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影子独行潭底,谁的身子傍树而息?

影子怎么会自己在潭底行走,身子怎么会自己傍树而息?难道没有主宰吗?这个题是唐代诗人贾岛给我们出的。他在一首五言律诗《送无可上人》中写了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话,据说是他生平得意之语,其有诗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即是针对这两句写的。《送无可上人》内容如下: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直译成白话文为:

在圭峰这地方雨后乍晴时,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带着麈尾离开寺院,在蟋蟀争相鸣叫的地方与亲人分别。

孤独行进的身影透到深潭潭底,多次在树边歇息疲泛的身体。有最终聚于烟霞的约定,介时千里之外的天台只不过是近邻而已。

要搞清楚是谁的影子独行潭底,谁的身子傍树而息,必须对全诗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然后推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可能性,确定其准确的含义。贾岛以推敲著称,苦吟派诗人,用词非常考究,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其人、其诗以及写此诗的背景,然后再费点牛劲,遍查每个词的词意,反推敲其用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反照其意境,弄通弄透诗情画意。

首先,我们了解贾岛这个人。贾岛,唐代诗人,河北省涿州人氏。早年家贫,19岁云游, 30岁前累举不中第,后为生计所迫出家为僧,曾于文宗时任长江县主簿,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享年64岁。其诗精于雕琢,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有诗390余首传世。

第二,我们研究一下题目及其写作背景。无可: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在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其诗与贾岛齐名。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天台山,于是贾岛作此《送无可上人》诗赠别。贾岛写与从弟无可上人的诗除本诗外还有《寄无可上人》、《喜无可上人游山回》、《僻居无可上人相访》等3首;《无可的诗文全集》中收录无可上人诗96首。其中直接写给从兄贾岛的有《秋寄从兄贾岛》、《客中闻从兄岛游蒲绛因寄 》等等,贾岛死后,无可上人以《吊从兄岛》诗吊丧。两人既是兄弟,又是道友,还是诗友,彼此牵挂,感情颇深。

第三,逐句分析诗意。圭峰霁色新。圭(guī)峰: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霁(jì)色:雨后天空呈现的晴朗蓝色。一尘不染,清澈透明而不刺眼的空间,是修行人追求的清静境界。一个“新”字,说明地表还湿,空气中没有一丝尘埃,更是对清静境界的强调与渲染。

送此草堂人。草堂人:即草堂寺的人,指其从弟无可上人。

麈尾同离寺。 麈(zhǔ)尾:是魏晋直至唐代,清谈家、士大夫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至宋朝以后逐渐失传。它的功用类似拂尘,而又非拂尘。其形如树叶,柄处则常为平直状,下部有点像现代的羽扇。麈是一种大鹿,在与群鹿同行时,麈尾摇动,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在魏晋六朝时期,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从王羲之的大伯东晋政权重要奠基人王导的《麈尾铭》"勿谓质卑,御于君子。拂秽清暑,虚心以俟。"中可略见一斑。麈尾同离寺,表面在写无可上人将塵尾带在身上,內含草堂寺的主要骨干离开寺院,既是在显现无可的清淡君子气质,又是在赞扬无可在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蛩鸣暂别亲。蛩(qióng)鸣:蟋蟀叫。这里交待了3重意思。一是说明了送无可的季节在秋季,这个本来就多情的季节;二是蟋蟀叫得最欢地方是荆棘丛生的地方,一般处在区域交界处,往往也是行路最不放心的地方;三是离别的时候是在午后,因为过午以后蟋蟀才会成群的鸣叫。这鸣叫是对万法无常的诠释,是自己试举不中第的哀怨,仿佛又是对无可上人依依不舍的道别。暂别亲:在以上的地点时间与亲人暂时别离。"暂"透露一种不情愿和无可夸何的不舍情怀。

独行潭底影。潭底影:因阳光照射投入潭水中的阴影,这个阴影是指身体的阴影,因为水质清澈,这个阴影直接投射到潭底。有人认为这个"潭底影"是指水面像镜子一样映射出的身体的倒影,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当你看到倒影时,就看不到潭底,当你看到潭底时,就看不到倒影。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潭底的这个身体的阴影在孤独地前行。

数息树边身。数息:多次休息。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意思是几度停下来,倚树歇息。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引伸为神仙相聚的地方。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那么,“烟霞约"即是说双双得道成仙的约定。天台:即天台山,即是无可上人要到达的地方。有人说在江西庐山,也有人说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意思是无可啊,无可,尽管我很舍不得你离开,但是因为我们有最终得道成仙的约定,到那时,圭峰与天台山也只不过一刹那的距离,圭峰和天台山又与近邻有什么两样呢?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是谁的影子独行潭底,谁的身子傍树而息?这里边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影子在潭底行,身子在树旁息,影子和身子究竟在干什么?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影子和这个身子的主人到底是谁?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影子究竟在干什么?有人认为贾岛受到了洞山良价看到潭之影而豁然开悟的启发,从而加深了道法的理解,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因为这首诗是在作者从政之前写的,洞山良价21岁于嵩山受具足戒,经几番周折多年以后才“过水睹影,豁然开悟”,而贾岛比他大28岁,良价开悟时,这首诗早已经完成了好多年了。

在中国古代,对影子的理解,没有比庄子的齐物论《罔两问景》更深刻的了。它是这样一个故事:  罔两问影子说,你一会儿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你怎么这么没有操守呢?影子回答说,我是有依赖才这样的,我所依赖的东西又是有依赖才这样的,我在等待蛇、蜩蜕皮吗?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会不是这样呢?这个故事的宗旨就是影子受身体控制,身体受人控制。或许在这里,贾岛受到某种启发。因此,独行潭底影,里边没有提身体也没有提人,意在表达分别后,失魂落魄地极度沮丧,只有深深的影子在下意识的孤独前行。

身子在干什么呢?身体是我的一部分,身体劳累了,就要倚到树上歇息歇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话只提到了影子和身子,暗示一种全然无我的状态。

再说第二个问题,这个影子和这个身子的主人到底是谁?有人认为这个是在写无可上人,也有人认为在写作者自己。前者的理由是作者通过对别后无可上人形影相吊、寂寞无助、身心疲惫的想象,影射出自己对他的牵挂。后者的理由是因为寺庙在山顶上,作者送无可上人是在下山,很可能经过深潭甚至跨过河流,把无可上人送到低处或者平地了。自己回来时,时间已过午了,回寺庙要经过深潭,所以有“独行谭底影”,因为回寺庙是上山,很劳累,不象送时下山那样轻松,所以又有“数息树边身"。而对于无可上人来说,山也下来了,最难走的地方也走了,最危险的地方也过了,后面是一马平川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所以,我倾向于后者。也就是说,影子和身子的主人都是作者本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