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饱眼福:辽代瓷器大全|幽云十六州|白釉|瓷器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古人曾言“胡人无百年国运”,为何清朝延续了近三百年?

  具体内容如下:

  古人曾言:胡人无百年国运。无论五胡乱华还是南北朝,亦或是五代十国北宋南宋,甚至是横扫欧亚的元朝,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确都不长久。但为何偏偏清朝延续了275年之多?

  论汉化:前有北魏孝文帝惊天动地的开创,后有萧太后破釜沉舟的整改。 论勇武:至少不及横扫欧亚的蒙元。 可它偏偏是坚持时间最长的王国。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提问者的历史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这位提问者还是有一个历史知识的疏漏:

  在清朝之前,早已经有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国超过了二百年——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在咱们过去的历史讲述中,往往是站在北宋的视角,大辽经常是作为大宋的对手出现。在民间,由于评书《杨家将》的深入人心,大辽更是作为坏人出现的。

  然而,历史哪有这么是非分明。。。。。。

  先看一下这三张古代地图——

大宋版图

大辽版图

幽云十六州版图

  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公元916年,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立国,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

  大辽是一个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王朝,草原上的契丹人,本来都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如果不是历史上的机缘巧合与天上掉馅饼,估计契丹王朝也超不过百年。

  第一个机会是后晋的皇帝石敬瑭奉献的。这位中学历史课本上臭名昭著的所谓儿皇帝石敬瑭,为了寻找支持者,便想拉拢北方王朝大辽。

  先简单说一下当时的背景:中国大地上正处于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阶段,北方尤其混乱。石敬瑭向当时的大辽皇帝耶律德光许诺:一旦大辽帮助自己登基,便可以割让幽云十六州,每年向大辽进贡,并认耶律德光为父。

  于是,大辽一直占据着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汉人心头永远的痛。

  第二个机会是:公元1004年,辽宋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北宋向大辽每年提供巨额岁币。

  幽云十六州只占大辽总疆域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人口却占到大辽总人口的60%还多,常住人口主要就是长城以南的农耕汉人。这些汉人为大辽提供了至关重要、稳定的中央财政收入。

  再加上后来的北宋岁币收入,于是,大辽终于走出了草原民族政权发展的死结:没有稳定的财政收入。

  再然后,大辽进行了一项制度创新,放弃了简单的全面汉化追求,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

  南院用儒家的方式来治理汉人,治理的地方主要就是在幽云十六州;北院则以草原的方式来治理契丹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二元帝国这种形式给制度化了。正因为如此,大辽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200多年的、由游牧者建立的帝国。

  再说一句: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均采用了大辽的二元制帝国治理方式,也为后来康熙能够将统治的地域版图拓展到长城以北,最终为今天中国的庞大疆域,奠定了重要的古代制度基础。

  重新认识那一段历史,太有必要了。

  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据《辽史》记载可分为两类:一是“耕稼以食,城郭以居”的汉人及原属于渤海国的一部分人;另一类是“渔猎以食,车马为家”的契丹人和其他许多游牧民族。

  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辽代文化的双重性,辽代陶瓷也相应地出现了两种造型:

  一类是具有中原特点的传统器型,如碗、杯、盘、注壶、托盏等;

  另一类则是契丹形式的草原器型,如鸡冠壶、凤首壶、海棠长盘等。辽代瓷器以白瓷和彩色釉陶(即“辽三彩”)为主,处于唐、宋瓷器的过渡阶段。

  鸡冠壶,是辽代陶瓷中最具草原特色的代表器物。

辽 褐釉鸡冠壶

  1956年北京市复兴门外出土

  辽代契丹族为便于携带水、奶等液体,多以皮革缝制皮囊,悬挂在马鞍上。鸡冠壶的造型便来源于这种游牧民族所使用的皮囊容器,最初称为“皮囊壶”。因早期鸡冠壶在壶的上部饰有鸡冠状孔鼻,故名“鸡冠壶”。

  辽代中期鸡冠壶演变成双孔,形似马镫,因此又被称为“马镫壶”。根据鸡冠壶的基本类型,可以将其归纳为两大类:孔鼻式和提梁式。

辽 白釉鸡冠壶

辽 酱釉猴纽盖鸡冠壶 北京顺义辽墓出土

辽 白釉鸡冠壶

辽 绿釉鸡冠壶

辽 三彩釉鸡冠壶

  辽白瓷,与定窑白瓷非常像,不是专业人员,几乎不能区分。

  辽白瓷的胎质亦分粗、细两种。粗者胎体较厚、胎质较粗、胎色较深,以灰白色和黄白色较为常见;细者胎体厚薄适中,胎质坚密细腻,釉质光洁莹润,釉色多白中闪青或白中闪黄,此类器物在窑址中极难见到。

辽 白釉刻双凤纹盒

辽 缸瓦窑白釉刻莲瓣纹瓶

辽 白釉瓜棱罐

辽 龙泉务窑白釉刻菊莲纹葫芦式执壶 北京丰台辽墓出土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凤首瓶,辽代的一种瓷器。多作伸颈、敛翼、直立的凤形。花式杯口,凤首张目曲嘴,长颈、宽肩、底足外展。

