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对“二王体系”的构建及影响(第二期)

“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将是不可思议的。因而, 文学是必须具有一个广阔的历史性和共时性交汇的背景。” 这句虽然说的是文学, 但同样适用于书法艺术。颜真卿创造性地建构了“二王体系”之后所产生的“颜体”, 如果没有接受者的欣赏和接受, 那么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就不会像如今这样如日中天了。事实上, 在“二王”书风所笼罩的唐代, “颜真卿在整个唐代的书学地位并不稳定, 从社会一般接受程度来看, 颜真卿在当时是一个二流的书法家。”

颜真卿在政治上的影响在安史之乱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叛乱发生之后, 河北诸郡只有颜真卿所在的平原郡已经做好防御的准备。这个消息传到京城之后, 正在哀叹“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的唐玄宗竟然说:“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 所为得如此!” 安史之乱后, 颜真卿的政治影响才慢慢扩大, 但他的书法艺术则依然不受重视, 只零散的书论中提及。

真正把颜真卿推出来的是宋代, 由于宋朝“右文政策”和提倡“儒家忠君思想”, 史书曰:“宋之尚文, 端乎本此。……自时厥后, 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 无来, 对人的品评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上, 而以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性分、能力成为重点所在。也就是说, 以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为准则。品评成了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 因此魏晋时期对人物才情风貌的审美品评, 直接影响到艺术。”

但在宋朝, “人品”决定“书品”, “古之人皆能书, 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佳, 后世见者必宝也。” 欧阳修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其一就是只要“人贤”, 那么就算他的书法不好, 但是“后世见者必宝也”;其二就是颜真卿的书法在欧阳修看来依然不算好的。这说明, 建构了“二王体系”的颜真卿在宋初书法史上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一直到了苏轼《东坡题跋》云:“诗至于杜子美, 文至于韩退之, 书至于颜鲁公, 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又说颜真卿“雄秀独出, 一变古法, 如杜子美诗, 格力天纵, 奄有魏、汉、晋、宋以来风流, 后之作者, 殆难复措乎!” 把颜真卿推崇到了极致, 自此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才确定和稳固下来。从宋朝人孜孜不倦的赞颂颜真卿来看, 我们可知两个信息:一是人品决定书品, 颜真卿德艺双馨使宋人无比佩服, 这是典型的书以人贵;二是因为颜真卿在宋以前没有得到应有的历史地位, 才促使宋四家不厌其烦的标榜颜鲁公。

以颜真卿为代表的建构之后的“二王体系”和以“二王”为代表的建构之前的“二王体系”在宋代的影响是不同的。“宋人之师颜真卿, 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 这体现了宋人对于这种建构的认同。唐代由于去魏晋未远, 所见“二王”法帖真迹尤多;唐代帝王的推崇, 特别是唐太宗几乎以一己之力把王羲之推到了“书圣”的地位, 这就造成了唐代独尊“大王”的局面。唐后期虽有对羲之微博之词, 但就总体而言, 王羲之在唐代的书法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甚至我们可以从唐太宗的一句“尽善尽美”看出王羲之明显的被“神化”了。宋人对于颜真卿的态度竟然能和唐人对待王羲之的态度一样,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但细细考究, 其中原委大有深意。除了上文所说的关于品评的变化之外, 还有下面几条原因:

1.学习范本。唐代去魏晋未远, 所以在唐初, 晋人真迹尚可见。由于唐太宗出于政治原因和个人喜好, 广收天下法帖, 特别是王羲之的真迹更是喜爱有加。于是, 世人为投其所好, 纷纷想尽各种办法搜寻王羲之法帖用来上贡, 再加上唐太宗“神化”王羲之, “在‘二王’真迹无多的盛唐, 限制了学书者对南派的取法, 而北派石刻存世较多, 气象宏阔, 传播广远, 这是广大学书之人把眼光转向北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在盛唐时期就形成了学习“二王”的范本的断裂, 其后又经历了纷乱的五代十国, “名迹已大多散佚, 只有相对平静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 但即使如此, 最后也统统作为战利品被皇室接收。……民间纵有, 也大多为贵戚勋臣所据。”

所以到了宋代, “二王”真迹几乎成为绝响, 世人不可见, 更不用说临摹学习了。“尽管宋太宗后来命王著鉴定内府所藏刻成《淳化阁帖》, 但当初也只有二府大臣才能蒙赐一套, 因此它对于促进书法复兴所起到的作用实在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 宋人只能通过学习唐人来追寻魏晋风度, 颜真卿的字迹就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欧阳修《集古录》谓:“公所至必有遗迹, 故今处处有之, 唐人笔迹见于今者, 帷公最多。视其矩书深刻, 或托于山崖, 其用意未尝不为无穷计也。”

