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家园】灵璧这个村庄曾有很大的集市,后来却破败了!你知道吗?

 禅堂乡潘集庄的由来

文/胡桃夹子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禅堂乡的“新河”(曾叫雷河)南岸二里处,有一个潘集庄。

潘集庄被一条“凤河”分为了“潘东庄”和“潘西庄”。两庄的潘姓同属一脉,一个老坟供祖。

据潘西庄的潘永青(88岁)老人讲述,他们老潘家也是从山西洪桐县“喜鹊窝”迁来,已近七百年历史。

潘姓始来祖是老公俩,带着两个儿子先在潘西定居,儿子长大后,就分了家,一个分住在凤河东岸,一个仍住在凤河西。

多年后,潘姓兄弟俩子孙兴旺,发枝散叶,又迁了两支出去。一支迁至潘集庄西边的“小闫庄”立户,现已繁衍一百多口。一支迁到“河北村”的小冉庄落户,现人口已近两百众。

潘集庄本是一乡下村庄,怎么庄名中有个“集”子呢?带有这个“集”字,就说明这儿曾经是个集镇。为此,潘永青老人讲述了潘集庄的一段往事来。

据老辈相传,大概在一百五六十年前,潘集子是禅堂湖中的一块高滩地。潘姓族人因为人口众多,庄子也大,就找周边庄子的族人商量,欲在潘庄起一个集市。潘庄愿意免费出地方便大家,当时就得到了众人的响应。不几日,几个庄子的族人就聚在一起,摆了两桌酒席,点炮焚香,举行了开集仪式,又请了个戏班子唱了几天大戏,这集就起成了。

一时间潘庄就热闹了起来:什么青菜鱼肉行,猪羊牛马行,五谷杂粮行,日用杂货铺,“荤馆”(饭馆)“黑棚”(卖稀饭包子等小吃)一应俱全。潘庄也从此改称为了“潘集”了。

谁知道好景不长,潘庄这火红的集市,却砸在了老潘家的几个外甥的手里。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潘家有一女儿嫁给了禅堂的朱姓大户,多年后潘姓女子的几个儿子长大成人,就常来潘集姥姥家玩耍。因为年轻气盛,又仗着自己朱姓的户大,又是姥姥家门,所以每次来到潘集,喝过酒就会在集上惹事生非,聚众打架。久而久之,周边的村民就不敢再来赶集,潘庄的集市就慢慢的冷清了下来。潘姓族人虽然训斥外甥,但是也不起什么作用。

无奈之下,潘姓几个族人就来到禅堂朱家商讨此事。当时这朱家在禅堂不仅族人众多,还有钱有势,在周边乡邻中威信极高。听完了潘家亲戚的叙述,就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将集子迁到禅堂来逢吧?潘姓几位族人听朱家亲戚这么一说,碍于情面也就不好拒绝,只好顺水推舟,答应将集市迁来禅堂。

从此,禅堂就开了集市,潘集庄罢了集,也就徒有“集”名了。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