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第一篇《学而》是内修,到第二篇《为政》就是学问的外用了。“为政”,只是人做事中的一种而已,它不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的“为政”教化。
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看注释:北辰,北极星;所,处所,位置;共,通拱。这就是孔子主张的“为政以德”。政治思想只能适用一时,而为政之根本才能适用千古。“德”者,美行有得,大政治家居其所知其所,“众星共之”有如上下一心,岂有不成之理。
政治从何而来?众人。有人就有事,有事就有情与理。于情于理,劳人思妇,家齐,才能治国。
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形态、情状。勿论其“风、雅、颂,赋、比、兴”,孔子的伟大就在于——在这里他告诉我们:一切政治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思想的问题,诉求的问题,情操教化的问题。
8,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通导;格,规矩。这一则在告诉我们,法制有穷途。有句歪理就是这样说的:知法就是为了犯法(不能这样做)。法律条文没有的是能做呢还是不能做?不能——法律没说饿了要吃饭,吃饭违法吗?能——法律没说我们要保护太阳,某个人把太阳炸掉了,是不是应该判他死刑?孔子自己举了个例子: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大家,“为政”与做事,需要人生的经验累积。人生经验的累积无非四个字:人情世故。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天下所有的政治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安居乐业!
孔子主张“孝”,孝的第一关键是态度,内心要敬,外形不“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里就包含了两种做人做事的道理:君道、臣道。那为政之人怎样识人或者我们怎样看为政的人?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注释:所以,要做的事;所由,所走的路,或者说是按什么方法行事;所安,安于什么心境;廋,音搜,隐藏。这一则的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什么动机或目的?行动的过程及方法?他平时处于或者安于什么样的心境?以此三点观人,最难的是安心——安于平淡。此,胜过曾国藩的《冰鉴》。心如何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以为是学习能“温故知新”吗?非也。那此一则放到《学而》篇里不更好!他意思是说:师法过去,判断未来。
那什么样的人才能“为政呢?
12,子曰:君子不器。
不器,就是不能固定成为某一类型的人,就是要成为“通才”。“器”之为用。孔子在《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下知道什么是“变化”什么是“事业”了吧?
君子有三美:一要有才,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二要有德——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德、才难两全,但有一样东西可以补救,三就是要有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要什么态度呢?
1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里诚实十分重要。不懂装懂误大事呀!
孔子吹了一通“为政”的牛,就有人问他了——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这也就是政治了。
1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鬼”,是宗族的祖宗灵魂。义者,宜也,应该做的事。治国难!齐家也难!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用料,用时,用心,不折腾,何其难也。这《为政》最后一则,说出了为政的基本精神:不谗佞,要有见义而为之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