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设全国一流信息基础设施 2025年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80%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湖北建设全国一流信息基础设施
2025年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8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吕程
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关键举措,对我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十四五”期间,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如何推进?10月29日,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
横向+纵向
布局新基础新支撑新实力
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规划》提出了以信息基础设施“新基础”、融合基础设施“新支撑”、创新基础设施“新实力”为主的三方面横向总体架构和省、市、县三级纵向层级架构,自上而下打造资源共享、高效利用、功能强大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础,重在建设网络、算力、数据、安全和新技术设施。《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提升全省数据存储计算能力。推进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布局,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演进。积极争取国家在湖北省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新支撑,重在全面发展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数字化治理等智慧设施。《规划》提出,推进省内机场智能化升级,加快实现5G+WIFI6网络全覆盖,积极部署人脸无感登记、无纸化一证通关、行李自助托运、智能机位分配等服务设施。
新实力,是指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建设国家超算武汉中心,为科学研究提供计算服务、交叉研究和产业创新支撑能力。
《规划》还明确了省、市、县的三级纵向层级架构。
省级层面,重点统筹信息通信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全省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地市层面,承接全国和省级新型基础设施的部署,按照全省统一架构建设满足本地需求的新型基础设施。县(市、区)层面,积极参与地市各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发展智慧型特色应用。
15个重点领域发力
打造一批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我省谋划了一大批重大产业、民生“新基建”重点项目。
围绕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规划》列入了“双千兆网络升级工程”“工业互联网提升工程”“智慧交通示范工程”“重大科技设施提升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等15个专栏。
实施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底,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25万架,将湖北打造为国家重点数据枢纽。
实施智慧交通设施示范工程,在鄂州机场高速开展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建设部署智能化道路监测设施、北斗定位地面增强盏灯,实现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测设施、交通信号系统、车载通信设施的智能互联。到2025年,城市道路车路协同改造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
实施智慧医疗设施升级工程,提出推动三家甲等综合型医院建设5G智慧医院,重点建设5G远程诊断、5G远程手术、5G远程急救、5G移动查房等,到2025年,完成全省三级以上医院5G智慧医院建设。
布局“新基建”,最终是为百姓服务。《规划》还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既从“高速通信畅不畅”出发,提出了5G用户普及率、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等发展目标;也从“生活质量高不高”出发,要求到2025年,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80%、全省二级及以上智慧医院比例达100%、互联网医院数量达60家、中小学网络接入带宽达1000Mbps、数字校园覆盖率达100%、4A级以上智慧景区覆盖率达100%等。
聚焦碎片化、分割化、重复化问题
提出五大保障措施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存在碎片化、分割化、重复化建设,数据采集、共享、开放和安全等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不一,“政—企”双向数据流通共享不畅,5G基站用电贵、进场难,项目质量不高、储备不足等问题,《规划》从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标准规范、促进数据共享、加强要素保障、强化规划落实五个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全面保障落地实施。
我省将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感知标识和编码标准规范,加强数字标识推广应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依据三定职责,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开放计划和共享责任清单,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有效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区域按需使用。
要素保障上,将支持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国家级试点项目,统筹中央、各行业政策性资金,引导一批先行示范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加强用电保障,分批开展5G基站直供电改造。同时,建立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建立绩效考评和督察机制,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省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汇聚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推动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加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