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穿越时空的城市精髓
说到民国时期的建筑,
眼下许多城市都还留有许多。
而南京,
更是堪称一枝独秀的“民国建筑大本营”!
江苏谘议局大楼
民国时期,在我国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武汉、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台湾等城市,其建筑风格更多体现的是“西化”或“日式”,或多或少带有一种外来文化强加的色彩,并非是这些城市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这些城市文脉的自然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城市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东西方、中日间关系史上的一个“怪胎”。
南京则不然!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是“中外观瞻所系”,它的建筑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首都计划》的指导下设计建造的,并没有任何外来势力在政治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施加的压力,它是主动吸纳。因此,中国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既互相共存,又互相交融,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都市繁会图卷。直到今天,民国建筑依然是南京城市建筑中的一大景观,令人驻足流连。
据有关部门统计,南京现存民国建筑有900处1500余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国建筑有200多处,无论是从现存面积上来讲,还是从数量上来讲,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建筑流派纷呈,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概言之,可分为新、旧两大系统。
旧的建筑系统主要分布在广大乡村和南京城南地区,以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这一类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以栖霞寺、三藏塔等最具代表性。
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大多数是单层,少数是双层;宫殿、庙宇多为重檐歇山顶,民居多为人字顶。民国时期,这一类型的建筑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风貌,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
而分布在都城内外的新建筑系统,既有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也有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包含西方折中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和西方现代派建筑五种风格。
五种建筑风格
折中主义建筑是19世纪2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类建筑,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的美。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楼
这类建筑在清末南京开埠后比较流行,如1870年建立的石鼓路天主教堂采用的是法国罗曼式教堂形制;1888年建立的汇文书院钟楼采用的是美国殖民期建筑风格;1908年建造的临时大总统办公楼(初为两江总督所建的“西花厅”)以及1909—1910年前后建立的江苏谘议局大楼采用的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
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
1912年民国建立后,这类建筑逐渐淡出。位于下关的扬子江饭店建于1912—1914年,就地取材,用南京的明城墙砖砌造成法国的建筑式样,是民国年间西方折中主义建筑的实例之一。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建于1915年,是此种风格的又一实例。
西方古典式建筑(又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指17世纪后期从法国兴起的古典主义建筑。其特点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柱式为构图的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
这种风格的建筑多被应用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首先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后来又影响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
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
大约在20世纪初,这种风格的建筑出现在南京的校园里。建于1922—1924年之间的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由外国人帕斯卡尔设计,采用的是标准的古罗马爱奥尼亚柱式构图,并采用仿石材构造的水刷石粉面,整个建筑造型严谨,比例匀称,细部装饰精美,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的西方古典式建筑。
建于1930—1931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由英国公和洋行设计,采用的也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式风格,正门门厅上部立有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在众多的校园建筑中独具特色,成为该校标志性建筑之一。
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
此外,建于1922年的国立东南大学体育馆、建于1924—1927年的国立东南大学科学馆、建于1929年的国立中央大学生物馆、建于1936年的新街口中央银行南京分行,均采用了西方古典柱式构图,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显得坚实雄伟、华贵典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的变化,西方现代派建筑(又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这种风格的建筑强调建筑式样与时俱进,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创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风格。由于这一风格的建筑实用、经济而又美观,便于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所以一经产生,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20世纪30年代,这种思潮影响到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南京等地也设计建造了这一风格的建筑。如1932—1933年建造的首都饭店、1932—1933年建造的国民政府最高法院、1933年建造的福昌饭店、1933—1934年建造的行政院建筑群、1933—1935年建造的地质矿产陈列馆、1935—1936年建造的新都大戏院、1935—1936年建造的国际联欢社等。
地矿陈列馆近影。金戈 摄
抗战胜利后,这一风格成为新兴建筑中最常采用的建筑风格。如1946年建造的美国大使馆、1946—1947年建造的美军顾问团公寓、1947年建造的公路总局楼、1948年建造的馥记大厦等。
以首都饭店为例,整个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建筑功能与所处地形的特点,建成不对称的形式。平面布局比较灵活,大楼平面呈“八”字形,周围用名贵树木点缀园景,正面为椭圆形广场,中部设有花坛;建筑物后面设有两个标准的网球场。大楼的主体为对称的两翼,中部为厅楼,高4层,两翼为3层。立面主要以窗和墙体组成线条,构思新颖,简洁明快,在同期建筑中独领风骚。
这种风格的建筑,又叫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它是中西方的建筑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工程技术结合起来而作出的一种尝试,19世纪后期在南京开始出现。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中明确强调首都南京的建筑以“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由于这类“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南京,这种风格的建筑成为一股时尚。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
这种风格的建筑较早出现在教会学校中。如1917—1926年之间建造的金陵大学礼拜堂、北大楼、西大楼、东大楼,以及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辛壬楼;1922—1934年之间建造的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科学馆、文学馆、图书馆、大礼堂,以及四幢学生宿舍,等等。
教会学校中之所以要采用这种建筑造型,意在利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表达教会尊重中国文化的姿态,以使中国的学生在传统建筑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与同一时期由中国人独办的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改称中央大学)的建筑一律采用西方古典式风格形成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
金陵大学北大楼
此后,这种风格的建筑扩大到大型纪念性建筑、行政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如1926—1931年建造的中山陵、1928年建造的铁道部大楼(1945年后改为行政院)、1929—1931年建造的励志社、1929—1931年兴建的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校舍、1930—1949年建造的考试院建筑群、1931—1933年建造的谭延闿墓、1931—1934年建造的小红山主席官邸、1930—1934年建造的交通部大楼、1935—1936年建造的中山陵藏经楼、1935—1936年建造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建筑群、1935—1936年建造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1947年建造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6—1948年建造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些有见识的建筑师通过大量实践,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存在着诸多矛盾,同时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费时费工,以及建筑格局呆板等因素,于是提出了创新的主张。
他们反对繁琐的复古主义形式,反对大屋顶,探索将中西方建筑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新民族形式建筑,又称现代化民族形式建筑。
这类建筑一般采用现代建筑的平面组合体型构图,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采用现代屋架的两坡屋顶,造型简洁对称,在檐口、墙面、门窗、入口部分以及室内,则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并辅以适当的传统建筑图案。这类建筑兼顾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同时又带有中国民族风格,追求的是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和谐统一。
中央体育场田径场
20世纪30年代,南京在这类形式建筑的探索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代表性的建筑有1930—1933年建造的中央体育场建筑群、1930—1934年建造的紫金山天文台、1931—1933年建造的中央医院、1932—1933年建造的中山陵音乐台、1932—1933年建造的外交部大楼、1935—1936年建造的国民大会堂和国立美术陈列馆、1935—1936年建造的中国国货银行等。
以外交部大楼为例,整座建筑的平面设计与立面构图基本采用西方现代建筑手法,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细部。从建筑物的外观上来看,立面上下分为勒脚、墙身和檐部三部分:底层半地下室部分的外墙用水泥粉刷,象征基座;墙面用褐色面砖贴面;檐口部分用同色的琉璃砖做成简化的斗拱装饰。建筑物内部大厅天花饰有清式彩画,室内墙面做有传统墙板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