常会让螳螂沾上就非死即伤。
一只大刀螂若虫厚着脸皮在蛛网边上一呆就是好几天,不时抢走蜘蛛的猎物。这次,将撞上蛛网的一只蜡蝉据为己有。
而旦许多种蜘蛛还会架设天罗地网, 等候猎物“登门拜访”,螳螂同样也会被网所困。不过螳螂也学会了利用蛛网为自己谋取福利,它会不时地凑到蛛网边,甚至有时一连好几天都不走。
一只小圆蛛在网上多次奔走,将自投罗网的飞虫打包。不料,却被在蛛网边上守候的螳螂盯上了,瞬间被其偷袭。
平时,螳螂对从眼前一飞而过的猎物无可奈何,而有了蛛网的帮助,情况就不同了 。许多飞虫在空中被蛛网拦截,螳螂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守候在蛛网边,不时地将刚刚撞到蛛网上、还在挣扎的猎物据为己有。网的主人一般都会识趣地远离螳螂;否则,它自己也可能成为螳螂的猎物。
一只雄性棕静螳成了金蛛的美餐。
蜘蛛和螳螂的争斗向来都是互有胜负,特别是在螳螂稀里糊涂撞上蛛网之后,还没来得及解下罗网,有经验的蜘蛛就会在远处朝螳螂喷射丝线,将其缠绕得严严实实。
不分胜负
中华大蟾蜍有时会猎杀小型螳螂。但是,也许螳螂的捕捉足密布细刺,不合蟾蜍的胃口,它对大型螳螂兴趣不大。一些中小型蟾蜍会受到螳螂的攻击。
各种捕食性的两栖爬行动物同样对螳螂垂涎三 尺,时不时地就会捕捉小螳螂塞牙缝。螳螂在和它们的斗争中,胜负难辨,战斗结局受双方体型影响很大。在一些大型螳螂面前,蛙、蜥蜴、蛇等群体中的小个子们自己也必须时刻小心,因为一不留神自己也会沦为螳螂的猎物。
蟾蜍有蟾酥保护,即便被捕也会令螳螂大倒胃口,给自己逃生增加了希望。而没有毒液和气味保护的一些小型的蛙和蜥蜴,一旦被螳螂袭击,便凶多吉少。
重要的敌人
红尾伯劳
鸟类是螳螂重要的敌人,它们几乎可以捕捉任何年龄阶段的螳螂。螳螂的恐吓和反击有时确实会让一 些小型鸟类,特别是刚独自生活不久、尚缺乏经验的幼鸟放弃攻击的念头。
不过,小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算体型上不比螳螂大很多,也能在和螳螂的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我曾观察过一只红尾伯劳幼鸟攻击雌性中华大刀螳,因缺乏经验,它使用和捕捉其他昆虫一 样的方法,只是随便地叼住了螳螂的身体,结果被螳螂反击,夹住头部,剌疼了眼睛,最后竟然痛得张嘴把螳螂甩了出去,然后飞起逃走。
对这只小伯劳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一课,在今后的日子里它必须认真总结,否则再遇到螳螂还会吃亏。不过,也曾看到过一只成年的东方大苇莺灵活地在芦苇丛中转着圏和螳螂周旋,并不时地用嘴猛啄,然后迅速后撤,以躲避螳螂的反击。最后螳螂被累得精疲力竭,大苇莺迅速跳上, 狠啄几下头部就结果了螳螂的性命。
一只柳莺因飞羽受到损伤而不能正常飞行,只能在地上蹦达,结果被这只螳螂所伏击,被螳螂从头部开始啃咬。 摄影:赵超
那些比螳螂大很多的鸟,在它们眼里,螳螂的各种恐吓手段只是虚张声势。它们只需冷静观察,然后看准时机, 果断地一啄或者伸出爪子猛地一抓,螳螂就会瞬间被俘,而且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一些大型螳螂偶尔也会捕捉小型鸟类,比如柳莺之类。 引种到北美的中华大刀螳,更是学会了凑到蜂鸟喂食器跟前,伺机捕捉前来喝甜水的蜂鸟。虽然战胜的都是鸟类中的 “侏儒”,但也总算在这场虫鸟大战中,挽回了足够的面 子,毕竟禮螂只是一种昆虫而巳。
不做正面交锋
这只螳螂如同中了魔法,走到小溪边就纵身跳下,幕后黑手就是铁线虫。 摄影 朱浩文
除此之外,有些敌人不用和螳螂正面交锋一样能打败螳螂,寄生虫便属于这一类。它们要么进入螳螂体内,取食螳螂身体组织,破坏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最后螳螂慢慢虚弱死亡。要么入住螳螂卵鞘内,啃食卵粒,直接阻碍螳螂繁衍。
上面这些情况虽然惨烈,但终究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这一场场戏千百万年来都是如此上演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战争各方互相廝杀,但都能保存一部分兵力,继续繁衍维持自己的种族。
无法征服的对手
如今,螳螂族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它们碰 上了真正不可征服,或者凭一几之力找不出任何对策来适应的对手--人类。
人类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给螳螂族群造成严重伤害。 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栖息地的开发和农药的滥用。前者毁了螳螂的家园,让它们流离失所;幸存下来的群体也是支离破碎,遗传多样性大大降低。而经农药洗劫之后,所经之处各种昆虫成片死亡更是惨绝人寰,受害者当然少不了螳螂。
好在螳螂自身还算顽强,但凡有一线生机,也决不放弃恢复种族的信念。而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观念也在逐步增强,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了螳螂以喘息的机会。相信这些举着双刀的武士们会继续为我们上演精彩的生存故事。
关于作者: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现在从事科普插图编辑工作。喜欢螳螂,为此经常进行野外考察,深入研究螳螂,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积累了大量的非常珍贵的研究螳螂行为的图片资料。
编者后记:
想了解更多的有关螳螂的精彩故事,可以去翻阅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螳螂--刀斧精灵》一书。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发爱惜和保护之心
微信公号:ziran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