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第一名媛!15岁颠沛流离,被卖J院成一代名妓!

本片是一部描写蔡锷与小凤仙历史传奇故事的影片,影片开头也是这么定位的,所以故事背景大都是真实的。

《知音》1981

比如袁世凯称帝,蔡锷以逛八大胡同与小凤仙交往作掩护,最后逃回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气死,蔡锷病故,这都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传奇,片中也有很多虚构夸张的内容。



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小凤仙抬得太高,把她描绘成了一个充满正义感,一腔热血,赤诚爱国的进步青年,第一个镜头就是她以男装出现表达她痛恨二十一条的爱国热情,主题歌里还表达她想追随蔡锷上战场杀敌,简直像一代侠女。



影片名字叫知音,表明作者是要把她塑造成一代雄杰护国名将蔡锷的红粉知己,两人如高山流水一样的千古知音。



既然一切都以此为出发点,小凤仙不拔高也不行,于是就被描绘得像一个女地下党一样了。



但小凤仙哪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啊,一个年仅15岁的小姑娘,从小颠沛流离,无法糊口,不得不进入妓院以出卖肉体为生。



你可以说她生性聪慧,才艺俱佳,你可以说她爱慕蔡锷英雄气概,甘愿以身相许,这都没问题,但要把她拔高到如此高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就过于离谱了。



蔡锷死后,小凤仙离开妓院嫁给了一个东北军旅长,抗战胜利后因为这个旅长当过汉奸而被枪毙,她又嫁给了一个工人。

由此可见,她要真是爱国者的话怎么会甘愿嫁给一个汉奸呢?

片中,蔡锷一直怀疑小凤仙是袁克定派到他身边的眼线,编导为了让蔡锷消除对她的怀疑,让他俩赶紧进入知音关系,就给小凤仙编了个情节,让她告诉蔡锷,她很痛恨袁世凯,因为袁世凯跟她有杀父之仇。



他父亲是南京一个小学教师,因为二次革命时给起义民军抄了几份布告就被袁军杀害。

其实这都是没影的事,小凤仙父亲是一个满族八旗军官,早在民国前就已经死了,跟袁世凯没一毛钱关系。



现在有很多资料介绍小凤仙晚年还对蔡锷充满怀念之情,却没有蔡锷对小凤仙态度如何的介绍,我觉得这是因为蔡锷对小凤仙只是利用的关系,利用她麻痹袁世凯和那些密探。



当然他对小凤仙应该不错,体贴关爱,但也仅此而已,但说两人达到千古知音的程度就纯属扯淡了。



小凤仙怀念蔡锷也很正常,像她这种身份卑微的人能跟蔡锷这样的民国功勋级人物有过一段露水姻缘,也算是她一生中最闪光的经历了。



民国年间有很多才子佳人题材的戏,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本片只不过是把这类戏升级为革命加爱情的高级形式而已。



电影当年上映时观众对张瑜的表演评价不高,认为她不像民国时期的妓女,还是像《庐山恋》里的那个摩登女青年。



其实张瑜长得显小,演小凤仙从外形看还是可以的。至于不像民国妓女,一则跟她演技不够有关,二则跟时代背景有关。



新中国的女孩子,既没有这方面的实际阅历也没有相关的观摩学习,演的不像也很正常,其实她在《庐山恋》里演的海外女青年也不像。



在蔡锷听见那句“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是心中的震惊与动容,也是大概是这时候认为她并不是一个寻常的风尘女子,而是他蔡锷心中的侠女。

也是在这句歌词中我在儿女情长中感受到了一份豪迈与气度,读到了“一蓑烟雨任平升”的气度。 



在小凤仙与蔡锷要离别时,蔡锷的依依不舍,尤记小凤仙说的那句,你是四万万中国人的,也是我小凤仙的。



离别时身旁的副官与蔡锷说,不知道凤仙姑娘现在怎么样了,蔡锷只是带上了墨镜看向了窗外。我不知在他的眼底是否会也泪水。



 蔡锷与小凤仙的感情娓娓道来,安安静静但却刻骨铭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小凤仙并没有。



也许小凤仙这样的女子有的是一份爱国情怀,一份胸襟与气度。也正是有了这些都东西,小凤仙才是一个侠妓,而非只是一个名妓。

--The End--

(0)

相关推荐