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27):处事要妙 | 提高静坐功夫2:自律(下)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分享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然后,用“松、圆、展、合、静”的心法来观照一下自己当下的状态。

今天,我们将沿着昨天关于“提高静坐功夫的第二个心法:自律”的话题,继续为大家分享“自律”的最后一部分的内容。

要想提高静坐的功夫,就必须要有一种克己的自律的精神。但人生就像一场长跑,不要为了“自律”而自律。有时,发力过猛,就像老子在第二十四章中所说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一样,垫着脚尖站不稳、大跨步走不久,如果执着于“自律”,往往会欲速而不达,甚至适得其反。

其实,真正的自律更像是一种专注力!自律,并不是为了快速完成一个既定目标;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觉坚持;然后,又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养成了那些良好的习惯。自律,不仅是坚持静坐、读经或做好某一件事;自律,是把静坐中修的中正、读经中修的静定全部迁移到生活中,让心有能力管住行为,让自己始终走在道上。

“自律”之所以叫“自律”,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个愿景目标,这就像老子在第27章中所说的“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一样,我们心中的愿景犹如火种一样,点燃了我们的激情,激发了我们的活力,也赋予了我们勇气。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即使磕磕绊绊、甚至磨难重重、哪怕重头再来,但那个方向永远不会变了。这种万劫不退的心,能帮助我们规范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宁静、也更专注。

有了这种专注力,我们就会踏踏实实地一门深入,慢慢在做事中掌握真才实学,领悟其中蕴含的规律。这样一开始也许很慢,甚至没什么变化,这个过程确实是最难熬的!如果没有专注力的话,很多人都会在这一步败下阵来。

因为,只有专注力才能让我们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什么时间流逝、什么人言是非,统统会被我们的专注力稀释。慢慢的,我们的心态会更加平和,也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每天沉浸在自己所选的这条路上,享受着自己一点一滴的变化。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生活方式就会慢慢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我们就在顺其自然中养成了真正的自律——这样的自律,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样的自律,是生命的享受,而不是内心的煎熬。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把心专注于做好每一件小事,这就是人生最难的“自律”——有了这种自律,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时至今日,《道德经与静心》的活动已过三分之一。您应该发现了:其实,我们所分享的所有关于提升静坐功夫的心法,都是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法。因为,《道德经》只讲规律,而规律是超越形式的——形而上的规律,无论遇到什么形而下的事情,都能发挥出妙用。这就是我们学习《道德经》,领悟规律的力量所在。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处事要妙》。这一章的原文是: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以道为镜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利他,落实在生命实践中,其实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老天对我们最宝贵的馈赠。

真正的“善”,不是指人道上说的那个概念,而是指符合“道”、符合自然的念思言行。比如,什么是善待万物?就是万物在您手上,总能极尽其妙。什么是善待众生?就是即使恶人行恶到眼前,您也能施加教化、耐心引导。什么叫善于处事?就是即使问题蜂拥而至,您也能拨乱反正、化腐朽为神奇。

世间任何东西都来自于自然,都有符合“道”的条件,都有各自成为“善”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各自不同的天赋。无论天赋在什么领域,那都是上天赋予我们来服务社会的,都不可能是没有用的!就像生活中,有人善于行动,有人善于言说,有人善于计算,有人善于关闭,有人善于结盟,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特点,天生我材必有用!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眼中,从来没有弃人,也没有弃物,只是要看我们有没有那个本事?把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让他有机会绽放自己独特的光彩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把牛粪放在花盆外,就是垃圾;但把牛粪放在花盆里,就是沃土。牛粪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使用的方法。

第二十七章《处事要妙》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符合道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不着痕迹的。

规律二:只要摆对位置,天生我材必有用。

规律三:人性本善——真正的善人,不思善也不思恶。

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让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来做自己善长的事情。这样,才能相互补位、通力合作,一起把事情做到最好。那我们这个世界才是最美妙、最幸福的!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

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我们的心是一个发射站,心中的每个念头都会像无线电一样发射到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不同次元的世界中,从而影响所有空间,对天地万物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加持,而您也会因此得到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所谓“报应”。所以,不管我们对别人抱什么想法,也许是爱、是恨、是热情、是轻蔑……它都会准确地以一种明确或神秘的形式响应在自己身上,想什么就会得什么。

第二十七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的人,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和谐的思想是人体的太阳;埋怨的思想是遮蔽太阳的阴霾,会使人心暗淡、细胞萎缩。我们的思维模式将决定我们的生活境遇只要心有艳阳,生活必将绽放光彩。

人人都愿意享福,怎么都没享福呢?有道才有福,若不明道,有福也享不了!道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不要嫌弃比我们地位低的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大海是最低位的,但正是谦卑才成就了海的伟大!活在自己想法里的人,不可能有大作为;把自己定位在健康、快乐、幸福上的人,也不一定能恒久;只有走进慧命、认识生命的人,才会有超越生命的大成功!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