2.学书理念。经过混乱的五代十国, 原本大一统的儒学思想, 趋于崩溃。而人们为了寻找精神寄托, 纷纷信仰禅宗, 禅宗由此大盛。宋代建立之后, 迫切的需要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来维护统治。统治者提倡复兴儒学, 而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热衷禅宗, 这就造成了“北宋士大夫的禅宗已经失去晚唐五代呵佛骂祖的狂禅气质, 而愈益内倾理性化……在北宋不论是苏轼、黄山谷, 还是米芾, 禅宗对他们来说只是自适其心点逗生命意趣和情调的精神手段。”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所体现的忠君爱国符合儒家思想, 而他的代表作《祭侄文稿》则完全是个人性情充分的挥发, 这和宋人所追求的境界一样, 都是在追求个人生命意趣和情调。如是提倡和追随颜真卿既符合统治者的要求, 又可以完全抒发自身性情。

3.政治需要。由于宋朝实行“文人政治”, 重文抑武, 造成了宋朝虽然国富民富, 但时刻面临着外族政权的威胁。而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的忠义形象, 就成为宋代统治者给广大士大夫所树立的道德模范。统治者希望通过树立这么一个形象, 使宋代政权的主体—文人士大夫都存有忠君爱国思想, 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从以上几方面来看, 颜真卿在宋代备受推崇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 “颜真卿置于首选可谓众望所归, 苏轼的‘集大成’论以及‘宋四家’无不从颜取一瓣心香, 都说明鲁公的地位到宋代在人们心中正与书圣王羲之相埒。” 这种推崇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颜真卿书法史地位的确立。自此, 融合了“二王体系”、北朝碑刻、民间书法三条发展脉络而形成的“颜体”, 终于在书法史上站稳了脚跟, 成为后世学习“二王”最重要的跳板。

(0)

相关推荐

  • 如果王宠能活久点,书法史可能要改写!

    他,用一生来痴心诗文书画,擅篆刻,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并称"吴中三家".尤以书法最为知著,他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他就是王宠. ...

  •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作品集:入展作品欣赏...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作品集:入展作品欣赏(第九期) 书法小知识:​​宋太宗喜欢书法,法帖之祖<淳化阁帖>诞生 说起北宋的书法,不能不提的就是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圣经"之 ...

  • 唐代怀仁和尚与玄奘同样名垂青史

    文/一者 唐代,一个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在赞叹贞观长歌.大唐气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唐代的佛门弟子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文化毅力所折服,那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对文化探源的韧性.玄 ...

  • 中国十大书法家墨宝:颜真卿书法全集,最美楷书,影响了几千年

    中国十大书法家墨宝:颜真卿书法全集,我们持续分享这一丛书系列,敬请关注! 中国十大书法家墨宝全集,一共10本,这是分享的第二本<颜真卿书法全集>系列.这也是书法界的盛事,让我们有缘目睹这些 ...

  • 颜真卿书法对“二王体系”的构建及影响(第一期)

    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 必定和艺术家本身, 在当时所受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有关:一个艺术家的产生必定和他所处的时代风气和社会氛围有着莫大的关系.正如丹纳所说:"自然界有他的气候, 气 ...

  • 浅谈颜真卿书法在元代“没落”的原因

    李一帆/文 自晚唐以降,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开辟了"二王"之外的另一条传统书学路径,其书法风格被人称之为"颜体".后人普遍认为颜真卿是人品与书品的高 ...

  • 《守政帖》楷、行、草相间,颜真卿书法的又一奇品

    <守政帖>又称<与绪汝书>,帖中称"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并告戒绪汝等人,身处逆境时,"当须谓吾之寸心,不可不守也".词恳情郁,虽贬不 ...

  • 【学颜】颜真卿书法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颜真卿38岁所书 <罗婉顺墓志> 丰富了我们对其书法的认识 日前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研究 与传播中心主任陈志平接受 <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梁志钦 采访时指出 " ...

  • 颜真卿#书法经典# 《报蔡明远帖》欣赏,...

    颜真卿#书法经典# <报蔡明远帖>欣赏,又称<蔡明远帖>.<与蔡明远书>,行书信札.35.6×16.5厘米.凡22行,计138字.书于乾元二年( 759 ). [释 ...

  • 【高清】颜真卿书法欣赏(一)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 ...

  • 颜真卿书法欣赏《郭家庙碑》高清大图

    <郭氏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 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名将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所立家庙碑.螭首方座,碑额&qu ...

  • 【名家】《颜真卿书法全集》1.1版 | 共收录129帖

    作者简介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