  有的花式杯口作凤冠形,有的长颈作竹节状,但也有饰弦纹两道的。凤首有的作曲嘴张口,有和作曲嘴衔珠。器多黄、绿釉,白釉则极少见。

辽 绿釉凤首壶 1950年辽宁义县清河门萧慎微祖墓群2号墓出土

辽 黄釉凤首瓶

辽 黄釉凤首壶

辽 黄釉长颈瓶

  海棠长盘是辽代契丹族最典型的器物之一,因器型似海棠花,故名,盘面较为扁长,折沿,浅腹,平底,多以三彩印花为装饰,此种瓷制品造型源于木制餐具。 

辽 三彩釉印花游鱼海棠式长盘 1959年内蒙古宁城辽墓出土

  三彩器,亦称“辽三彩”。

  辽代陶、瓷器制作基本承袭唐代陶瓷工艺,和北宋中原地区的陶瓷制作工艺属同一系统,低温釉陶以单色居多,此外有黑瓷及绿釉器等。

辽 三彩釉印牡丹纹盘

辽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瓶 北京密云冶仙塔基出土

  摄于故宫陶瓷馆、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0)

相关推荐

  • 还没被重视的辽代瓷器

    3. 大英博物馆 4.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5.首都博物馆辽三彩菩萨 辽代白瓷 1.大英博物馆的白瓷骑龙人形壶 2.辽宁博物馆白釉点绘褐彩葫芦形倒流壶 3.辽宁博物馆白釉盘口瓶 4.辽宁博物馆白瓷长颈 ...

  • 饮中契丹:辽代白釉皮囊壶

    此器为辽代白釉皮囊壶,造型为扁体,直身,下部丰满,壶两面随形起线,如缝合皮革的痕迹,口部一端有直立的短流,中间凹下,另一端翘起与流口平齐,形似驼峰,上端正中有圆孔,孔边堆塑梅花状,可系绳提拿.这件瓷器 ...

  • 辽代瓷器文物收藏,主要有这些名品。收藏家:图十五堪称辽代国宝

    瓷器鉴定真知堂:辽代,是我国历史上和五代十国.北宋并列的王朝.存在了长达200多年的历史.又称为契丹.辽代文物中,陶瓷器是非常重要的品种.本图集是馆藏辽代瓷器,除注明外,均为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藏品.图为 ...

  • 辽代瓷器纹饰钟情于牡丹和芍药纹

    在远古时代,老祖先钻木取火,后又利用泥与火之交融,成就了一只只美好的陶器,审美意识很早就开始了,所以古人会在这些陶器上画上诸多花纹,一直到了后来,在陶器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出了瓷器,瓷人们更是钻研其中,创 ...

  • 第九百五十九篇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1

    X 图1 辽代三彩鱼龙壶. 图2 辽代舍利金塔. 引 言 辽宋夏金元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关键时期之一,辽.西夏.金.元等王朝的建立,使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频繁交往.相互融合,奠定了中国多民 ...

  • 第九百六十篇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2

    X 图1 辽代乐舞壁画. 图2 辽代緑釉刻花凤首瓶. (续) (二)辽代幽云汉人的民族性格和生活习俗 辽代的幽云汉人承袭唐和五代传统,在民族性格上同样和少数民族相近.许亢宗行程录中记载,燕京" ...

  • 第九百六十一篇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3

    A B 图1 辽代白执提梁壶. 图2 辽代緑釉鸡冠壶. (续) (二)汉人的赋役负担 幽蓟等州所在的山前一带,是十六州中较为丰腴的土地,也是全辽朝最富庶的地区."契丹据有全燕,擅桑麻枣栗之饶 ...

  • 第九百六十二篇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4

    X图1 辽代白釉皮囊式鸡冠壶. 图2 熊形玉佩件,1978年赤峰巴林右旗白音汉苏木友爱村辽代窖藏内出土. (续) 第三章.宋朝对于幽云汉人的态度 一.宋朝民间对幽云汉人的态度 在辽朝汉人群体受到歧视的 ...

  • 第九百六十三篇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5

    X图1巴林右旗花加拉嘎乡三七地1983年出土的黄釉凤首壶. 图2 辽代系链水晶杯. (续) (二)普通民众渴望"为汉民"的心理和政治态度 这种"心向中原"的情绪 ...

  • 第九百六十四篇  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6

    X图1 辽代八棱錾花银温碗. 图2 辽代胡人驯狮琥珀配饰. (续) 说到平州之变,就必须从它的地理位置谈起.燕京(幽州)所治山前七州,傍燕山.太行山而立,在北面和西面有长城卫护,但东面却是坦途大开,原 ...

  • 如果幽云十六州没有丢,宋朝是否有机会成为强汉盛唐一样的帝国?

    一些朋友认为:宋朝之所以军事孱弱,完全是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契丹,导致中原无险可守.不然的话,宋朝将会和强汉.盛唐一样,又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但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导致两宋面 ...

  • 幽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为何宋朝一直想要收复这个地方?

    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大宋王朝不可言说的一道伤疤,从宋朝建立以来,历代皇帝的心里都一直有一个执念: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叹的是,直到宋朝灭亡,燕云十六州也没有 ...

  • 幽云十六州到底有何魅力,让北宋如此痴迷?

    '鼙鼓几遭豺虎急,山川曾入犬羊羞.石郎可是无长虑,直割幽云十六州.'唐末大乱之际儿皇帝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不惜割地求荣.自那以后,直到明朝建立它才重新回到了汉人手中. 而这个地方,也一直是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