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老北京的消暑方式 吃冰棍喝汽水 最爱的还是酸梅汤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现在的人们在街头大多会选择汽水、冰棍、冰淇淋、酸梅汤等来进行消暑解渴。其实在差不多100年前的北京,人们便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方式度过满头大汗的夏天。

在1930年7月7日的《大公报》上曾有这样一则报道,当时北京气温正午的时候高达摄氏35度,下午16时后,气温尽管有所下降,但也高达摄氏33度。当时北京市区连续出现了人力车夫因为中暑死亡的事件,以至于各警署巡警不得不限制人力车夫奔跑,以免继续发生中暑死亡的事情发生。当时“各街市冰激凌、汽水、酸梅汤等之饮冰室内,因天热之故。莫不利市百倍、各冰窖中日夜忙于搬冰块,大有供不应求之势云。”

在当时冰淇淋、酸梅汤、汽水不但深受公子王孙、高人雅士的欢迎,就是普通民众也奉为去暑解渴的万应灵药。

北京城当时夏日里能够提供这么多的夏日冷饮,全因为北京城内有着数量可观的冰窖。当时北京的护城河尽管已经失去了护城河的功能,却成为了冰窖里冰的产地。每年冰窖的老板都会根据护城河的宽窄和水量的大小,向河务局缴纳定额的税款。大概的价格为每里100块左右。除了护城河,当时北京的什刹海,中海、北海、南海也都是冰的产地。

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北京也开始出现了冰淇淋和汽水。

在冰箱出现之前,冰棍和冰淇淋的做法是将从冰窖里取出的冰放在一个木桶里,然后加入适量的盐后,将制作冰棍和冰淇淋的铁制容器放入桶内,再在里面倒入制作原料,然后一切留给时间。等到凝固以后,深受大众欢迎的冰棍和冰淇淋便可以进行售卖了。

尽管作为舶来品的冰棍、冰淇淋,汽水已经风行大地,但老北京对于酸梅汤的需要却并未削减。

酸梅汤作为老北京名气最大,历史悠久的夏日消暑饮品,因为它材料天然,口感浓郁,而且是经过热水煮沸之后再冰镇降温,比起当时的冰棍、冰淇淋、汽水等更符合夏日卫生。而且售卖酸梅汤的还有不少老字号,最看重的就是信用,往往宁愿卖完后不卖,也绝不使用没有烧开的水制作或使用劣质材料。

过去老北京酸梅汤最出名,价格也最高的店铺名叫信远斋,当时他售卖的除了酸梅汤还有酸梅膏、酸梅露,可以由顾客购买后带回家中自行冲饮。

可以说进入20世纪以后,老北京的消暑方式已经与我们今天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不过夏日里消暑饮品的巨大利润也让一些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获取不法利益的机会,趁机以次充好。

1934年北京马记汽水公司因为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打着他们品牌的假冒汽水不得不登报声明。“本公司苦心经营数十年之久,营业日见发达。所制各种汽水质高水洁味纯,久蒙各界赞美,称为唯一卫生饮品。近有无耻奸商数家竟敢以劣品混充本公司牌号及狮子商标,影响本公司营业事小,有害市民健康实大。刻正依法起诉,禁止出货追究赔偿,为冒充商标牌号危及社会者戒凡。各界士媛在平饮本公司汽水者,请认明瓶盖狮子商标。”

(爱历史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组织转载 侵权必究)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