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说,作为教师应该做什么? 参考论文
看到博主的文章,我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参考论文
如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在网上交流,而不擅长口头表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开口说,常常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有的学生说我会操作就行,有的即使开口说了也是语无伦次,结结巴巴。《义务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中,要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能强迫学生去回答问题,而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乐说,只有学生乐说了,才能促进其对信息技术概念的透彻理解,对操作技能的融会贯通,对经验思想的交流分享,才能让学生逐步从“乐说”到“会说”。
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乐“说”,可以嘗试以下做法:首先,要让学生有话说。如果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背景做支撑,在课堂上必然无话可说,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设计的学习内容要紧贴学生的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接纳之后,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产生“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强烈愿望,自然而然,不需要老师强迫,他们会主动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难易适度。难易适度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说话欲望,触发了他们说话的灵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不断地思考探究,时间一长学生就能从不愿意说到乐说、会说。最后,开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既能外显思维又能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分组,每组中都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如小组代表说、小组每位成员轮流补充说等。对于不同的观点结论组织各组之间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辩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通过交流让经验得到分享,让思维碰撞出火花,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也会渐渐爱说。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要求教师要长期坚持,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从有话说到乐说、敢说、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